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国内形势和台湾岛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再度调整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成为必需。
1955年中国政府在调整对美政策,推进中美会谈的同时,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并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敦促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二是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倡议,谋求以协商谈判的方式,通过第三次国共合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1955年5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个可能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毛泽东也表达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台湾只要同美国杜绝关系归还祖国,其他一切都好办。现在台湾的连理枝是接在美国的,只要改接到大陆来,可派代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台湾一切可照旧。
——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1064页。
但本无和谈诚意的台湾当局,在1957年10月召开的国民党 “八大”公然提出:台湾的形势已由保卫和建设台湾,演进为 “策进反攻大陆”。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虽然存在着外国武装干涉,但毛泽东、周恩来仍提出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以实现祖国统一的设想。1955年,周恩来在与缅甸吴努总理会谈时说,如果美军撤退,我们可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如蒋介石接受,我们欢迎他派代表团来北京谈判。毛泽东在1958年起草、以国防部长名义发表的 《告台湾同胞书》中指出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他指出:“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
1960年5月,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了对台工作问题,认为解放台湾的任务可以留交下一代人去办,逐步地创造些条件。以后又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中国,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问题也可以留待以后谈,并还曾经讲到台湾的军队可以保存,台湾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可以不变,这样就渐次形成了党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 “一纲四目”思想。
“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是指,台湾统一祖国后,除外交上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之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在党对台方针政策的推动下,经过各方面努力,对台工作取得了进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