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时期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途径

新时期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途径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前两新组织迅猛发展的情况下,针对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理论研究滞后,造成统战工作指导不力、针对性不强,致使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不能面对两新组织的自身需求科学高效地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现状和困境。两新组织中存在大量的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这既是党对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重要地位与作用的新定位,也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新使命[1]。面对两新组织的发展,党在新时期必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战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更加自觉地掌握和使用这一有力的武器。在当前两新组织迅猛发展的情况下,针对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理论研究滞后,造成统战工作指导不力、针对性不强,致使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不能面对两新组织的自身需求科学高效地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现状和困境。统一战线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自觉适应形势要求,积极开展统战工作科学研究,在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这一重大课题上,创新工作实践,总结服务经验,探索科学理论,着力完善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组织网络和工作机制。

一、坚持以党建带统战,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两新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改革事业,发扬 “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为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积极贡献。统一战线作为我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与党的建设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重视和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2]

两新组织中存在大量的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统战工作领域深入到两新组织,以统战工作为依托开展党建工作,可以扩展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在两新组织中得以贯彻实施。因此,两新组织的统战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作用。一方面,在两新组织中,由于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之间是一种松散的挂靠关系,使它相对于上级党组织的工作体系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被 “边缘化”了。另一方面,这些组织,尤其是新经济组织特有的制度安排,限定了党组织的组织空间和活动空间。党组织相对于新经济组织的经营体系而言也被 “边缘化”了。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因此,统一战线应当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党的建设,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支持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积极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针对不同的两新组织,应该采取不同的工作模式:①在能够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或有条件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的两新组织中,应适时进行党组织建设工作。②在愿意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但本身不具备建设条件的两新组织中,可以采取 “以党促建”模式, “以大带小”或 “共建联合党支部”模式,以及 “选调”模式[3]。所谓 “以党促建”模式,就是以已经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帮助还未建立但有意愿的两新组织,开展工作指导,在条件成熟之时,再组建党的机构;所谓 “以大带小”或 “共建联合党支部”模式就是由地方党委指定,以大带小的方式,小规模两新组织并靠于已经建立党组织的大规模两新组织中,或由地方党委指定,相同类别的小型两新组织建立联合党支部;所谓 “选调”模式,就是在有意愿但缺少党建工作合适人选的两新组织中,可以由地方党委组织部、地方党委统战部或相应层面的党的组织在国有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等学校中选调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具有较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的党员,作为党建指导员,派驻此类两新组织中,筹建党的组织,开展党员工作,组织政治理论学习,统筹统一战线工作。③在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的两新组织中,可以采取在地方党委领导下,统战部门牵头,组织工商联、行业协会等以及工、青、妇组织根据实际可能先行进入的模式。通过以上不同的工作模式,可以加大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力度,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两新组织的建设。例如,目前北京市海淀区的统战工作已融入社会建设等部门的工作之中,形成了党建、统战与社会建设工作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全区共成立非公领域党组织1281个,建立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站367个,设立党建指导员或党建联络员联系非公企业,实现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全覆盖,使很多觉得自己是 “漂”着的党外人士终于有了归宿[4]

作为服务党的中心工作的统一战线工作,一定要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作用,要求全体党员自觉开展统战工作。在两新组织中开展统战服务工作的途径有:①建立统战队伍。建立一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队伍,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重要前提。统战工作体系应该参照党委组织、宣传等部门的建制,在社区、商务楼宇各级党委、总支部、支部配备统战委员,完善统战工作系统,并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考核制度和工作规范。对于受到编制限制的机构,可以由组织委员担任兼职统战委员,在没有增加编制的情况下真正做到 “有人管事”,切实服务两新组织和社会阶层,以及其中的各类代表人士,促进他们的科学发展。例如,随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成为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主阵地。园区党委及时建立符合园区特点的统战工作机构和队伍,成立园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在27家重点企业设立专兼职统战委员,建立园区领导走访重点企业家制度,极大地促进了两新组织的发展[5]。②发挥全体党员的作用。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作用,要求全体党员自觉开展统战服务工作,特别是要求两新组织、社会阶层中的共产党员亮明身份,自觉与两新组织中的统战对象结对子,担任兼职统战委员,并根据不同情况更新统战工作模式,延伸工作对象,使统战功能通过全体党员的工作得到延伸,形成更加广泛的大统战队伍。

二、满足统战对象需求,依法保护两新组织的合法权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进一步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要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要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有问题能反映、有矛盾能化解、有权益能保障。

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是统一战线的一项根本性战略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被赋予协调各社会利益关系的法宝作用[6]。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统一战线提出的新要求[7]。①认真解决统战对象的经济需求。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工作的破题,关键是找准切入点。其中,最基本的切入点就是了解并帮助满足需求,即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统战人员的不同需求,及时为两新组织中的统战对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两新组织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产物,从其一出现就打上追求利益的烙印。“利益”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驱动力。只有依法保障两新组织的合法利益,更好地为两新组织的发展服务,两新组织成员才会聚集到党的周围,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在服务两新组织发展过程中要充分理解两新组织成员的这一特点,合理保障他们的利益获得。目前社会组织发展也面临一些实际困难,例如注册困难,法律地位不明确,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制度尚未建立,专职社会工作者人力不足,社会支持欠缺等。其中,资金不足、专职社会工作者人力不足,是社会组织面临的主要困难。统战工作部门可以通过积极提供此类服务增强统一战线对社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8]这是两新组织统战服务工作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两新组织统战工作面对的最大困难。只有经济得到了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因此,统战部门应该自觉强化服务意识,从帮助两新组织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把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结合起来,为满足两新组织的需求提供机会。②积极保障统战对象的沟通需求。针对两新组织组织形式的分散性、职业岗位的流动性、成员结构的广泛性、利益主体价值追求的多样性、思想意识的自主性,以及政治参与的公平性等特点,必须探索和创新在两新组织中进行统战工作的机制,努力规范运作程序,从而不断增强党的统战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增强统一战线对两新组织成员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展两新组织成员的统战工作,同样也包含着利益关系协调工作。只有通过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引导两新组织成员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并在政策制定上能够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要求,积极解决两新组织成员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种实际困难,严肃处理损害两新组织合法权益的投诉和反映,才能妥善协调两新组织的利益关系,及时地把各种矛盾问题消灭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使矛盾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必须坚持以广阔社会领域内聚集的新社会阶层人士为重点统战对象,力求使统战服务工作对其在时间上、空间上和内容上做到全覆盖,使统战对象感到自己受到重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统战服务工作的魅力。例如,北京市东城区工商联基层分会主动提出 “工商联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联系政府服务统战对象,成为政府和非公经济组织的桥梁和纽带,成为非公经济组织人士的精神家园,成为非公经济组织和非公经济组织人士服务社会的展示平台,有力地推动了统战工作的开展。③努力满足统战对象的参与需求。统一战线应当积极推动两新组织积极承担服务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社会责任,切实维护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合法权益;完善两新组织、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权益保障机制,确保他们能够真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实现,社会各阶层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政治参与的热情越来越高,把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日渐制度化和规范化,实现在法律范围内的有序政治参与至关重要[9]。不同层次、领域的统战对象有不同的需求,例如高端人士有比较强烈的参政议政需求,而非公企业成员在金融服务、法律服务、创业指导和培训等方面有需求,在兴趣联谊、困难救助等方面也普遍有需求。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创业园、叶青大厦、大成律师事务所以及西城区新街口街道的统战工作的实践证明,分析、把握这些需求,提供相应服务,成为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引领新社会阶层人士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统一战线工作作为特殊的群众工作,本质上是双向互动的。只有激发统战对象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其实现工作的主动性,才能真正使其迸发出社会活力。

为了解统战对象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两新组织的发展,统一战线应该积极贯彻中央统战部的要求,自觉 “通过座谈走访、舆情分析、网络互动等方式了解群众意愿,通过议案提案、社会听证、建言献策等形式反映群众诉求”。在新时期,统一战线既要根据统战工作的现实需求建设现实统战工作平台,运用 “网格化”模式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建设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组织网络,增强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也要充分利用微博、QQ即时通信、QQ视频在线服务窗、E-mail咨询邮箱、手机短信平台、电子刊物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网络统战平台,将信息化建设纳入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工作中,打造 “网上统战之家”,使网络平台成为参政议政平台和社会服务平台,并通过听取民情和提供服务开展社区、商务楼宇内的统战工作,服务两新组织的发展。例如,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为更好地服务两新组织的发展,积极完善 “一库、一栏、一刊、一报”的信息交互平台。其中:“一库”是指建立了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信息数据库,已收录500余名统战人士数据;“一栏”是在园区党建网站开辟 “统一战线”专栏,加强统战网络阵地建设;“一刊”是创办 《海淀园统战信息》电子刊物,为广大统战对象建立联系的便捷载体;“一报”是编发《信息专报》,为新社会阶层人士开辟反映问题的绿色通道[10]。北京市石景山区留创园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大量年轻的留学归国人员对统战工作不了解,缺乏参与热情,又因为身份认同的问题而不愿参加非公企业联合会的活动。经过调研,园区认为,海外联谊会可以得到留学归国人员的广泛认同,而园区利用海联会这一平台,通过组织开展企业家沙龙、创业论坛等活动,有效地推进了统战工作的开展。山东省分类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两新组织、社会阶层统一战线成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有利于统战部门利用工作网络和信息库,随时掌握两新组织、社会阶层成员的各种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

三、以社会治理创新为抓手,推进两新组织依法自我管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①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②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制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③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④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机制,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统战部门应该以社会治理创新为抓手,以建立健全两新组织法人责任制为重点,按照 “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原则,坚持服务为先,强化管理,将社会服务工作机制延伸到两新组织,引导、督促两新组织规范内部管理,参与社会服务,加强与属地党政组织的协调配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形成政府有关部门依法管理与两新组织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统一战线要服务两新组织的发展,必须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充分发挥作用,科学构建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两新组织依法自治,党外代表人士,特别是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辐射带动,统一战线成员,特别是两新组织成员自我管理”的工作格局。

在新时期,统一战线应当进一步加强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服务工作,发挥两新组织、社会阶层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其中,服务新经济组织社会治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管理与服务,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组织、群团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促进非公有制组织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先富带后富,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工商联等枢纽型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支持工商联等枢纽型组织参与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共同推动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促进社会关系的整体和谐。服务社会组织加强社会治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按照 “以社团为纽带,以社区为依托,以网络为媒介,以活动为抓手”的要求,通过深入开展调研,加强队伍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培育树立典型等一系列工作,将游离于传统统战工作体系外的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纳入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的工作范围,密切党组织与新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实现统战工作的全覆盖;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机制,扩大社会组织统战工作覆盖面,加强中介组织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化建设;加强社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的管理和服务,建立社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与党委政府沟通联系的渠道,为其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创造条件[11]

统一战线要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搭建各展其才的平台,鼓励两新组织、社会阶层,特别是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参与社会治理;同时,积极扶持两新组织的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对两新组织的认同感,协调好两新组织的内部关系,促进内部和谐,使他们服务社会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创造活力充分涌流的社会氛围,并通过他们的积极劳动为实现和谐社会目标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四、建立健全服务机制,引导两新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在当前国际国内复杂环境下,统一战线必须健全新型服务两新组织管理和服务体制,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服务两新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充分激发、调动和凝聚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中统战对象的积极性和力量,实现两新组织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不但引导两新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而且为统一战线开辟新的工作空间,提供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

面对社会阶层分化、两新组织大量产生、社会流动加速、群体利益多元、社会问题不断出现、新老矛盾叠加交织的情况,为了确保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正常流动、两新组织之间的协调,以及不同社会阶层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统一战线在服务两新组织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存在社会冲突的现实,通过建立社会流动和社会沟通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冲突本身具有的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两新组织的适应性,以及促进社会的合理整合等正面功能。为此,应当建立和完善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的各项工作,引导不同两新组织、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规范有序,社会行为合法有度。统战的方式方法也应当随着统战领域的拓展和统战工作的内容增加而发生转变,由争取人心、凝聚力量进一步向发挥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延伸。例如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除定期开展走访慰问、举办联谊会等传统的活动外,还积极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帮助,召开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会,帮助非公企业开展重大对外经贸项目对接工作,通过解决统战成员的实际困难,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服务海淀区的经济建设,推动区域发展[12];天津市在全国率先成立天津市民营企业危机管理服务联席会议,由天津市委政法委、市高级人民法院等单位组成,主要通报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危机处理的情况,研究解决企业危机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吉林市委统战部把覆盖全市的抵渗防御体系构建到位,按照构建纵向5级,横向4级,相关专业管理网络、技术级别等和三级工作领导网络要求,坚持区别情况,分类设置抵渗岗位,实现统战工作网络全覆盖,较好地服务了两新组织的发展。

两新组织是一个迅速成长、壮大的社会阶层。无论是从其发展的数量,还是对社会的贡献率来讲,其稳定与和谐值得到统战部门的密切关注;同时,两新组织又是一个极其活跃的不稳定的阶层。其中,交织许多的矛盾和利益冲突,是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去审视,统一战线就要勇于承担起矛盾冲突的化解职责,自觉做好帮助两新组织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具体的措施是,建立由统战部门牵头,由信访、公安、司法、劳动等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两新组织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和信息反馈体系,及时了解和把握它们的发展趋势,以科学务实的态度看待两新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的状况与变化,积极主动地进行干预、引导和协调。在基层两新组织,统一战线可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引导社会舆论,增强两新组织的自治功能,夯实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基础,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此外,统一战线部门还应将两新组织、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开拓精神、竞争观念、吃苦耐劳的人文精神传播开来,成为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内在动力。这不但有利于两新组织的发展,更有利于广大两新组织、新社会阶层人士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五、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积极为两新组织提供全方位服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也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要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党中央赋予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时代要求[13]

社区、商务楼宇是社会的基础单位,也分别是两新组织、社会阶层人士的居住地和工作地,因此也是统一战线工作服务两新组织、社会阶层的重要平台载体。统一战线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以服务为先导,就基层两新组织发展的问题,结合实际开展相关专业调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帮助基层两新组织解决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完善基层两新组织的内部管理,服务基层两新组织持续发展。构建社区、商务楼宇的统一战线工作体系,首先应当参照组织部门和宣传部门的建制,在各级党组织设立统战委员,完善统战干部系统,科学服务两新组织的发展。其次,可以借鉴北京市委统战部创造的 “四纵四横”的社会领域统战工作体系。“四纵”即市委统战部与社会工委统筹指导,区县党委统筹统战与社会管理工作,街道工委及其所属社会工作党委组织实施,基层单元网格具体落实的上下联动机制;“四横”是指统战部门、社会治理部门、枢纽型社会组织、行业商会组织等方面的横向联动机制。北京市委统战部通过织密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工作网络,实现了社会领域统战工作在全北京市各街道社区,以及绝大多数商务楼宇中的两新组织、社会阶层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统一战线要积极培育 “枢纽性”统战社团,延长社会服务手臂。例如,在新经济组织的统战工作中,各级工商联是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既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也是政府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平台,因此要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的服务作用,通过全方位的服务把新经济组织中的党外人士紧密地团结起来。特别是工商联作为工商界的社会组织,通过协调服务、组织沟通、信息咨询等形式和渠道发挥作用,可以起到政府部门不可替代的服务作用。在具体方法上,要以既有的统战团体为骨干,确认一批 “枢纽型”社会组织;在现有统战团体业务覆盖不到的领域,通过改造、提升、新建等形式,构建一些新的 “枢纽型”社会组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授权其承担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对相关社会组织进行日常管理,提供服务;发挥其枢纽作用,使之成为国家与社会各界群众广泛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发挥其龙头作用,将性质相同、业务相近的社会组织联合起来,进一步形成合力,促进其共同发展[14]。同时,统战干部在与两新组织、新社会阶层人士交往过程中应当增强以人为本的意识,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统战部门带来的温暖。为此,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必须加强沟通能力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以统战工作所要围绕的 “中心”和所要服务的 “大局”为 “圆点”,把体制内外的各类资源都作为“半径”,在服务两新组织发展中努力画出大大的 “同心圆”,形成无可比拟的强大合力与无可替代的强大优势,从而有效弥补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自身不足等不利局面。

统一战线在服务两新组织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两新组织、社会阶层成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始终把服务作为统战工作的第一要务,继续强化以下方面的服务功能,增强相应服务能力:一是实现服务单位全覆盖,就是既要两新组织、社会阶层的服务工作,又要拓展两新组织、社会阶层的服务能力。二是实现服务空间全覆盖,就是建立载体,通过 “网格化”服务等多种途径,将服务覆盖到全部两新组织、社会阶层。增强服务适应性,就是根据不同两新组织、社会阶层,培养不同服务能力,并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服务。例如,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特别强调维权服务,使服务既能体现时代精神,也能实现统战目标。统一战线具有很多社会服务的品牌。品牌活动是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社会阶层的重要载体。它既是统战工作中具体工作的总抓手,能够将统战的实质很好地展现出来,又能将其他序列的具体活动很好地统一到这一品牌当中,具有 “标志性”作用。全国性的品牌活动目前主要有 “同心”品牌。这一品牌,既有时代特征,又凸显了中国特色,彰显了统战特点。以 “同心”为品牌,不但生动地体现了统战工作的目的和特征,而且能够通过组织两新组织、社会阶层广大成员积极参与 “同心”活动,使广大两新组织、社会阶层成员在活动实践中受教育,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认知和认同,收到 “同心”的效果[15]。例如,北京市海淀创业园每年定期举办诸如座谈、沙龙、培训等活动,寓宣传教育于活动中,将个人发展和党的政策联系起来,增强了新社会阶层人士的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此外,园区还针对新社会阶层人士知识层次高、参与意识强的特点,积极组织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建言献策。

六、高举旗帜,鼓励和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作为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科学总结,作为凝聚中国力量的伟大旗帜,是最值得珍惜、最需要坚持和发展的宝贵财富[16]。党的十八大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兴国之魂,也是兴企之魂,关系企业发展的成败[17]。新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的发展做出贡献。进入21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者成为统一战线的主体,组成了最广泛的政治联盟。统战工作范围不断扩大,统战工作对象大量增加,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18]。党中央明确指出,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新社会阶层人士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以及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集中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由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游离于体制外,比较分散、独立,统一战线要从他们的发展需要出发,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方式,依托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为抓手,通过服务开展统战工作,引导他们把自身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把遵循市场法则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结合起来,带动整个两新组织、社会阶层人士,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守法,做合格的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促进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统一战线特别应当注意把政治引导与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深入了解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动态,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主要措施包括通过教育培训、交流学习等途径,让新社会阶层人士及时全面地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准确掌握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动态,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引导,引导他们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特别要引导他们弘扬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19]

毛泽东同志指出,“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工作也一样。统一战线要鼓励和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就必须做好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选拔培养工作,特别是做好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工作。针对两新组织和社会阶层人士职业领域宽、行业分散、专业性强、流动性大、代表性人物少的特点,统战部门要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两新组织和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机制。统战部门在两新组织、社会阶层成员中要注意培养一批业务上和政治上的带头人,使统一战线工作不仅能够促进这些人的发展,而且能通过他们有效地推动统战工作的开展。例如北京市积极建立集中推荐制度,适时根据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变化情况,在新的社会阶层和非公经济领域中定期集中考察和推荐一批新的代表人士,不断调整扩充队伍数量,同时注意完善联系高校科研院所党委统战部制度,按照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加强与驻区相关院校的联系,建立 “推荐人选,交流信息,共同培养,合理使用”的模式,重视完善走访寻才机制,经常通过开展调研、走访、座谈、沙龙、联系日等活动,广泛接触、了解、发现一批党外代表人士,将其主动纳入工作视野[20];丰台区2007年以来共提拔党外处级15人,特别是2012年提拔了2名党外干部担任委、办、局正职。目前全区共有党外处级干部24人,其中包括文化委、教委、统计局、汽车博览中心等单位正处级领导干部5人;共有党外代表人士后备人才127名,其中党外处级后备干部20人,大大调动了两新组织、社会阶层成员的积极性[21];北京市朝阳区叶青大厦针对本大厦统一战线成员群体的特点,经常邀请专家学者给统战对象进行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逐步建立了一支一百多人的党外优秀人才队伍。这一做法不但推动了叶青大厦经济工作的发展,而且为做好叶青大厦楼宇社会工作打下了基础。在选拔渠道上,要由过去单纯依靠党组织的考察推荐转向与通过各类统战性质的社团及各类行业协会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其在两新组织和社会阶层中更具代表性和号召力。

统一战线要鼓励和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必须激发统战对象的积极性,确保他们实现主动工作。为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统战部门应该积极探索表彰激励机制,对统战对象,特别是有发展潜力的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可以在原有激励制度和培养制度外,建立新的表彰奖励制度和培养制度。例如,在已有的全国表彰100名 “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表彰体系外,建立一个面向两新组织和新社会阶层一般成员的荣誉授予或表彰奖励体系。针对他们未得到充分尊重的现象,特别在单纯的经济利益的获得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的情况下,统战部门应当积极鼓励新经济组织人士积极参与光彩事业,让他们深层次地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需要,并通过这种感受的获得完成自我价值的进一步实现;顺应时势,搭建活动平台,通过树典型、评先评优提升他们的优越感,借助媒体的宣传引导普通民众加以配合,使这部分人士的受尊重需求在更大范围中获得满足;适当增加新经济组织人士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数量,做好向有关人民团体推荐提名工作,或推荐适当数量的党外人士担任政府或群众团体、人民团体的相关领导职务。此外,统一战线可以采取挂职、轮训等方式,提高两新组织和新社会阶层一般成员获得发展机会的可能性,以健全的激励机制,增强两新组织和社会阶层一般成员对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向心力、凝聚力,达到扩大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的目的。

除了探索表彰激励机制,统战部门还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两新组织成员的整体素质,包括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两新组织代表人士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身阶层地位,正确认识评价自我,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自觉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加强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参与政治和公共资源的配置。特别是针对两新组织中一些党外成员在政治理念、信仰和思想意识方面表现出多样性,在经营、创业和执业过程中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统战部门应该积极运用统一战线的工作方式,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对其加以教育和引导,引导他们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现代化事业结合起来,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目前我国基层宗教团体越来越多,尤其是基督教徒占有较大比重。统一战线坚持党的宗教工作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严防境外敌对势力非法进行宗教渗透,加强对宗教界爱党爱国领袖人物的培养,使宗教团体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团体的积极作用,促进基层两新组织健康发展。

“十三五”时期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攻坚时期。两新组织、社会阶层发展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福祉和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22],因此把握历史机遇,创新两新组织、社会阶层发展的服务工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作为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事求是的实践勇气,服务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新时期,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法宝,成为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法宝;成为党进行现实和网络双空间治理,逐步实现 “中国梦”的重要法宝[23]。由于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是一个新的领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遵循,没有现成的方式可供套用,统战工作对象流动性大,知识层次较高,价值取向多元,社会联系面广,开展统战工作,在思想认识、工作目标及方式方法上都有很多特殊性。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创新的思维探索工作的方式、手段和途径,以不同于传统统战的思维开拓统一战线服务两新组织的新模式,努力实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适应新常态,应对新常态,服务新常态,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新常态[24],进一步把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贯彻到服务两新组织发展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当中,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切实维护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利益,特别是要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独特优势,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把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联盟及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为 “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25],让服务两新组织发展真正成为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伟大工程,真正发展成为推进 “中国梦”顺利实现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俞正声.巩固统一战线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J].中国统一战线,2013 (8).

[2]郭金龙.发挥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努力服务首都全面深化改革 [J].中国统一战线,2014(1).

[3]楚国清.服务社会管理:统一战线的创新与探索 [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4]吴梦.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优势作用 [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5]张献生.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J].中国统一战线,2014 (2).

[6]高天.深刻认识和把握统一战线的发展规律 [J].中国统一战线,2013(1).

[7]徐以国,马志荣.新时期统一战线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作用研究 [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8]李小宁.统一战线本质论 [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9]庄聪生,张献生.统战工作概论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0]刘先传,张俊明.北京统一战线工作手册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2]林尚立,等.统一战线与中国发展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3]顾榕.推动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5).

[14]周新超.统一战线如何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N].广西日报,2011-07-14.

[15]王鹏.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特点和优势思考 [J].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

[16]雷明贵.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6).

[17]周澍,郑晓东,毛丹.国外社会管理的有益经验 [J].浙江社会科学,2011 (8).

[18]蒋晓丽,李玮.社会管理网络化与网络管理社会化——基于网络媒介双重特性的社会管理路径研究 [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19]黄亮,王英波.以商务楼宇为平台探索社会领域统战工作新模式 [J].中国统一战线,2011(8).

[20]楚国清.加强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制度建设 [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1).

[21]陈桂林.统一战线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重点与方式载体研究 [J].理论观察, 2012(2).

[22]容康社.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23(1).

[23]石家庄市委统战部课题组.统一战线引导新的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管理的方法路径研究 [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

[24]陆亚林.统一战线在基层社会组织党建中的作用 [J].人民论坛,2009 (27).

[25]杜青林.统一战线要切实担负起推进 “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历史使命 [J].求是,2011(5).

[26]王劲颖.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思考 [J].中国民政,2011(4).

[27]李晓壮.北京市社会组织的发展研究 [J].北京社会科学,2011(3).

[28]钟爱保,娄英英.党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3).

[29]胡颖廉.“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大家谈 [J].行政管理改革,2011 (03).

[30]王克群.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群众权益——学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1(02).

[31]李立国.加强基层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服务 [J].求是,2011(03).

[32]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是转方式保民生的重要力量 [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

[33]肖飞.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学报,2011(2).

[34]蔡荷.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需求层次与统战工作 [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5]戴建中.加快北京新经济组织与新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 [J].北京社会科学,2009(4).

[36]孔陆泉.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中一些问题的理论探讨 [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6).

[37]刘建.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统战工作初探 [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38]庞国梅.新领域新成果——东莞市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39]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解答 [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40]毛泽东文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1]中共中央统战部政策理论研究室.统一战线工作方法论 [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

[42]韩金伟.统一战线研讨服务社会管理 [N].团结报,2011-06-28.

[43]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11-02-20.

[44]李章军.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N].人民日报,2011-02-20.

[45]戴建中.加快北京新经济组织与新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 [J].北京社会科学,2009(4).

[46]何静.宁波市两新组织的情况调查及其统战工作思考 [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1(4).

[47]赵广东.关于统一战线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探讨 [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

[48]刘艳,刘乃刚.新时期发挥统一战线优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

[49]祝全永.转型时期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机制创新研究——基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 [J].理论导刊,2012(7).

[50]胡筱秀.推进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政治学思考 [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2(11).

[51]孙信,姜立,马东升.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概论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52]王珊.统一战线与和谐社会建设 [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3]孙永芬.中国社会各阶层政治心态分析研究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54]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5]黄孟复,胡德平.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3(2005—2006)[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6]陈立新,李鸿梅.“两新”组织的发展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57]孙林.刍论我国统一战线软法治理现代化 [J].党政干部学刊,2015(2).

[58]张立新,陆博.党的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理论创新 [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59]杨卫敏.对新常态下统一战线工作的若干思考 [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2).

[1] 郭金龙.发挥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努力服务首都全面深化改革 [J].中国统一战线,2014(1).

[2] 吴梦.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优势作用 [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3] 楚国清.服务社会管理:统一战线的创新与探索.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4] 相关内容请参见中共海淀区委统战部 《新形势下海淀区基层统战工作研究》。

[5] 相关内容请参见中共海淀区委统战部 《新形势下海淀区基层统战工作研究》。

[6] 徐以国,马志荣.新时期统一战线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作用研究 [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7] 吴梦.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优势作用 [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8] 胡筱秀.推进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政治学思考 [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 (11).

[9] 楚国清.加强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制度建设 [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 (1).

[10] 相关内容请参见中共海淀区委统战部 《新形势下海淀区基层统战工作研究》。

[11] 周新超.统一战线如何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N].广西日报,2011年7月14日.

[12] 相关内容请参见中共海淀区委统战部 《新形势下海淀区基层统战工作研究》。

[13] 张献生.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J].中国统一战线,2014(2).

[14] 雷明贵.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 (6).

[15] 雷明贵.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 (6).

[16] 俞正声.巩固统一战线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J].中国统一战线,2013(8).

[17] 高天.深刻认识和把握统一战线的发展规律 [J].中国统一战线,2013(1).

[18] 吴梦.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优势作用 [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19] 陈立新,李鸿梅.“两新”组织的发展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20] 相关内容请参见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统战部 《新形势下海淀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研究》。

[21] 相关内容请参见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统战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丰台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2] 王鹏.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特点和优势思考 [J].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 (2).

[23] 孙林.刍论我国统一战线软法治理现代化 [J].党政干部学刊,2015(2).

[24] 杨卫敏.对新常态下统一战线工作的若干思考 [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 (2).

[25] 张立新,陆博.党的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理论创新 [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