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统筹推进出实效奋力开创五华组织工作新局面

统筹推进出实效奋力开创五华组织工作新局面

时间:2024-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全区62个科级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评为“好”的有50个,占80.65%;915个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党组织,评为“好”的有723个,占79.02%;19019名党员,评为“优秀”的11960名,占62.88%。全区会议数量同比下降27%,文件简报数量同比下降36%;清理整顿超标办公用房1394.98平方米;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52.3%,公务用车支出同比下降31.19%。

区委组织部

2014年,按照省、市组织工作会议部署,区委组织部以抓好学习贯彻新《条例》、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等为重点,通过出台干部选拔任用六个配套制度、开展“网格化管理、结对式服务”活动、加强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增加社区干部补贴、成立街道人才联络服务站等措施,全面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人才队伍建设,五华区试行的党员定期登记制度获得中组部的肯定,全市3季度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进会在五华区召开,人才工作3个试点项目获得市级试点资格,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高标准严要求抓好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及时组建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制订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一是抓牢“学习教育、听取意见”两个基础。采取讲党课、专题报告、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先后组织集中学习及专题学习培训450余次,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600余次,参加人员37000余人次,确保学习效果。畅通“九条途径”听意见,采取“六个对照”“十种方法”找问题,梳理出“四风”方面的意见建议2454条。二是抓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两个关键。按照“像、准、深、真”的四条标准,督促党员干部自己动手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并高标准高质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列出“问题清单”“批评清单”,会中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会后列出“整改清单”。全区62个科级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评为“好”的有50个,占80.65%;915个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党组织,评为“好”的有723个,占79.02%;19019名党员,评为“优秀”的11960名,占62.88%。三是抓实“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两个根本。从8个方面提出推进整改落实的50条具体措施,并提出23项“四风”问题专项整治任务,以“准、狠、韧”的劲头推进整改落实。全区会议数量同比下降27%,文件简报数量同比下降36%;清理整顿超标办公用房1394.98平方米;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52.3%,公务用车支出同比下降31.19%。提出需要“废、改、立”的制度规定75项,其中需废止的33项,需修订完善的12项,需新建的30项,用制度巩固活动成果,根治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四是抓好“领导带头、严督实导”两个保障。区委提出了“八带头八示范”的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动活动开展。派出19个督导组,从严督察、从实指导,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二、以学习贯彻新《条例》为契机,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抓好干部教育培训

编制实施《2014—2017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抓好“一规划、四主体、五专题”教育培训,抓好新《条例》的学习培训,开展各类专题培训105期,培训干部党员8338人。

(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认真贯彻执行新《条例》,制定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动议、提名、推荐、考察、票决及轮岗交流等六个配套制度,修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确保贯彻执行不走样。

(三)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完善科级领导班子分析研判制度,通过对班子年龄、学历、结构等12个大项26个小项进行综合研判,及时掌握各部门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坚持“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标准,着力选拔政治坚定、能够驾驭全局、敢于攻坚克难、有丰富基层经历的优秀干部。

(四)强化干部监督管理

探索建立“领导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干部教育学时管理数据库+干部监督管理数据库”的“一站两库”管理方式,将群众评价、日常工作、考核奖惩、学习教育等情况纳入干部基本信息。扎实做好“超职数”配备干部、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的清理规范工作。

三、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

按照“8433”要求,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下大力气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全面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

在街道党工委试点推行“1+N+1”组织设置模式,即街道区域化党建联合工委+辖区各级各类单位党组织+党员服务中心综合党支部,不断完善“上下联动、横向互动、优势带动”的组织领导体制。在推行“兼合式”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探索“一心一片”非公党建工作模式,以区域化统筹组建的方式成片推进,使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

(二)加强为民服务体系建设

不断健全完善四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基本功能+拓展功能的“10+X”模式,在“十条服务站线”的基础上,拓展“X项”服务,通过预约、上门、代办等优质服务方式,努力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实施“网格化管理、结对式服务”,将全区划分为392个管理网格,建立网格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集中式服务、订单式服务。

(三)抓实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队伍建设

制定《三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办法》,抓好“一把手”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的落实。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严格执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公示制等制度,严把党员入口关,完善《五华区党员定期登记工作细则》,加强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全区3900余名党员登记认岗,联系服务群众7765人次。

(四)规范基层党务工作

制定下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手册》,制作23个基层组织工作流程图,梳理完善18项制度,对基础党务工作进行分类梳理,逐月分解、细化要求。加大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力度,对排查出的74个软弱涣散党组织,逐一分析原因,制定整顿方案,整顿一个、销号一个,全部完成整改。

(五)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保障

开展“合作股份”试点工作,安排100万元“红色信贷贷款扶持创业项目,在西翥街道选择8个项目开展“合作股份”试点,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基层党建保障力度,每月增加社区居委会专职工作人员补贴500元,全区社区党组织书记补贴不低于2200元/月,全年下拨社区工作经费及党建工作经费607.5万元,确保每个社区不低于7.5万元。

四、以项目为抓手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一)强化工作推进机制

探索建立“目标责任独立考核+项目建设+服务站点打造”横向推进和“试点单位+成员单位+基层阵地”纵向推进模式,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在10家街道设立人才联络服务站,将人才工作向基层一线延伸。

(二)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落实五华区技能振兴专项活动项目,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52人,5人荣获昆明市优秀技术能手称号,3家单位被确定为昆明市第二届“名匠工作室”。推进五华科技创新驿站建设项目,引入创新创业人才204人,帮助10家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三)强化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围绕全区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探索聘任制公务员引才和社会中介引才模式,引进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四)强化人才服务工作

开展“人才工作宣传服务月”活动,编印五华英才风采录、《人才工作优惠政策汇编》,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热情。推荐辖区内20余家中小企业争取各类专项扶持资金,推荐了8家企业参加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评选,对新获得三级名牌名品的29户企业进行奖励。

五、以转变作风为重点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组工文化建设。坚持集中学习制度,开展专题学习教育7次,开办“五华组工讲坛”4期,完善五华组工文化长廊,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二是狠抓组织工作效能提升。运用PDCA质量跟踪问效法,对组织工作每个环节进行质量管理,采取“各环节成果公示、季度推进情况上墙、半年运行情况分析”的方式,检验工作成果,倒逼工作进度。三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变办文办会方式,今年组织部会议数同比下降17%,简报数同比下降5%,发文数同比下降13%。加强民情联系,部班子成员下基层调研24次,召开民情恳谈座谈会4次,走访慰问10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