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首都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现状及案例介绍

首都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现状及案例介绍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首都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力求使统战工作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做到全面覆盖。据首都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典型案例介绍,按照功能区域划分,主要包括其工作所在的商务楼宇和其生活的社区;按照其行业属性划分,主要包括私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中介组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政治领域改革的深入进行,经济成分进一步多样化,社会生活日益多元,社会组织和社会阶层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之外,出现了大量的两新组织。早在1994年,中央在 《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指出:“各种新建立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日益增多。”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两新组织发展迅速,组织数量庞大,群体成员广泛,组织作用巨大。面对发展迅速的新形势,统一战线工作要积极主动适应。“社会领域统战工作,主要是做好社区、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中统战人士的工作”[1]

一、首都两新组织成员现状

第一,首都两新组织成员具有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2011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专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的社会调查数据显示,首都两新组织成员中,平均年龄为34.73岁,40岁以下人数的比例为68.8%,年龄结构从整体上呈现出年轻化特点。教育水平整体较高,其中大学本科学历人数占40.7%。不同组织中的学历分布呈现明显不同。其中:中介组织高学历者最为集中,硕士以上学历占27.7%;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以及私营企业主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于本科。从整体上看,首都两新组织成员教育水平呈现出高学历特点。

第二,首都两新组织成员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首都经济发展已形成 “三二一”的格局,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与计划经济时期不同,首都两新组织成员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并且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信息和知识产业。这个群体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组织结构、价值观念、利益需求、社会认同等方面有着区别于以往的面貌。

第三,首都两新组织成员中有宗教信仰的占较高的比例。“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专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课题的社会调查数据显示,首都两新组织成员中,有宗教信仰的比例为31.1%,占比较高。其中,信仰佛教的比例为10.2%,信仰伊斯兰教的比例为6.6%,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比例分别为3.3%和3.7%。不同从业群体的人在宗教信仰方面呈现出集中化趋势。

第四,首都两新组织成员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国家工商局2008年6—8月完成了第八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共调查4098户私营企业。其中,有160户是北京私企。在被调查的私营企业主中有28%是共产党员,另有9%写过入党申请书;18%是民主党派成员;相当一批私营企业主通过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和担任政协委员的形式参政议政[2]。“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专题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课题的调查显示,首都两新组织成员具有非常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愿望。

二、首都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典型案例介绍

为了巩固和加强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北京市努力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大力推动社会领域统战工作的组织模式、方法路径、平台载体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先后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首都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力求使统战工作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做到全面覆盖。据首都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典型案例介绍,按照功能区域划分,主要包括其工作所在的商务楼宇和其生活的社区;按照其行业属性划分,主要包括私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中介组织。

(一)统一战线服务商务楼宇案例介绍

商务楼宇作为两新组织成员的主要工作地,聚集了大量新社会阶层人士。这个群体普遍具有学历高、年轻化、思想活跃、联系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成员年轻,知识层次高,虽然是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长期游离于体制外。

随着商务楼宇的大量兴起,在楼宇中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引导、服务两新组织,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两新组织可持续性发展和新社会阶层人士健康成长的需要。

商务楼宇统战服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服务两新组织,将其中游离于体制外的新社会阶层联系、组织起来,以便跟踪情况,发现培养,有的放矢地进行服务。

商务楼宇统一战线工作与传统统战工作的模式与途径有所不同。北京市委统战部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工作成效显著的面向两新组织的统战工作模式。2008年之后,北京市委统战部开始培植和总结楼宇统战工作的典型个案。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朝阳区叶青大厦和丰台区时代风帆两个商务楼宇。

1.叶青大厦楼宇统战服务工作

在北京市委统战部的支持下,叶青大厦领导集体率先提出了 “楼宇统战”概念。叶青大厦的统战工作是从楼宇内部自发形成、发展、壮大的。叶氏集团董事长叶青本人是北京市委统战部重点培养起来的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他作为一名拥有近20年会龄的民建会员,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和觉悟,不仅真心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认同共产党的价值观,而且深深地认识到在民营企业中开展统战工作既有利于员工团结,也有利于企业文化和楼宇文化的建设,更有利于满足客户的政治需求。因此,叶青大厦走上了一条 “以党建带统战,以统战促党建,党建统战共融互促”之路,形成了以 “组织创新”为特色的商务楼宇统战工作新模式。叶青大厦楼宇统战工作服务驻楼两新组织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组织建设,以党建带统战,以统战促党建,党建统战共融互促。叶青大厦将统战工作与党建工作紧密联系,在进行党建工作的同时将统战工作融合进去。汇集了13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的叶青大厦,其中有不少企业成立了党支部,且支部设有专门的 “统战委员”,负责日常的联络和服务。大厦党委每年投入近百万元支持党建和统战工作,专门开辟出300m2的空间作为“党员和党外人士之家”,以开展党员和党外人士教育与活动,增强驻厦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和员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

第二,建立并不断完善统战对象的工作档案。叶青大厦从入驻的非公企业商户、员工中的高端人才着手,逐步建立了一支由105名党外优秀人才组成的统战队伍,进行了扎实的人才调查、统计、建档等工作,为大厦统战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建立了系统的人才发现与培养体系。

第三,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企业间的凝聚力。叶青大厦通过举办人力拓展训练、联谊会、乒乓球、篮球比赛等活动吸引党员和员工参与,增进友谊,增强驻厦企业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将统战工作辐射到大厦的每一个企业,增添统战工作活力。

第四,创新宣传载体。叶青大厦党委通过 《叶氏纵横》《叶青大厦时讯》两本刊物和大厦党委信息网,搭建起大厦、驻厦企业、社会各界、统战成员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两刊一网”宣传载体有效扩大了楼宇统战工作的影响力,增强了楼宇统战工作的凝聚力。

第五,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叶青大厦统战工作注重为驻厦企业和新社会阶层人士办实事。大厦党委提出 “有事找党委”的口号,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积极协调、解决驻厦企业的难题。通过加强与地区科技园、办事处、派出所、工商所等单位的联系联络,为驻厦企业搭建政企交流平台,为驻厦企业和新社会阶层提供全面服务。

第六,满足统战人士的参政议政诉求。自楼宇统战工作开展以来,中共叶青大厦党委便充分发挥党委的作用,“穿针引线”,引导驻厦企业员工积极参政议政,为非中共人士参政议政、参与政治生活创造各种条件。大厦党委还积极拓宽渠道,推荐非中共优秀人士参加理论研修,推荐其中的杰出代表到政府、政协、人大等各级组织中参政议政。

2.马家堡时代风帆楼宇统战服务工作

时代风帆统战服务工作的开展背景不同于叶青大厦,是丰台区马家堡街道工委从外向内逐步渗入、引导并一手建立起来的。尽管起步艰难,但在街道工委的积极努力和社区工作站的勤奋工作下,最终形成了楼宇统战工作 “新兴媒介服务模式”。丰台区马家堡街道整合所属基层统战工作资源,将5座商务楼宇资源进行整合,以时代风帆大厦为核心,辐射其他4座楼宇,形成了街道社会工作党委统一领导,楼宇所在社区党委指导配合,时代风帆商务楼宇党总支统一组织管理,各楼宇支部 (工作站)具体负责的统战工作组织框架,将松散的商务楼宇凝结为一个整体。街道工委指定楼宇党总支副书记为统战负责人,设统战委员负责日常工作,3名企业负责人任总支委员,并在每座楼宇中选派2~5名驻厦企业人员当组长。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商务楼宇统战工作中树立 “三贴近”理念。街道工委根据时代风帆等商务楼宇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商务楼宇统战工作中必须树立 “三贴近”的工作理念,即紧密贴近楼宇,紧密贴近企业,紧密贴近企业员工;强调商务楼宇统战工作要从楼宇实际出发,根据楼宇条件、企业需要和员工情况开展工作。

第二,形成 “统战工作区域六个一体化”格局。马家堡街道整合5座楼宇资源,形成了以时代风帆大厦楼宇为核心,辐射其他4座楼宇的“统战工作区域六个一体化”格局。所谓 “六个一体化”,即组织架构一体化,教育学习一体化,信息管理一体化,社会服务一体化,资源整合一体化,活动开展一体化。“六个一体化”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之后,组织体系、工作体系逐步规范完善,开始形成一个有较强凝聚力的组织结构。

第三,推行 “六个进入”。“六个进入”,即企业服务进楼宇,法律服务进楼宇,党的建设进楼宇,群团组织进楼宇,人文理念进楼宇,劳动关系进楼宇。“六个进入”是商务楼宇管理和服务的创新,“进入”为了 “服务”,“服务”推进 “发展”,“服务”实现 “和谐”。

第四,建立 “七站合一”工作模式。街道工委在楼宇中建立以党建工作站为统领,包括社会工作站、工会工作站、团建工作站、妇女工作站、企业服务站、综治服务站等在内的 “七站合一”的工作模式,同时将公安、税务、交通、工商等公共服务引进楼宇,向楼宇内的非公有制企业及统战人士提供服务。

第五,开展新兴媒体服务。根据楼宇非公有制企业中年轻人居多、学历层次高、网络使用比较普遍等特点,街道工委搭建了 “QQ群沟通服务”平台,通过QQ群了解统战人士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切身利益,为他们排忧解难。街道工委筹资5万元创建了时代风帆党建网,建立了统战专栏,加强楼宇统战工作政策宣传,并通过楼宇海报、网络、电话、短信群发等途径,建立统战理论政策宣传教育平台、统战涉稳信息反馈平台,广泛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法规,及时通过电子邮件、论坛发帖等方式收集意见。“时代风帆网”的建立,打破了各商务楼宇因地理分隔造成的松散式的宣传教育方式,实现了5个商务楼宇统战工作的思想教育同步化和规范化。

除了叶青大厦和时代风帆两个商务楼宇的典型案例外,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朝阳区建外街道的楼宇统战工作也各有特色。新街口街道以活动为载体,重视驻楼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加强对其个性化服务,在辖区内的7座商务楼间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建设活动阵地,提高活动质量,创建同心楼宇品牌;建外街道以建外SOHO商务楼宇服务站为抓手,构建了站、片、楼、企业4级信息采集渠道,形成站长、片长专职配备,楼长 “双岗双薪”兼任,企业信息员志愿服务的形式,完善了34座楼宇的统战服务流程。

(二)统一战线服务社区案例介绍

社区是两新组织成员的主要生活区域。社区统战服务工作和楼宇统战服务工作看似是互相平行的两个平面,但服务面向的群体有重合。新的社会背景下,需要根据社区居民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统战服务工作。在两新组织成员聚集的社区,在开展统战服务工作时需要加强与新社会阶层工作地统战工作部门的互联、互补和互动,使其逐步向纵深发展,从而形成工作合力,共建大统战、多服务的良好局面。

丰台区卢沟桥街道长安新城是一个新建小区。小区居民大部分为两新组织成员,包括私营企业主、合资企业主和外资企业人员。这些人员游离于传统社会组织体系之外。业主绝大多数为年轻人,高级知识分子较多。随着年轻人步入婚育期,来小区内照顾小孩的业主的父母增多,并且有一部分业主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全职太太。根据社区居民的特点,长安新城社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探索,形成了统战服务工作 “社团培养凝聚模式”。主要工作方式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培育社区社团。长安新城社区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引导培育适合社区群众自身特点的19支文化体育社团。社区党委对成立的社团组织称谓、章程、制度、场地等进行规范,由民主党派人士担任部分协会负责人,协会负责人担任居民代表和党员骨干。社团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参与社区建设,服务居民,为社区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社团组织,将新社会阶层人士凝聚在社区党委周围。

第二,建立社区网络。鉴于社区年轻人自发建立了社区论坛,社区居委会及时加以引导,并牵头建立了长安社区网,通过社区网进行党务公开、政策公开、通知发布,将社区论坛逐步引入社区网中。由于居委会的积极工作,社区居民对社区网的关注和参与越来越多,社区网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社区网成为社区各种主要信息的来源,社区网成了社区居民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渠道。长安新城利用网络的优势,不但创新了信息化时代的工作手段,也更好地服务了社区中的两新组织成员。

第三,服务两新组织成员家庭。社区作为居住地,全天候在社区内活动的主体是老年人、全职太太等。在现阶段的北京,全职太太大多为两新组织家庭成员。通过社团服务活动联系老年人和全职太太,可以更好地与两新组织成员维持统战联系,因为两新组织成员多在社区之外工作,很难把他们组织起来,而生活休息时他们必然回到社区,此时家中的老人和太太就可以发挥 “工作优势”,成为社区和业主之间的联系纽带。

(三)统一战线服务私营企业案例介绍

由于两新组织成员具有分散性、独立性强的特点,直接介入比较困难,需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方式。从组织成员所属群体的特点来看,有效的工作方法是通过联系两新组织成员所属的第三方社会组织进行。有了这个抓手,统战服务工作的手臂就可以有效延伸,可以更好地服务两新组织。西城区什刹海商会和马连道茶业协会依托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通过服务开展统战工作,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自身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带动整个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守法,做合格的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它们的工作颇有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什刹海商会统战服务工作

什刹海商会是由区域内行业背景相同或近似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组成的,是社会领域进行统战服务工作的有效抓手。近年来,什刹海商会不但在成员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而且很好地发挥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商会积极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呼声和建议,协助政府传达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组织各类培训和经验交流,有效地促进了什刹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什刹海商会统战服务工作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商会积极开展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在什刹海街道的领导下,什刹海商会经过8年的发展,积极开展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先后成立了团委会、联合党支部和工会联合会,平均每年输送3~4名会员到市委党校学习,并将一些在京工作的外地户籍人员的组织关系转入联合党支部,以便掌握党员情况,及时开展相关服务。

第二,商会有效发挥协调作用,促进商业区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政府尚没有出台管理规范的管理盲区,商会协调会员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并配合政府对商户进行金融培训、食品卫生培训、劳动法培训,协调劳资矛盾。

2.马连道茶业协会统战服务工作

马连道茶业协会具有政府背景,在政府主导作用下形成,挂靠于北京市茶业协会,在西城区马连道街道工委、街道办事处管理下独立运行。协会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下一级分会来实现的。协会指导下级分会管理,协调商户办理有关事宜。马连道茶业协会统战服务工作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协会桥梁纽带功能明确。协会规范了茶业街管委会的日常工作,融合工商联、私个协、流动人口等众多协会的人员和功能,发挥自律服务功能,承担了协调茶商利益关系、搭建市场平台、维护市场秩序的功能,还承担了为茶商服务、流动人口管理、计划生育等工作任务。

第二,服务与管理相融合。协会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切实解决茶商融资难的问题,推行了马连道联保联贷的贷款方式,协助茶商与银行办理贷款手续;促进茶城的商户与员工之间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协助解决矛盾,同时协调茶商之间的经营纠纷,为经营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邀请相关部门宣传涉及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的沟通交流;协助茶商解决子女入学教育的问题,解决经营场地的问题;协助茶商开业和其他方面的工作。

第三,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协会搭台,主持马连道茶文化节,通过茶叶节开展推介活动,扩大马连道茶业协会的影响力。协会还成立了24家重点单位组成的广安地区的企业家联谊会,为茶商和企业家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四)统一战线服务高新技术企业案例介绍

作为与爱国统一战线紧密联系的新社会阶层人士,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成立高新技术企业,将国外学到的先进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以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为做好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留学创业人员的统战服务工作,团结、服务、引导、教育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和石景山留学人员创业园做了大量有特色的工作。

海淀创业园自成立之日起,就树立了把自身建设成一所 “针对特殊人群,培育明星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基地的宗旨,目前已经形成1个中心、3个平台、6项服务的完整孵化服务体系,即围绕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构建企业孵化平台、科技条件平台、创业导师平台,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人才引进、企业融资、成果转化、股权投资、产业促进等6项服务,促进创业者向企业家转变,助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在运作方面,石景山留创园采用两套系统。对于市场化运作效率高的工作,利用市场来做;公益性工作就由民办非营利组织机构做。在日常工作中,石景山留创园管理者注重党建和统战工作的结合,针对园区内统战工作范围广泛的实际,注重吸引体制外的人才,从细致入微的服务入手,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工作。两所创业园统战服务工作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明确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宗旨。海淀创业园在留学生创业之初,就积极为他们排除后顾之忧,帮助其解决子女入学教育等切实问题;企业开始创办以后,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对企业进行帮助,包括为留学生创办的企业解决一些进京户口,跟大学合作,做好毕业生的推介工作,以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通过与政府、银行、担保公司、投资机构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方面的困难。

第二,紧密联系统战对象,为其搭建交流平台。海淀创业园联合留学生和民营企业家创业团队的老板和高层管理者,成立创业者俱乐部,以此为载体建立 “创业导师制”,每月都会开展活动,通过各种联谊、沙龙促进企业家之间互帮互助和服务,在园区内被称为 “大手拉小手,哥哥带弟弟”。“创业导师制”在石景山留创园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园区联合党支部聘请高校资深专家、行业领军人才、金融企业高层管理者组成创业导师团,辅导创业企业成长。

第三,开展积极有效的党建工作。两所创业园都建有联合党支部,积极发展新党员,团结企业骨干人员接受党的教育,定期开展活动,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一些公司的骨干人员。在企业规模很小,不具备建立工会的条件下,将相同类别的企业联合起来建立工联会,通过工联会把工会的一些相关理念传达到企业去,宣传党建和工会知识,带动企业开展党建工作。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统战服务工作,定期到企业走访,了解企业需求,做好非公企业创办者和骨干管理者的工作,最终带动企业开展党建工作。

第四,采用科学评价手段。海淀创业园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一直采用科学的评测手段,与美国著名咨询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合作开发了中小企业孵化评估系统,通过入园评估、在园评估、投资机会评估等跟踪企业发展状况。一方面帮助企业在创业的过程中发现企业成长规律,另一方面通过跟企业家日常的接触、访谈,了解企业的一些思想动态。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创业园建立创业企业人才资源库,准确分析、把握其特点,发现、培养并适时推荐新的社会阶层优秀代表参政议政。

第五,充分发挥海外联谊会的作用。大量年轻的留学归国人员对统战工作不了解,缺乏参与热情,又因为身份认同的问题而不愿参加非公企业联合会的活动。对此,创业园建立了海外联谊会,并通过海联会这个能够得到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的平台,内引外联,组织开展企业家沙龙、创业论坛等活动,有效推进了统战服务工作的介入和开展。

第六,借助楼宇社会工作站推进统战工作。石景山留创园借助楼宇社会工作站,以党建为依托推进统战工作,通过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企业需求,积极开展各企业乐于参与的各类活动,通过活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留创园在楼宇工作站网络平台建立非公党建网、QQ聊天群、微博等以加强与企业内部人士的沟通、交流,积极为企业人才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五)统一战线服务中介组织案例介绍

新社会组织中的中介组织主要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计算和质量认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以及资产和资信评估机构等。其中,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在中介组织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首都的北京,中介组织发展势头强劲,组织数量、从业人员在全国居于前列。中介组织成员普遍具有学历高、收入高、专业性强、参政议政需求强烈、乐于回馈社会等特点。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律师协会重视行业统战工作,推动行业的科学发展,引导代表人士的健康成长。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北京律师协会统战服务工作的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积极拓展参政议政渠道。注册会计师行业和律师行业的党外知识分子,特别是合伙人,大多数具有参政议政,参与社会事务的愿望和要求。协会统战部门正视、重视这种参政诉求,积极拓展参政议政的渠道。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依靠各级统战部门,积极进行行业高层次人才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荐工作,为行业代表参政议政创造条件。目前北京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当选全国政协委员1人;市级人大代表3人,政协委员4人;区县级人大代表3人,政协委员9人。北京律师协会为各级人大、政协推荐律师98人次,共有75人次走上了参政议政的舞台。并且,律师协会还定期举办参政议政培训班、形式分析报告会、代表人士座谈会等,提高行业代表人士参政议政的能力。

第二,搭建与行业代表人士沟通交流的平台。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统战工作,建立了行业合伙人信息数据库,分层次建立代表人士队伍,为行业统战工作提供信息资料。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积极保持与党外代表人士的沟通,及时召开党外代表人士通报会,将行业党建工作与统战工作情况及时传达给代表人士,加强代表人士对党建和统战工作的关注、支持和参与;定期举办座谈,征求行业代表人士对行业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借助各级统战部门,搭建行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渠道,将代表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反映到有关部门,促进行业科学发展。北京律师协会在会刊 《北京律师》开设专版,宣传行业代表人士的作用与贡献,并开通短信平台,密切与代表人士的沟通,畅通交流、表达渠道。

第三,发挥专业优势,履行社会责任。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行业代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利用专业优势回馈社会。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派出会计、审计专家投身到北京市红十字会日常账目管理统计工作中。永拓会计师事务所承担了北川中学重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和财务决算项目。北京律师协会调动代表人士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先后组建律师奥运服务志愿团、交通管理顾问团、社区服务志愿团等专业团队,为行业代表人士扩大社会参与、深层次介入社会服务工作创造条件。律师行业代表人士不但积极参与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信访接待工作,为党政机关工作提供法律服务,而且热情关注社会民生,服务基层百姓,面对面或者通过热线为普通群众的法律咨询做出专业解答。

第四,组织统战人士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行业成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首都新农村建设、支援灾区、捐助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中,捐款捐物达3000余万元。北京律师协会组织行业成员先后捐建多所希望小学,并为 “非典”、海啸、雪灾、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各级慈善机构捐款数千万元。协会统战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成员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大大提高了组织的凝聚力,强化了组织成员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意识,满足了组织成员回馈社会的心理需求。

三、首都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工作典型案例的总结

1.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工作实现了 “五个创新”

北京市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社团为纽带,社区为依托,网络为媒介,活动为抓手,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更广泛地团结和凝聚在党和政府周围。”其中,“以社团为纽带”,就是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在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中的作用。“以社区为依托”,就是要建立健全社区统战工作网络,不断完善社区统战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等有关单位和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纳入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范围,认真贯彻落实统一战线方针政策。“以网络为媒介”,就是要注意运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有针对性地掌握并了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态度、利益诉求和思想动向,积极宣传正面声音,引导中间声音,化解负面声音,及时反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意见、建议,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提供多种维权、服务咨询方面的便利。 “以活动为抓手”,就是要积极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考察调研、扶贫济困、专业咨询等活动,寓统战工作于各类活动之中。根据以上思路开展的北京市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工作,实现了 “五个创新”。

第一,模式创新。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工作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对此,各个区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东城区东花市街道的社会领域统战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将人、地、物、事、组织、舆情都纳入网格中。石景山区推进 “双融入”和 “双服务”,将统战工作融入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在社会建设中主动引入统战人士的力量;调动社会建设资源为统战人士服务,引导统战人士服务社会建设,更好地发挥他们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引导并培育社区群众自发组织,成立适合群体自身特点的各类文化体育社团,通过社团组织将新社会阶层人士凝聚在社区党委周围,初步探索形成了社团组织自治模式。

第二,组织创新。对新社会阶层人士开展统战服务工作,关键是如何实现组织的介入。朝阳区叶青大厦的楼宇统战工作在组织创新方面走在了前列。叶青大厦成立了北京市首个商务楼宇党组织,在广大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缺少组织构架、缺乏工作机制的情况下,建立了大厦党组织统一领导的统战工作委员会,在大厦党组织和各支部中专门设立了统战委员具体负责统战工作。此外,在大厦党组织领导下成立了民建朝阳区叶青大厦支部,并积极筹备九三学社朝阳区叶青大厦分社,推进成立侨联组织,筹备叶青大厦工商联合分会。叶青大厦的统战工作是从楼宇内部自发形成、发展、壮大的,走出了一条 “以党建带统战,以统战促党建,党建统战共融互促”之路,成为两新组织中统战工作组织创新的典型。

第三,平台创新。开展社会领域统战服务工作,发挥新社会阶层党外人士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工作平台必不可少。东城区借助工商联分会开展社会领域统战工作,实现了17个街道工商联分会全覆盖,并成立了4家特色街区及楼宇分会,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投身社会事业,承担社会责任。西城区成立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联谊会和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和新社会组织人士为主要人员构成。联谊会开展考察交流、政策法规宣传、区情通报、专题调研、建言献策等活动,发展成为面向新社会阶层的统战联络、服务、交流平台。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工委重点建立联系广大统战对象的二级工作平台网络,把企业党团工会组织、各个专业园、大学孵化器、各个企业、行业协会等纳入园区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体系,使之成为统战工作网络的节点和支撑点,分层分类联系广大统战对象,提高工作的覆盖效率。

第四,活动创新。开展各类有意义、有价值、有趣味、有针对性的活动,也是促进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活动创新方面,一方面组织、推动统战成员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另一方面开展各类活动,积极服务统战成员。例如,东城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身光彩事业,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并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和服务力度;西城区寓统战于各类服务之中,由区委统战部会同社会工委,针对楼宇企业服务需求开展专项调研,广泛开展政策宣传、信息服务、学习培训、联谊融入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服务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加强联系;海淀区海淀园企业工委连续7年组织支持党建工作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 “党建之友”评选活动,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石景山区八角街道采用 “项目化管理”的服务方式,以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为服务重点,广泛开展服务品牌项目化工作;东城区和平里街道聚集了多个民族单位,统战工作“以文化建设促民族团结,以民族团结促社区和谐”为主线,搭建文体活动、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节日文化4个平台,突出民族特点,通过各种活动平台将各族群众团结起来,和谐共处。

第五,载体创新。在新社会阶层人士中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找好、找准载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东城区司法局机关党委在东城区委组织部、统战部的支持帮助下,在拥有120余名中共党员的合伙制大成律师事务所北京总部,组建了中共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委员会。该党委作为我国唯一的律师事务所基层党委,对律师行业开展党建、统战服务和社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推动、示范意义。

2.北京市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主要经验

总结北京市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工作迄今为止的各项创新,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主要表现在统一和提高思想认识,构建工作体系,形成支持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

第一,统一和提高思想认识。随着新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化,开展社会领域统战服务工作,把党的统战工作延伸到依托楼宇、社区等空间而存在的两新组织中,把广大新社会阶层人士吸引过来,组织起来,引领他们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以更好地巩固并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思想上的统一,认识上的提高,有助于建立一支社会领域统战工作骨干队伍。北京市委统战部和市委社会工委联合组织培训,通过市级、区县级培训、轮训,大面积对街道社会工作党委书记、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站负责人等涉及两新组织的党组织负责人进行普遍培训,使他们对社会领域统战服务工作的特点、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和方法具有一定认识,鼓励他们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尝试。

第二,构建工作体系。社会领域统战服务工作 “半径”大,覆盖面广,存在的突出体制问题是按照现有的基层统战部门业务科室设置方法,任何一个科室都不能将存在于商务楼宇和社区中的两新组织等社会领域的统战工作完全纳入其中。对此,首先必须加强统战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建设。北京市委统战部创造的 “四纵四横”的社会领域统战服务工作体系,就是统战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建设的优秀范例。其中,“四纵”即市委统战部与社会工委统筹指导,区县党委统筹统战与社会管理工作,街道工委及其所属社会工作党委组织实施,基层单元网格具体落实的上下联动机制; “四横”是指统战部门、社会管理部门、枢纽型社会组织、行业商会组织等方面的横向联动机制。“四纵四横”的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工作体系的建构,织密了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工作网络,从而实现了社会领域统战服务工作在全北京市各街道社区、绝大多数商务楼宇和两新组织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其次,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总结目前已有的实践,北京市社会领域统战服务工作的制度建设与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4种方式:①联席会议制度。例如,西城区打破条块分割的行政组织界限,建立了3个联席会:由区委统战部和区委社工委牵头,北京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北京市税务师协会等26家市、区党政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团体参与的新的社会阶层联席会议;由区委统战部牵头,区委组织部、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党外知识分子联席会议;由区委统战部和区委社工委牵头,区相关职能部门、群团组织、街道等系统参加的社会领域统战工作联席会议。3个联席会基本包含了与新社会阶层人士相关的所有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组织。它们发挥各自优势,承担相关任务,为服务两新组织提供了保证。②统战专员制度。在社会领域中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会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因此人事制度的建设非常重要。通过各种方式设立统战专员,有效地推动统战服务工作的开展。例如,海淀区委和中关村科技园区工委制定的文件规定,园区有规模、有条件的企业党组织必须配备统战委员。目前已有27家重点企业配备了专兼职统战委员,在联系党和新社会阶层人士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③网格式覆盖制度。统战工作社会化、普遍化、基层化的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制度结构的网格化,以实现全覆盖的需求。例如,东城区东花市街道依据 “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差异性”的原则,将所辖8个社区划分为26个网格,每个社区分为2~4个网格,从组织结构、工作体系上确保每个网格都有统战小组,确保每名统战人士都在网格中,使社区内统战人士由松散型变为紧密型,形成相互联系、覆盖全面、优势互补的网格化统战工作新局面。④区域整合制度。目前的社会领域统战工作模式,基本上仍以社区、楼宇、非公经济组织等为单位各自开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打破界限、实现整合发展的需要。对此,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一些区域整合的制度。例如,朝阳区以街道为基础建立社会建设协调委员会。其委员来源于辖区内有影响力的社会单位、大中型企业、社会组织、六小门店、地区名人、驻区国际社会组织和全国性行业协会等。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委员的代表性,夯实了社会建设协调委员会的工作基础,能够确保工作的开展。

第三,形成支持保障体系。社会领域统战工作实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持保障工作体系的完善情况,要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干事,有地办事,有章理事,拓展工作平台,完备基础数据,畅通沟通渠道。因此,一是必须配备人员,并拨付资金。例如丰台区为全区76个重点商务楼宇和21个街道乡镇社会工作党委都配备了专职党务 (统战)工作者,自2010年开始按照一座商务楼宇每年1万元的标准下拨专项工作活动经费,并由政府财政列支专项经费,用来支付招聘的社会领域党务 (统战)专职工作者 (享受社区专职工作者同等待遇)的工资补贴等费用。二是拓展工作平台。例如西城区工商联非公企业党委作为全市第一家以抓非公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工作对象的机构,通过开展各项参观、实践、评比等活动,有效地将非公企业领域的统战人员组织起来。三是建设统战人员信息库。例如东城区东花市街道网格化统战工作,将所有人、事、物、组织、舆情等都纳入网格内,将传统的纸质档案室变成信息中心,实现社区内统战基础数据进网格,所有统战对象信息掌握到户,到人,增强统一战线服务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四是畅通信息沟通和利益表达渠道。例如海淀区在中关村科技园建立了区4套班子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每位区领导联系5家企业,定期走访,对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建立台账。区有关部门跟踪,并予以解决。

3.北京市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实践中的特色

北京市统一战线在服务两新组织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特色:

第一,党建工作与统战工作相互促进。统一战线是党领导下的特殊群众工作,是党拓展和巩固群众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新时期社会领域的统战服务工作也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服务于党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在北京市开展社会领域统战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党建和统战相互促进的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例如:叶青大厦党委充分认识到楼宇统战工作作为楼宇党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和作用,将党建工作和统战工作同步开展,形成了 “以党建带统战,以统战促党建,党建统战共融互促”的统战工作模式;海淀创业园通过开展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不仅为统战工作自身打开局面,还推动了园区企业党建工作,使企业负责人进一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认识到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对企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开始大力支持党建。

第二,涌现出多种类型的统战工作新平台。社会领域统战服务工作平台,除了前述的联席会议、行业协会等,还涌现出多种类型的新工作平台,包括各类联谊会、培训班、研修班、区域品牌化活动项目、各类基层群众自组织等。例如:石景山区留创园利用海外联谊会这一平台,通过组织开展企业家沙龙、创业论坛等活动,有效地推进了统战服务工作的开展;丰台区长安新城社区针对社区居民普遍年龄轻、受教育程度高、在中小型非公企业就业等特点,引导培育各类群众性自发组织,开展各种适合群体自身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并提供活动场地、人才资金、活动项目等多种服务,有效地凝聚社区居民。

第三,通过针对性的活动和服务凝聚人心。以针对性强的活动和服务推进组织建设,既是新时期在流动人口中加强党团组织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重要工作特色。例如:海淀创业园每年定期举办诸如座谈、沙龙、培训等活动,寓宣传教育于活动中,将个人发展和党的政策联系起来,增强了新社会阶层人士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丰台区马家堡街道在时代风帆楼宇中搭建公共行政管理服务平台,协调工商、交通、税务、法律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部门进入楼宇提供政策咨询,办理相关业务,为驻楼企业和企业员工极大地简化了办事手续,节省了宝贵时间,获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第四,实现统战服务工作突破体制界限的联合与拓展。社会本身是一个连续体,社会领域统战服务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突破体制界限,进行联合发展的需要。北京市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实践中,已经产生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做法。例如,丰台区长安新城社区采用扶持基层群众性组织建立和发展的 “社区培育凝聚模式”,通过社区老年人的工作带动年轻人,进而通过这批年轻人带动基层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的工作,有效地整合了社区中游离在组织体系之外的人员,实现了统战工作连续拓展。

第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展工作空间。新时期开展社会领域的统战服务工作,现代技术手段在工作的突破和深化中起到巨大的作用。网络、手机等各类新媒体,在首都统战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东城区东花市街道探索形成的 “网格化”社区统战服务工作模式,将社区划分为若干工作网格,把涉及本社区统战对象的有关人、地、物、事、组织、服务资源、管理项目等都纳入网格,构建区、街道、社区、工作网格 “四级服务管理”平台,方便了统一战线为具体的两新组织成员提供服务。

四、首都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1.首都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北京市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值得去思考和突破。

第一,基层工作普遍存在缺乏人力和经费的问题。目前基层统战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是普遍缺乏部门支撑和体制内工作人员。按现有的组织结构,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团委、工会、残联等在街道上都设有部门和专人,但统战部在区级以下就没有了对应部门。这就导致重心在基层的社会领域统战服务工作面临人力掣肘,也增加了工作效果的不确定性。例如,东城区借助网格开展统战服务工作,每个网格的支部里都要求有专人负责这一工作,但这个岗位又是兼职性质的,基层党务工作本身就很繁重,在精力和时间上难以保障。此外,经费短缺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社会领域的统战服务工作属于体制外的工作,在目前的政府财政结构中没有专项支撑。

第二,如何增强统战成员的认同性,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开展面对新阶层成员的统战服务工作过程中,北京市各区县都遇到了一些阻力,特别是两新组织成员对统战工作存在误解、疑惑和抵触。在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两类组织大多存在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尽管在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各区县以服务为突破口,成功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逐步赢得了新阶层成员的支持、欢迎和认同,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开放,这种工作阻力会持续存在。如何形成、巩固并不断强化统战对象对统战服务工作的认同性,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目前已有的统一战线观念、模式、制度创新和工作方法的转变等,都还只是自主探索的开始,需要进一步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创造性地解决这一问题。

2.对首都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工作的若干思考

第一,加强观念更新,做好思想保障。一方面,统一战线是一项特殊群众工作,既有鲜明的政治性,也有自己的管理体制、人员隶属和工作边界;另一方面,统一战线作为群众性工作,尤其是在目前致力于普遍化和基层化的社会领域工作拓展的过程中,也应当更新观念,强化其社会工作的特点和团结人、联系人、服务人的基本职能,树立 “大统战”的思路和格局。

第二,完善信息库建设,找准统一战线服务的切入点。社会领域统战服务工作的破题,关键是找准切入点。不同层次、领域的统战对象有不同的需求。例如:高端人士具有比较强烈的参政议政需求;非公企业成员存在金融服务、法律服务、创业指导和培训等需求,也较广泛地存在兴趣联谊、困难救助等需求。针对对象独立,需求分散的现实,信息库建设是开展工作的基础。中关村科技创业园、叶青大厦、大成律师事务所以及西城区新街口街道的统战工作的实践证明,分析、把握这些需求,提供相应服务,成为基层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引领新社会阶层人士服务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只有完善信息库建设,提高信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了解统战对象的实际需求,统战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满足这些需求,也才能有效地推动统战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开阔统战空间,拓展工作平台,扩大统战服务的范围并提升其层次。由于两新组织成员劳动独立性强,分散于体制之外,很难直接对其进行统战工作。如何对广大体制外的两新组织成员进行组织管理,需要不断探索。开阔统战空间,拓展工作平台,一方面要认识到两新组织的特点,突破原有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扩大统一战线服务的范围;另一方面要从战略上重视基层社会领域的统战服务工作,积极扶持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提升统一战线服务的层次。例如,鼓励、引导成立行业或区域性的社会组织,并以此为抓手延伸统战服务工作。

第四,重视新社会阶层人员的政治需求,建立表彰激励机制。针对社会领域统战服务工作对象群体扩大,体制外人员增多,独立性、分散性增强的实际,服务工作应当抓重点,以点带面。例如,密切联系代表人物,做好重点人物的工作,用重点人物引导受其影响的群体。两新组织中高层次成员具有强烈的参政议政需求,对此,统一战线工作必须重视其政治需求,为新社会阶层中的精英提供参政机会,包括在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社会组织代表名额,在同级政协会议中设 “社会组织界别”,各级政府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允许两新组织的代表列席参加,在开展杰出人物评选,以及五一劳动奖章、五四青年奖章、三八红旗手和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评选时分配给两新组织一定的名额,建立面向两新组织一般成员的荣誉授予或表彰体系,采用挂职、轮训等方式增大两新组织一般成员获得发展机会的概率。

参考文献:

[1]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首都统战之窗[C].北京:内部资料,2011(6).

[2]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北京市社会领域统战工作案例集 [C].北京:内部资料,2011(6).

[3]穆青,李雯.北京市统一战线服务社会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1).

[1] 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 《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领域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 (试行)》(京统发 [2010]2号).

[2] 戴建中.加快北京新经济组织与新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 [J].北京社会科学, 2009(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