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们已经确立了研究的出发点是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那么对于方法论的资本内在否定性而言,它的“中间层次”分析框架可以通过三组对立面相互转化、互为内生的范畴——市场—政府、资本—劳动、技术—经济而表现出来。其中,“市场—政府”表达资本积累的基本二维结构,“资本—劳动”“技术—经济”的相互作用表达具体的资本积累过程的演化发展。
首先,在资本的“私人性”(生产关系)和“社会性”(生产力)之间搭建平台,对“市场—政府”协同内生的资本积累过程进行分析,用以说明:具体的资本积累过程如何在市场与国家两个主体的作用下展开?资本的“私人性”如何向“社会性”过渡?资本生产的一般规律和具体活动如何在市场、政府、制度的三者互动中被有效地中介?
以市场主义和管制主义为线索考察资本的积累过程,并非笔者首创,SSA学派中的鲍尔斯就对美国的战后经济作过这样的研究。但是方法论的资本内在否定性试图将这一分析扩展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中和不同国家的市场经济中,并试图说明积累结构依次更替的发生学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图3-2在一个坐标中大致描绘了在“市场—政府”二维积累结构中不同的资本积累的发生过程。其中,横轴箭头方向表示自由市场由弱到强的作用机制,竖轴箭头方向表示国家管制由弱到强的作用机制。
图3-2 “市场—政府”的二维积累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发生学
其次,考量“资本—劳动”“技术—经济”演进的交织发展,用以说明:资本的积累结构是如何在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阶段形成?又如何在利润率平均化和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阶段里推动全社会发展?最后,如何在平均利润率持续下降的过程中陷入危机,以至于整个积累结构崩溃瓦解?
在资本内在否定性的推进过程中,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是通过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表现出来的,而在具体的社会生产中,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又外化在资本与劳动、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运动中,从而构成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
图3-3坐标描绘了“技术—经济”范式在“资本—劳动”对立发展中的演化过程。其中,横轴箭头方向表示资劳关系对立的尖锐化发展程度,竖轴箭头方向表示一个“技术—经济”范式从个别到普遍的发展,即从技术革命在个别部门初起、到新技术大规模投入使用、再到掀起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巨潮的趋势和过程。
图3-3 “技术—经济”与“资本—劳动”的交织演化
在图3-3的坐标中,第二、第一象限表现的是资本积累结构从巩固到危机的过程,其间经历了经济长波进入扩张期和社会发展的巨潮;第四、第三象限表现的是从旧的积累结构瓦解到新的积累结构形成的过程,为经济长波的收缩期。从长波的扩张期向收缩期过渡(从第一象限向第四象限过渡),主要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所驱动,而从收缩期向下一个扩张期过渡(从第四象限向第三象限过渡),则取决于资本内在否定性外化出的一系列非经济因素,如激烈的阶级斗争、社会维稳成本飙升、资本主义运行领域的拓展或变化等,正是动荡的外部环境酝酿了新一次的技术革命。[17]
由图3-3我们可以看到,利润率由高到低,乃至平均利润率下降趋近于零的这一过程,既是资本积累结构的一次新旧更替,也是资本主义扬弃现存生产方式向更高阶段发展的一次努力。在资本内在否定性的“中间层次”分析框架中,市场—政府、资本—劳动、技术—经济三对分析指标,组成了一个分析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发展的框架。
列宁曾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大写的逻辑,但遗留下了《资本论》的逻辑。[18]《资本论》的逻辑就是它的方法,就是资本的内在否定性。只要资本的生产仍在继续,资本就会不断生产出与自身相对抗的力量;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仍占支配地位,资本内在否定性就是我们考察和分析世界的科学武器。在这个意义上,《资本论》将一直与我们同时代。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通过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批判和“中间层次”的演化分析,让资本积累的真相如其所是地显现。
【注释】
[1]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7~218页。
[2]考茨基于1921年6月23日共产国际第3次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上作了题为“世界经济危机和共产国际的新任务”的报告,并根据英国《泰晤士报》刊登的一份统计表提出了“发展曲线”的论点。考茨基用价格资本资料把资本主义经济分为四个时期:1818—1849年下降;1850—1873年上升;1874—1876年下降;1892—1910年上升。参见梅益主编:《世界经济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第74~75页。
[3][比利时]厄尔奈斯特·曼德尔著:《晚期资本主义》,马清文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5页。
[4]例如剩余价值率,曼德尔认为,其变化不总是积累率的函数,还受到阶级斗争的形势、产业后备军的规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5][比利时]厄尔奈斯特·曼德尔著:《晚期资本主义》,马清文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1页。
[6]同上,第15页。
[7]转引自孟捷:《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一个批判性评述》,《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8]转引自孟捷:《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的理论:一个批判性评述》,《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9][美]大卫·科兹:《法国调节学派与美国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之比较》,转引自张宇等编:《高级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18页。
[10]See Alfred kleinknecht,Innovation Patterns in Crisis and Prosperity:Schumpeter’Al Long Cycle Reconsidered,London:Palgrave Macmillan,1987.
[11][比利时]厄尔奈斯特·曼德尔著:《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8页。
[12][比利时]厄尔奈斯特·曼德尔著:《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8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9页。
[14]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0页。
[15]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2~273页。
[16][比利时]厄尔奈斯特·曼德尔著:《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6~17页。
[17]这与曼德尔关于经济长波的两个拐点的“不对称说”是相符的。
[18]参见《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9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