自古以来,贪官污吏就是国之大患,其危害之大是不言而喻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贪腐之风对国家的危害日益严重。其一,在政治上,贪官会让民众对党和政府产生信任危机,极大地破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其二,在经济上,贪官侵吞大量的国家财产,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对国家安全、稳定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贪腐不除,社稷不稳”,对于贪官无论是党和政府还是普通百姓,都是必欲除之而后快。
2013年5月,广东省对省司法厅原党委副书记、巡视员王承魁严重违纪问题进行立案检查;中纪委对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副行长杨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检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老百姓认为,这一系列行动彰显了党和政府反腐的决心和勇气。
随后,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要求全国纪检监察系统严肃认真地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做到“零持有、零报告”,将反腐向会所延伸。中纪委选择清退会员卡作为下一步反腐的重点,意味着反腐败的打击目标将从公开领域向私密领域延伸。有评论认为,这一行动既是在所有公务员中间严打“会员卡腐败”的序曲,更是整个反腐败行动继“八项规定”之后的再接力。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激浊扬清,正字当头”。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他就曾引用清代思想家顾炎武的名言,“诚欲正朝庭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强调要兴国安邦正百官,要稳社固稷泽百姓,就必须惩恶扬善、扶正祛邪、弘扬正气。他在文章中写道: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国家才有希望,社稷才能稳固。
他一直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干干净净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更高更严、更公开透明的规定和要求,主要体现在反腐败、反特权、反垄断上。同时,中央政治局带头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反腐逐渐成为一种新气象。
2013年1月22日,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务必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建设廉洁政治,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随后开展的一系列行动表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到了行动中。两部党内重要法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的制定与发布,更是传递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积极信息,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贪官污吏感觉到不好混了,压力大了;而老百姓则感觉到风气正了,有盼头了。
应该说,“新政”在反腐方面是成功的,百姓也是满意的。当然,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
想要根治腐败,除了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真正用制度将权力关进笼子里,让权力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之外,还要注意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加大监督力度,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要对权力形成一种全面的、立体的监督机制,让官员们不敢贪、无法贪、想成为贪官都没有办法。当然,还需要强化教育和学习,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真正做到时刻记挂着人民群众的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