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诱惑不移为民志,权重不变公仆心

◇诱惑不移为民志,权重不变公仆心

时间:2024-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身为党员和领导干部,要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守得住节操,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并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始终严于律己,真正做到“诱惑不移为民志,权重不变公仆心”。

2009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南省兰考县看望了焦裕禄同志的亲属。他感慨地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焦裕禄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45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定格在历史上,永远不会过时。”[1]

在兰考县干部群众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就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实际,学习和弘扬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从焦裕禄精神中不断汲取力量。

习近平同志提出,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大兴服务群众之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

无论身处什么时代,党员干部都始终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能否保持自己的公仆本色就是衡量我们各级干部的一把标尺,经得起群众评判、始终不变公仆本色的干部才是当之无愧的好干部。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得出的一个著名原则。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这一原则,为了防止人民“公仆”变为人民“主人”,防止执政后出现特权阶层,他强调执政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要保持公仆本色。他告诫人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

近年来,党中央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而要答好改善民生这张“考卷”,必然要求党员干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时刻保持公仆本色。

“为政之要,重在为民。”增强公仆意识,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发扬老黄牛精神,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同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赋予公仆意识以新的内涵。尤其要把了解民生、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增强公仆意识的重要内容,尽心竭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要把创新作为增强“公仆”意识的重要途径,带领人民群众勇于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不能急功近利搞“政绩工程”,也不能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干事兴业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最大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取向,时时倾听群众呼声,处处关心群众疾苦,事事都对群众负责,以对人民的炽热感情和崇高责任履行使命。

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清楚,作为人民的公仆,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责任,没有伸手索取的权力;只能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身为党员和领导干部,要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守得住节操,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并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始终严于律己,真正做到“诱惑不移为民志,权重不变公仆心”。

[1]引自2009年4月7日《河南日报》,《“让生生不息的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习近平缅怀焦裕禄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