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坚持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核心价值体系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八大提出其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第一要素,并概括提炼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

一、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民族价值观。中华民族价值观是被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目标、价值准则和评价标准,是中华民族的信念信仰和共同选择的价值实现途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历程看,党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凝练的“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历史合理性和现实针对性。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价值观,其价值主体是中华民族;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根本利益和需要;价值目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当代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价值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是社会主义长期形成的价值观。长期以来,社会主义价值观一是在体现我国的一系列教育方针上。“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三好”即学习好、工作好、身体好;“两个必须”即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三个面向”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两为”即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二是体现在民族精神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倡导以保家卫国为主要内容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公无私努力学习的雷锋钉子精神,一心为人民的焦裕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拼命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精神,抗洪精神,爱国主义精神,64字创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精神,等等。三是体现在党的一系列法律、方针和政策中。《宪法》中规定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五爱”,《党章》中规定党员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具备的基本要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全社会倡导“八荣八耻”,等等。四是体现在以爱国主义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如,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坚持“四基本”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德”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教育。《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提出了20字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研究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的重大课题。多年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界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形成了不少具有学术和实践价值的观点。概括起来,如提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紧迫性和可行性,并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了概括,田海舰(2008)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周蓉辉(2011)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共同富裕、人民民主、文明先进、社会和谐。也有学者提出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价值观是民主、富强、公正、和谐、自由。总之,多数学者都把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文明和谐、以人为本等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方面,多数学者认为要坚持以下指导原则,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要求、蕴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继承优秀民族传统、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并遵循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途径上要综合运用认知规律、政策调控、法治制度、舆论引导、道德建设等来推进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并要充分发挥国家、社会、人民各自的作用,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来推进核心价值观更加有效的践行。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是内涵十分丰富的综合性理论体系,它包括马恩的价值理论、列宁的价值理论、毛泽东的价值理论、邓小平的价值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价值思想和党的科学发展观。这些价值理论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有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但鲜明的实践性、科学性是其共有的特征。其中,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梦”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八大提出其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第一要素,并概括提炼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

3.我们党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经全党全社会探索,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下简称“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旗帜和方向。对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意见》,论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指导思想、原则;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全过程;从宣传、实践、组织领导上提出了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在十四次讲话中强调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刘云山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提出:要把握好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深化宣传普及,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推动人人参与实践活动。

4.十八大以来专家学者对此开展了认真的研究。如清华大学举办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研讨会”,会上专家们认为:“三个倡导”的提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其中“自由”“平等”“民主”等元素,体现了党的政治勇气和魄力,彰显了党的理论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表明党对社会主义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三个倡导”体现了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位一体的价值诉求,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导向,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

根据目前专家学者发表的观点可以归结为:一是“培育践行”说。对《意见》的充分诠释发挥,如,欧阳雪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为首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国家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示范引领是重要途径,实践养成是基础。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价值判断”说。对价值和“观”阐述,如,颜晓峰:重在增强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张首映: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人生观在价值上的共通性和一致性。三是“24字探索”说。如,颜晓峰:“24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吴撼地: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宋鱼水:法治作为核心价值观重在法治目标的实现。陈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美德的核心。李宗远:爱国主义是正能量,摈弃狭隘民族主义。四是“文化传承”说。如,黄强:在文化传承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张国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文化软实力“骨气和底气”的主要源泉。肖君华:以传统“中”“和”思想涵养核心价值观。五是“心理归属”说。蒋红: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们的心理归属感、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上下功夫。六是“舆论引导”说。如,罗建晖:核心价值观建设媒体要有作为有区分有方法。金民卿:大力加强网络文化的价值观引领。还有“理想信念”“教育认同”“示范引领”说,干部引领、企业引领、个人引领、家风家教引领等。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凝练出来的,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共同理想;既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又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在国家社会个人方面的基本要求,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超越现实生活。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写道:“管理上的民主,社会的博爱,权力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同时具有中国特色,所以它是区别于西方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乃至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标志。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也就是要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并将它转化为社会成员的内心信念,转变为个人的价值观,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价值行为。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目标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首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增强问题意识,以我国的现实国情、以我们建设发展中的具体实践为中心,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要深入广泛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和旗帜下。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为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提供精神动力。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文化基础。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社会主义基本道德为基石。《意见》明确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必须以社会主义基本道德为基石,要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相一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社会公德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强调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的基本行为规范。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行为,坚决反对违法乱纪、愚昧野蛮、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损坏公物,破坏环境等不道德行为。职业道德是同公民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我国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教育倡导爱党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反对玩忽职守,坑蒙拐骗、以权谋私等不道德行为。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和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的家庭美德教育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道德。总而言之,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既要靠教育,也要靠法治。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其意义在于:

(1)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当前,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开展激烈竞争,意识形态领域更是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面对这样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思想领域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以此来引导整合多元的价值观念,具有极强的指导性与针对性。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对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产生积极影响,引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在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巩固社会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2)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的具体体现。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会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促进人们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理论。

(3)从思想上澄清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正在以一个强大国家的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但与此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我国也面临着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对我国国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坚定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价值立场,澄清西方国家对中国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4)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系统的价值理念构建,能从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从而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显著而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在内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健康发展内涵的体现。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实践为依托,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会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定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认同后,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全体国民能团结奋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价值认同和精神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方法途径研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提供了建设的路径,“融入”的方法途径、建设目标就是要在全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注释:

[1]《(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

[2]《怎么办》,见《列宁选集》第4卷,第247页。

[3]《青年团的任务》,见《列宁选集》第4卷,第355页。

[4]《青年团的任务》,见《列宁选集》第4卷,第346页。

[5]《青年团的任务》,见《列宁选集》第4卷,第349页。

[6]《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8]《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见《列宁选集》第2卷,第401页。

[9]《青年团的任务》,见《列宁选集》第4卷,第346页。

[10]《青年团的任务》,见《列宁选集》第4卷,第348页。

[11]《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见《列宁选集》第4卷,第699页。

[12]《动员全民作战》,见《列宁选集》第4卷,第39页。

[1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页。

[1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0页。

[15]《费尔巴哈》,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0页。

[16]《伟大的创举》,见《列宁选集》第4卷,第2页。

[17]《关于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见《列宁选集》第4卷,第143页。

[18]《关于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见《列宁选集》第4卷,第143页。

参考文献:

[1]本社.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3]田淑卿,何佳洁,周文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方法途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9-05.

[4]韩春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3-05-01.

[5]陈志强,潘懿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的实践途径

[J].思想理论教育,2013-09-15.

[6]吴世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融入党的建设[N].宁夏日报,2012-02-29.

[7]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8]马璐.浅谈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6-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