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施并实现高职院校党委工作科学化,必须用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机制、科学的方法,更必须学术推进和实施科学化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必须从实际出发,更必须有制度保障,也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党的政策与学校实际的结合点。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对各项事业的领导,加强自身建设,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更制定并不断完善了党章,针对高等学校,还专门制定了《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工作条例》。这些都是基本的政策和制度,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以确保学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贯彻好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方针,确保学校和谐稳定。但具体的一些操作和运行性问题,则可以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具体化,如“三重一大”的概念、范畴及内涵,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等,乃至一些议事规则,都应该允许自我约定。
2.党建工作机制与行政工作机制的结合点。按照规则,高等学校党委都设有一定的职能部门,并建立基层组织(如总支、支部),这些组织与机构同行政组织和机构的关系,一般应遵循对应与对等原则,如党委学工部与行政学生工作处、院系行政与党总支等,但具体的部门设置、人员配置、党政是否一肩挑等,则可以因人、因时而定,以有利于工作开展为原则。
3.党委书记与校长思想方法的结合点。党建工作科学化要在学校中有效实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很好地贯彻实施,党委书记和校长之间达成共识,具有共同的思想认识和事业精神是至关重要的。经常有人说,一定要界定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职责和权限,实际上,党委工作和校长工作之间只能有大概和框架,难以有具体和细则,重要的是两相宜、两协调,致力于团结带领党政班子努力把学校的事情办好,努力办好“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师生幸福”的高职教育才是事物的本质要求。这就是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责任、共同的目标。
4.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在学校,经常有人会说这样的话,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对这句话的确切含义至今仍有不同理解,但谋求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的一致性和协调性,避免两张皮、两脱节,是至关重要的。关于这一点,必须从学校发展阶段、工作重心及上级要求的具体情况出发,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近十年来,每年抓住一两个主题,作为党委工作重心、行政工作中心,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当前,学校党委提出全面建设更高品质的幸福金院的建设目标,就把党委工作与全体师生的利益结合到一起,自然也促进了学校工作的深入开展,也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5.党员队伍建设与优秀人才培育的结合点。这实际上是一个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和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如何从优秀中青年教师中抓好党员发展工作,这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党委领导和党建工作科学化有效性的关键,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近年来在教师党建中提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以党员为主体、中青年骨干教师党员有较大比例、三育人先进人物党员为多数”,以此来促进和推动教师党建工作,也作为衡量党建工作有效性的标志之一,并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双培”工程,“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专业(学术)带头人,把专业(学术)带头人培养成优秀党员”,推进了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党委领导的有效实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推进党委工作科学化,既要研究方法,更要研究规律,既要注重常规工作规范,也要研究阶段工作重点。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把推进高职院校党委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与各个阶段中央、地方党委、教育部党组和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比如,在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阶段,党委各项工作必须按照紧紧抓住示范建设的要求,从体制机制和舆论氛围、思想引领等多方面围绕示范建设开展党建工作,行使党委职权。在迎评促建时期,就必须按照评估规范和指标体系的要求,着力于研究评建中的问题,谋大局、议大事,注意调动和激发广大共产党员在迎评促建工作中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确解决好高职院校的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客观分析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学校的影响并积极加以整改,是当前的中心工作。必须集中抓好中心工作,努力把队伍打造好、学生培养好、学校建设好!
[参考文献]
[1]周建松.基于党委领导制度的高职院校领导班子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3).
[2]周建松.党委书记和校长的分工协作与合力形成[J].中国高等教育,2012(2).
[3]周建松.建立运行机制,推进高职院校党委工作科学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3(7).
[4]旷文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党委决策科学化水平[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4).
[5]吴海涛.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J].党建研究,2010(10).
(本文刊载于《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