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蓬勃发展,现代战争呈现出技术形态信息化、组织形态体系化等鲜明特征,陆海空天网电多维战场融为一体,信息权成为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的核心,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基本作战形式,打击方式更加注重立体、远程、快速、精确和非线性。世界主要国家竞相调整军事战略,加紧推进军事转型,改革组织体制,重塑军事体系,竭力抢占军事竞争制高点。军事技术和战争形态的革命性变化,给我军提出了严峻挑战,也提供了难得机遇。千帆竞渡,时不我待。我们必须乘势而上,紧跟世界军事发展潮流,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军事前沿、技术前沿加紧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缩小同世界强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掌握战略主动权。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能打胜仗是核心,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
——2013年3月11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体现了党新形势下建军治军的总方略,明确了加强军队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着眼实现强军目标,坚持有利于加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有利于提高能打仗、打胜仗能力,有利于保持和弘扬我军优良作风,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安全保证,为维护地区稳定安宁与世界和平发挥积极作用。
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创新发展军事理论,本质上就是在信息化战争时代揭示战争规律,探索制胜之道的过程。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呼唤并孕育着中国特色军事理论的创新发展;军事理论的不断创新发展,也必将有力牵引和推动新的军事变革实践。我们必须要紧紧围绕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和未来打什么仗、怎样打仗的问题,加强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创新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现代战争和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军事理论体系。
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把握的战略基点。自强者立,自主者胜。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花钱买不来的。无论从国际环境还是从武器装备长远建设看,发展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都必须立足自力更生、自主创新。面对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国防科技工业必须加快调整结构布局、深化企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把自主创新这个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根本,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是一支武装力量战略方针、军事思想、作战理论、武器装备、政策制度、人员素质等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军队是要打仗的。现代化的军队组织形态,必须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生成、巩固、提高和释放战斗力的组织形态。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要着眼解决体制机制的突出矛盾,按照调整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思路优化领导管理体制;按照权威、精干、灵便、高效的要求,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要以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调整改革为牵引,带动军队政策制度的调整改革,更好地集聚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进一步增强军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军队凝聚力战斗力。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这是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的重要目标性要求。总的讲,就是要加快形成精干、联合、多能、高效的信息化军事力量体系。具体地说,就是调整优化作战力量结构,重点加强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部队建设,推动陆军部队整体转型,促进各军兵种力量协调发展;突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这个战略重点,着力增强新型作战能力,减少老旧落后装备,为加快发展新型作战力量 “腾笼换鸟”;依据不同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改革部队编成,进一步把作战部队编强,推动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推进作战要素融合集成,主要是按照作战体系运转特点规律,运用信息系统把侦察情报、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综合保障等各种作战要素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发挥作战体系的整体效能。可以预见,构建起了这样一个军事力量体系,我军面貌将会发生深刻变化,军队战斗力将会有质的飞跃,国家安全将会得到更加坚实可靠的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