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美国股票市场暴涨,美国主流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欧文·费雪乐观地宣布:美国经济已经解决了经济周期问题并将处于“持续繁荣的稳定状态”[41]。然而惊心动魄的大萧条已经叩门了。
在1929年最后一季度股票市场的崩溃和经济迅速滑坡之后,1930年的头几个月出现了轻微的复苏,主要与汽车业的部分复苏和非住宅建设的某些改善有关,但最终落空了……1930年,价格继续下降。汽车产量的上升果然是短暂的……1931年初,美国经济再次出现复苏迹象……1931年春末,国际金融体系彻底崩溃,发端于欧洲的金融危机成为遍及世界的新的破产浪潮,并加剧了美国的萧条……下降一直持续到1932年夏季……自第三季度起,显著的改善开始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出现……在美国,1933年初,开始于中西部、迅速波及全国各地的银行破产,给了复苏致命一击。在现代金融业赖以存在的信心背后是最后一轮的歇斯底里,到3月的第一个周末时,美国的所有银行都关张了。[42]
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由1040亿美元降低至560亿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税后)由678美元降至360美元;农场主收入由57亿美元降至17亿美元;失业人口由150万激升至1280万,占劳动人口的25%。持续四年的大萧条更将美国经济拉向长期的下坡路。1929年之后的十二年间,美国都处于经济萧条期,即便1938年军费开支巨额增加,萧条仍在持续。一直到1941年,社会失业率仍高达9.9%。[43]表6-2是美国官方的失业率统计。
表6-2 美国失业率统计(%):1930—1941年
数据来源: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1991),http:/www.presidency.ucsb.edu/economic_reports/1991.pdf.
以美国为震中的大萧条迅速波及全世界。1929年大萧条开始时,本已疲软的世界贸易水平进一步萎缩,引发全球工业生产水平下降。很快,美国经济的深度衰退引发了世界经济的通货紧缩,1931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接踵而至。
先是奥地利最大的银行——联合信贷银行破产,接着是德意志银行黄金储备量锐减,其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多纳特银行暂停营业。于是,所有的债务压力转移到英国头上(作为当时的同盟国成员,英国的大量债务是与奥地利、德国捆绑在一起的),英格兰银行不得不以黄金清偿债务,却是螳臂挡车,不堪应对。至1931年9月,黄金支付被叫停,大不列颠放弃了金本位制,允许英镑贬值。英国不但没能保住英镑霸权和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反而因维持英镑价值高估的高通货紧缩政策,导致国内失业率大幅度攀升,出口产品丧失竞争力,相对国力进一步衰退。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贸易理论,在面对着世界性经济萧条时,美国应该扩大海外投资,增加国外进口,尽可能地把其他国家拉出萧条,从而带动新一轮世界性经济扩张,自己也就有可能脱身经济衰退的泥潭。然而为了自保,胡佛政府不仅提高了关税,而且从海外撤回了大量投资,进一步加深了世界经济的萧条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