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既是一个个体,也是中国干部队伍体系中的一个整体,个体需要培养和造就,群体需要建设和培育,有了政治上的坚定、信念上的坚信、道德上的坚强,有了学历(阅历)做基础、学术条件和学习能力做保证,应该说,就有可能成为合格的乃至优秀的党委书记。但真正要把党委书记队伍建强大、建可靠、建出色,必须真正在机制上解决好。
第一,多渠道、多路径选拔机制。从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繁荣兴旺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立足点看,我们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高校党委书记队伍。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拔好校长难,选择好党委书记更不易,我们既可以从各级党政部门的干部中选拔党委书记,也可以从高校的党政副职中提拔选用党委书记,当然,如果能够注重从中共党员的院(校)长中选拔党委书记,应该更有意义、更有成效。因为担任过院(校)长的同志更熟悉教育教学和学校工作,其中的优秀者也必然在师生中享有威信,有利于持续地把学校办得更好。可喜的是,最近几年,江苏、浙江省发达地区已开始引入这一理念,效果很好。
第二,多形式、多种类培训机制。教师需要培训,干部需要培训,党委书记更需要培训。培训形式和路径应该多重立体,任前应该有培训,任前也可以结师徒,任中学习有专题式或综合式培训;这种培训也可以安排在地方,与兄弟院校挂职相结合,尤其是与综合部门挂职相协调。从理工科背景中提拔的党委书记更是要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党委书记做到马列学得精、法律学得深、政治过得硬、业务有特长、管理更强硬、处理问题水平高、促进发展办法更多。
第三,多方面、多部门激励机制。人是需要激励的,党委书记也需要激励,作为第一把手,更需要考核和监督,激励的手段并非是物质奖励和提拔重用(当然有时也必要),更多的是肯定成绩和授予其荣誉,经常看到有评优秀校长、杰出校长的,但鲜见有评优秀书记和杰出书记的,对此我们应该重视,当然,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构建起一个立体的多部门的监督机制,以督促党委书记用好权、履好责,管好自己、带好班子,创新好工作、发展好事业,真正成为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模范带头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