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确实是个大问题。当前中国分配制度存在着一系列不合理的因素,导致分配公平失衡、贫富差距拉大。
居民的总体收入差距扩大:居民差距扩大问题在城乡、地区、行业、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及其内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从城乡差距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由1990年的2.3∶1上升到2007年的3.33∶1。如果考虑城乡居民在住房、医疗、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还会更大一些。从地区间差距看,2006年,城乡居民地区收入差距指数 (地区收入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3,比1990年提高0.2;农村居民的地区收入差距指数为4.6,比1990年提高0.2。从城乡内部差距看,2006年城镇20%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20%低收入户的5.6倍,2000年为3.6倍。2006年农村20%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相当于20%低收入户的7.2倍,2000年为6.5倍。
因此,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对此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努力缓解行业、地区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二是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学、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三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四是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五是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职务消费,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六是控制和调节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建立健全个人收入申报制,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七是坚决取缔各种非法收入。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和政策规范,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为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保障内容来说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等。
2.改革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
一是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逐步提高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二是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三是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和落实工伤保险政策和标准,推进各类用人单位依法参加工伤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四是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五是规范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六是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标准。七是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户和五保供养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完善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制度。八是鼓励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并实现制度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