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发展观推动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推动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时间:2023-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生态文明是世界新潮流,按理应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西方发达国家已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推动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

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它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正确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

(一)西方发达国家无力推动人类走向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世界新潮流,按理应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一是表面看来,发达国家显然比发展中国家更有物质条件建立一个绿色社会;二是在发达国家首先爆发了生态危机。但目前在主要发达国家,绿色变革的要求与动力并不是社会政治的主流。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是不会自己引火烧身的。

首先,生态危机的本质是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逻辑,是根本制度的结果。一方面,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过度生产和消费造成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以私有制为基础并且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对自然持一种敌视的态度,将自然看作是掠夺获取利润的对象。由于人类总是不满足于自身的生存状态,不断地从自然界攫取更多地财富,不断地提升自己对自然掠夺和改造的能力,人们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将自己推向了生存危机的边沿。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只顾眼前利益、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造成了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引起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另一方面,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牺牲环境、保证利润的生产方式的结果。追求利润和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本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会在最大限度增加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会尽可能地把一部分生产成本推向企业外的社会,由社会来承担环境破坏的恶果。尽管在某些条件下,企业也会投资治理污染,但治理环境的根本目的还是更多地获取企业利润。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内在地决定它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各项环境经济政策不可能实际操作到位。

其次,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和全球环境恶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当代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化加快了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生态殖民主义愈演愈烈。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进行悄悄的剥削,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单。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高标准,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甚至把第三世界当作倾倒各种废物的垃圾场。环境问题一再让位于资本主义主导下一轮又一轮新的经济增长。就全球来讲,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它不可能会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在全球化背景下,环境问题早已超越一国一区而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要解决,就必须取得共识;要取得共识,就必须公平;要公平,就必须改变现有不公平的、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操纵的国际秩序,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有计划地放弃西方传统工业文明模式,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不会也不可能这样做的。因而所谓的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只能在一些细微问题上达成象征性协议;在资金技术援助、贸易义务、保健、教育、债务削减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关键议题上,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推动人类文明转型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肩上

社会主义无论作为一种制度还是理念,依然是资本主义的替代性选择。苏东剧变给社会主义提供了告别教条主义的契机,得到了创新的空间。中国不仅是20世纪末社会主义制度危机中的幸存者,也是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者。社会主义理论与制度的未来,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中国的成败。西方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从而为中华民族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中国有责任而且有能力肩负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

首先,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来说更能实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生态文明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必将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将采用生态经济的模式,生态经济就是可持续法则对所有人都有制约的经济活动。资本主义由于对利润的贪婪不可能遵守可持续法则,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不是以利润为生产目的而是以人为本,因而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实现生态经济的根本保证。国际垄断资本对世界的剥削以及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的全球生态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是不可能解决的,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全世界范围内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实现对物质生产的有计划的自觉控制,也就是说建立从全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出发合理利用资源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变革。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完全可以与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相统一。三十多年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忧心忡忡地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称作“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政治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这就向世界表明,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转折点,中国要汲取发达国家工业化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一条以生态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西方发达国家已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推动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到了这一点。世界著名后现代思想家、生态经济学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领军人物柯布博士(John B.Cobb,Jr.)明确指出:中国政府率各国政府之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对世界范围的后现代运动的独特贡献”,“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保护生态平衡上将会大有作为,因为中国政府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关注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问题的政府。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昭示着中国作为举足轻重的政治经济大国已经在扛起这份生态责任。而美国则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作祟,财富过度集中在超级富豪手中。区区几千人基本控制着国家的财富,实际上也就是控制着世界的财富。指望他们实现为了共同福祉的生态文明,无异于与虎谋皮”。柯布博士深信“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

文明的转型推动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深刻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真正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人类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的重要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河南日报.2008‐01‐31.

[5]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枟决定枠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刘昀献.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柯布教授访谈录.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3).

【注释】

[1]本篇载于枟人民网枠2012年8月3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