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五华公安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成为全国唯一获得“一把手”的单位

五华公安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成为全国唯一获得“一把手”的单位

时间:2024-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日,从公安部传来喜讯,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被授予“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称号,成为全市唯一一家获得该称号的公安机关,含金量不言而喻。与此同时,五华公安分局认真组织全局民警参加公安部组织的初、中级执法资格考试,目前,全局共1301人通过初级、88人通过中级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达96.9%、99.5%。为提高执法办案质量,五华公安分局推出了一项创

近日,从公安部传来喜讯,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被授予“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称号,成为全市唯一一家获得该称号的公安机关,含金量不言而喻。多年来,五华通过不断探索与创新,走出了一条信息化支撑、标准化引领、法治文化为内涵的执法规范化建设之路,形成了示范全国的“五华经验”。

狠抓执法队伍专业化 助推执法能力提升

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是否满意,主要看公安机关是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2014年对五华公安分局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在成为全省第一个达到公安部执法规范化建设阶段目标的单位,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执法规范化建设先进集体”后,五华公安分局在11月18日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成绩来之不易。2014年,五华公安分局牢固树立“抓执法就是抓业务、抓执法就是抓队伍、抓执法就是抓形象”的理念,始终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来抓,坚持高标准定位,响亮提出了创建全国市级执法示范公安局的奋斗目标,不断树立品牌,推行精细化执法执勤模式,全力打造规范执法的样板区。

2014年,五华公安分局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建立领导干部和所队长培训、法制民警和法制员轮训、一线民警全员培训、文职辅警培训等四级分类培训机制。组织民警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技能和法律法规培训,全局800余名一线执法办案民警通过以会代训、以战促训、专题培训等方式,共开展针对新法规、新问题和新要求的各类培训38次。结合反恐形势任务需求,派出工作组远赴新疆等反恐一线,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及工作经验,并采取PPT教学方式,对暴恐知识、涉恐人员、物品特征等知识技能开展实战化培训,确保民警在人员信息核采、人力情报获取、重大线索核实及社会面排查管控等反恐工作中规范、高效、安全执法。紧紧围绕执法过程中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岗位、关键环节,梳理和剖析民警在执法办案工作中因不仔细、责任意识淡漠、习惯养成差而容易出现的隐患和问题,利用专题会议通报、下发执法建议书约谈办案部门负责人和办案民警等形式,及时进行警示提醒并督促整改,从细微处着手、从点滴上积累、从细节上改进,确保民警规范、良好的执法行为习惯养成。与此同时,五华公安分局认真组织全局民警参加公安部组织的初、中级执法资格考试,目前,全局共1301人通过初级、88人通过中级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达96.9%、99.5%。

狠抓执法行为规范化 助推执法公信力提升

公生明,廉生威。“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对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的呼声越来越高,给公安机关执法带来了新的挑战。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次变革体制机制的警务革命,是一项全局性的工程,必须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到每一个执法环节。”这是五华公安分局局长张亚明对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理解。

思想决定行动,五华公安分局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提高公安机关履职能力和公信力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工程,建立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班子成员齐力抓的领导工作机制,从上到下,由内而外进行了系列实践与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五华公安实际的执法规范化建设之路。

硬件设施是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的“土壤”,五华公安分局加大投入,对各级执法办案场所进行改造,推动执法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12月17日,记者在五华公安分局王家桥派出所看到,办公区、办案区、生活区、服务区设置泾渭分明,办案区设在一层,人身安全检查室、信息采集室、辨认室、候问室、询问室、讯问室由东向西依次排开。各功能室安装了监控探头和安全防范设施,询问、候问室的墙壁和坐椅进行了软包处理,实现了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这是五华公安分局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4年,五华公安分局通过对23个执法办案场所开展标准化功能分区改造,将办案区全部规范设置在一楼,保证嫌疑人一律直接带入办案区讯(询)问;通过常态开展民警规范安全执法意识、强化执法办案现场督察及联网监督、强行推动法制前置审核等手段,保证嫌疑人进入办案区一律先进行人身检查和信息采集、一律落实“一对一”专人看管;并将全部执法办案区监控存储时限从30天扩展至3个月,此外,各派出所还添置了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保证一切执法办案活动一律在监控下进行。

狠抓执法流程信息化 助推执法效率提升

2014年,五华公安分局对治安管控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优化改革,为一线民警100%配备执法记录仪,重要警情接处警过程100%记录,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和打击犯罪,取得了显著成绩。面对复杂的治安形势,五华公安分局以“六张网”为框架,围绕全区“五片四点”9个反恐重点区域和21个“1、3、5分钟”快速处置区域,专门组建由20名民警、60名辅警组成的反恐徒步巡逻队,细分12组对重点区域开展武装徒步巡逻;在重点时段、路段、区域集结41辆报警巡逻车,分片开展“两重一集中”鸣笛武装巡逻,打破巡逻车“以所为界”的巡防模式,提升巡逻震慑实效。建成229个护学“安全岗”、6个校园和医院警务室、3个警银联动警务亭,最大限度延伸管理服务触角。

与此同时,“五华分局视频证据管理分析系统”也上线运行,实现了“个体影像动态识别、类似特点重叠搜索、标志关键词智能筛查”等功能,大大提升了视频监控系统服务的实战效能。截至2014年11月,五华公安分局利用该系统收集1700余件案件视频证据5296段、9305幅,应用系统串并案件22串74件,直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9件,协助破案265件,抓获嫌疑人327人。

为了进一步发挥“五华分局视频证据管理分析系统”的作用,2014年五华公安分局整合全区社会面2300路视频监控探头、860台单兵执法仪、28台车载执法仪、27个营区视频会议系统和“动中通”车组、“单兵图传”视频等科技资源,分流接入分局指挥中心和城中心区现场指挥部,实现同时调取8路高清探头图像跟踪巡控、多个现场实景“一键切换”和通过视频会议直接向各营区下达指令,提升扁平指挥、可视调度的快速反应能力。

狠抓执法管理系统化 助推执法质量提升

翻开五华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接处警记录表,可以看到,每天的案件面广量大,任务繁多。如何科学高效处置好每一起案件,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大课题,也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提高执法办案质量,五华公安分局推出了一项创新之举——执法办案分级管理机制。依托110指挥报警系统建立了风险评估机制,将全部警情初步评估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并通过系统标注在派警单上,接处警单位可根据风险等级在处置过程中实施“加减法”,既有效地化解了执法风险,又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哪怕是一起很小的案件,如果没有妥当处置,也极易引起恶劣的社会影响。执法办案分级管理机制建立后,我们根据特定案件类型数据库,实现警情与数据库的实时碰撞比对,将涉特定案件类型作为高风险警情,从而牢牢掌握执法办案的主动权。”五华公安分局政工监督室副主任冯云辉说,今年7月份,丰宁小区住户李先生报警称,家中的玻璃被儿子砸碎,丰宁派出所民警了解到,李某与儿子李某某积怨很深,两人已多年互不来往;同时,李某某拒不承认自己砸碎了李某家中的玻璃。

儿子砸碎父亲家的玻璃,这虽然看似是一件普通的治安案件,但民警经过警情风险评估,看到了普通案件潜藏的民转刑可能性,及时传唤违法嫌疑人李某某进行询问,并开展现场勘查、证据固定。民警在侦查中发现,李某某的手指被划破系新伤,同时李某家中破碎的窗户玻璃上也沾有血迹。对此,民警按照高风险等级案件办理的要求,以办理重大刑事案件的标准来办理这起治安案件——提取李某家中破碎玻璃上的血迹进行DNA鉴定,并对目击证人的口述情况进行录音录像,最终依法对李某某执行了拘留,将一起极易引发矛盾的案件办成了经得起推敲考验的铁案。

狠抓执法保障实战化 助推执法战斗力提升

公安执法离不开坚实的后勤保障,为了打消一线民警执法过程中的顾虑,五华公安分局根据执法工作的形势发展和任务需求,及时将法制室更名为法制大队,一次性配齐配强大队长、教导员,做强专职队伍组织架构,法制大队29名民警全部来自一线执法岗位,8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法制队伍更加年轻化、专业化,促进了法制部门的职能由综合管理向实战监督指导的调整转变。与此同时,五华公安分局坚持从经费使用、人员配备、科技应用和教育训练等方面向执法规范化建设倾斜,法制建设经费在足额保障的基础上实现逐年递增,确保标准化执法场所建设、办案区功能分区改造、专兼职法制员配备、信息化执法取证设备配置等实现全覆盖,有力提升了全局执法办案的整体战斗力。并结合“一法两规”等新法规定,抽调专班人员全面完成对《接处警现场取证工作办法》《入所人员安全管理工作要求》《执法活动同步录音录像规定》《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规定》《执法办案区使用管理规定》《涉案财物管理规定》等制度规范的修改完善,确保民警在各项执法活动中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一年一个台阶,每年都有跨越。在五华公安分局局长张亚明的心里,既有让五华公安工作经验走向全国的雄心壮志,又有立足当前的脚踏实地。他说:“赢得群众满意是公安工作的最终目标,五华公安分局将始终坚持民意主导、法治引领,把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法治思维维护社会稳定,依靠法律手段打击违法犯罪,落实便民利民措施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以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安全指数,为平安五华、法治五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原载于《昆明日报》2014年12月19日A03版,记者张章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