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本质出发,把理论同社会主义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使它们的内涵才获得了极大的开拓、深化,达到最为高度的阐释,成为真正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
1.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一生追求的根本目标,是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是我们党制定党的方针政策的总依据,也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突破和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爱国”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进一步探讨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奠定了坚实基础,开辟了正确路径,指出了明确方向,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远大的社会理想,马克思指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潜能素质的充分发挥,人的个性的丰富完满,道德智力体力能力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实现等。马克思描述了未来社会人民可以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在未来社会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系列经济社会条件,物质和精神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三个倡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丰富发展具体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时期的具体诠释。它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清晰地描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路径,具体地分清了社会交往关系中,是非、对错,荣辱、善恶、美丑的界限,是判断评价共产党人道德、党性、纪律的核心价值标准。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他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供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所使用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是根据社会实践不断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的,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的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
2.坚持马克思关于富强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理论
马克思主义“富强”“自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中,发展社会生产,摆脱贫困,过上充裕的物质生活,让每个人得到全面自由发展是其富强理论的基础。马克思提出“人的解放”“人类解放”“一切社会成员的解放”问题,最后凝结为“全人类解放”和“无产阶级解放”。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存在,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人又是类存在物,有着自己产生发展,体现了人自身的关系即生理属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人的解放,首先,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1]。其次,人的解放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12],只有完成了共产主义的使命,才能实现人的彻底的解放,从而实现人的真正“自由”,人最终成为自然界、自身世界和人类社会的主人。人的自由解放,只有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13]“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14]社会主义与富强自由不可分离,也不容分割,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民主”“平等”“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845年,恩格斯在伦敦举行的各族人民庆祝大会上说,“民主在今天就是共产主义”。[15]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民主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关系。恩格斯指出,“民主已经成了无产阶级的原则,群众的原则。民主这个概念中包含着社会平等的要求,虽然这种要求还是模糊的。”[16]民主是人民的民主,政治上平等的民主,使社会平等进步的民主。恩格斯要求无产阶级政党,要“把‘民主’一词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7]民主不仅要在党内实行,同样的,实行全社会的民主。马克思主义认为,以往的社会是不平等的社会,只有社会主义才实现人的平等。关于社会主义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有着丰富的平等观和平等理论。他认为平等包括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和社会地位两个方面。一个国家的公民,全体社会成员,政治地位社会地位都应是平等的。平等的内容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就业、医疗、福利、公共服务、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平等。无产阶级要求的平等,则以消灭阶级作为自己的要求。“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18]例如,马克思主义就把教育看作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及摆脱贫穷和实现公平的重要手段,十分重视教育方面的机会平等[19]。社会只有实现了全面的富强、自由、民主、平等,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必将促进社会的更加富强和和谐。
马克思主义是全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高举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将推动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成为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如果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定不移的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际,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产党人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共同理想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制定方针政策的总体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共产党人全面发展的助推器,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及其追求的重要目标,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开辟了正确路径,奠定了坚实基础,指出了明确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理想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称为“自由人联合体”,因而这样的社会当然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的。《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0]社会主义社会的终极目标是什么?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1]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2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社会发展既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客观要求,又提供了可能和条件。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必须保持协调一致,个人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人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强调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真正和谐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向和最高境界。
2.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潜能素质的充分发挥,人的个性的丰富完满,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实现等。也就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发展,就是让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在道德、智力、体力各方面能发展到他可能发展的最好水平,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的本质,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3]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没有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人的发展必然会是片面的、畸形的。作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活动;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体。也就是说,对人的本质的塑造、道德素质的培养,不应从抽象的人性出发,而是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人们的交互活动”来思考。具体地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就是完整发展、多方面发展、自由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协调发展,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没有和谐发展,就不会有人的全面发展。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坚持共同理想的本质要求。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总纲,也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一直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一个过渡阶段,其目标指向也必然是人的全面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之所以是共同理想,是因为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都是着力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着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的掌握和运用,着力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突出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共同理想是一个政党治国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灵魂,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坚持不懈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社会主义实践表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都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本质要求也必然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制定党的方针政策的总体目标。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24]邓小平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目标,都是基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十六大报告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三大文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胡锦涛说,“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广大教师要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科学决策中,就是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文化教育关系、交往关系;包括国家关系、地区关系和民族关系;包括职业关系和家庭关系;包括群体关系和个体关系,等等各个方面。个人必须积极参与正确的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交往,才能在道德、素质、个性、潜能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的正确社会交往指出了明确方向,开辟了正确路径,提出了具体要求,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清晰地描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路径,具体地分清了社会交往关系中,是非、对错,荣辱、善恶、美丑的界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是判断评价人们道德、党性、纪律的核心价值标准。马克思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5]也就是说社会关系、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观念观点。目前党内作风上存在的严重问题,极大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如果长期是非颠倒、对错混淆、荣辱不分、善恶不清、美丑难辨,一些错误行为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习惯,并不断被“发扬光大”。那么,个人就会丧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社会就会丧失正义、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观,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发生倾斜,维系社会团结、民族和谐的精神支柱就会倒塌,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厦就会失去根基,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终极目标也不可能实现。
注释: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
[4]中国共产党晋察冀中央局:《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见《毛泽东选集》,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1938年版。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6]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第512页。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8]列宁:《列宁选集》第19卷,第8页。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3页。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8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124页。
[13][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0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64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64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64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8页
[19]许耀桐:《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
[2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9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2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
[2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26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0页。
参考文献:
[1]田淑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
[2]许耀桐.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3).
[3]田瑞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建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本书编写组.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宫志峰,李纪岩,李在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7]鄢本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敖带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热问题与冷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