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多俊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重大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是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规划。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记载:“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追求小康社会的理想,为此而进行了长期的奋斗。
新中国成立以后,消灭了剥削制度,才有条件实现中华民族小康社会的理想。邓小平倡导改革开放,首先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1982年9月1日,胡耀邦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2]小康的概念,既包括物质小康生活,又包括文化小康生活。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谈到了小康的具体含义,他说:“中国现在的情况总的是好的。这几年一直摆在我们脑子里的问题是,我们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会不会落空?从提出到现在,五年过去了。从这五年看起来,这个目标不会落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3]在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下,邓小平提出的这个目标,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即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党的十八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内涵更充实、完善和丰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即经济保持中高速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创举,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新天地。(2)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3)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生活的生动体现,共产党人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私利。(4)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全国各族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是一定会实现的重大发展战略目标。(5)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并为振兴中华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振兴中华关键的一步。
二、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我们的党和政府,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是着眼于人民,为了人民,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加可靠的民生保障。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重大成就,对于保障民生和改善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2014年与2010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从40.2万亿元增至63.6万亿元,按美元折算,从6万亿美元增至10.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经济比重由9.2%上升到13.3%;2011—2014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2010年的4300美元提高到2014年的7380美元,2010—2014年累计新增就业5119万人;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167元;2011—2014年贫困人口累计减少1亿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3亿人。文化教育和体育事业也有长足发展。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发展理念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为了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一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导方针。
三、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创造的。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
人民群众富有创造力。人民群众长期在生产实践中,不但取得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取得的伟大胜利,都是中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和创造智慧的结晶。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中,人民群众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在工业、农业、教育、科技、航天、交通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无穷动力。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是群众的事业,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依法治国,集思广益,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我们的重大决策,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才能避免决策失误。
做好统一战线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众多,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发扬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必将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民心的凝聚、民族的团结、统战力量的发挥,必将推动振兴中华民族宏伟目标的实现。
四、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三五”规划中强调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强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就是要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由全体人民群众共同享受,实现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全体人民群众得到幸福,都过上好日子。发展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富裕起来。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共享的实现,必须逐步加以解决。
1.地区发展差距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比较低,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较,发展差距比较大,制约着发展共享。因此,国家和政府必须从资金和政策上扶持西部地区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2.分配差距
从我国实际出发,逐步完善共同富裕的制度安排,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形成比较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目前有些人主张,采取平均分配,消除差距,这种做法既不合理,也不现实。分配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因工种、贡献不同,分配有差异是合理的、允许的。但坚持共同富裕,就必须逐步缩小差距。
3.贫富差距大
改革开放初期,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对发展建设有利。随着发展前进,群众中贫富差距拉大,不利于共同富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值得认真研究解决的。
4.违背公平正义现象
目前,我国还存在有违社会公平正义的现象,如收入分配不公,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社会民生保障不稳定等。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要使人民大众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就业平等、权利保障等方面取得新发展。
【注释】
[1]邓小平:《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载《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2]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载《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3]邓小平:《发展中日关系要看得远些》,载《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3~5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