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党委书记和校长之间分工搭配的基本框架

党委书记和校长之间分工搭配的基本框架

时间:2024-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委书记和校长之间既应当有整体性考虑,也应该研究分工搭配规律。根据我们的工作体会和社会对书记校长角色的认同状况,在党委书记和校长之间也可以建立起一个大致的工作分工框架和逻辑,那就是:1.校长管“两头”,书记管“中间”。而党委书记则主要牵头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业观等。

党委书记和校长之间既应当有整体性考虑,也应该研究分工搭配规律。根据我们的工作体会和社会对书记校长角色的认同状况,在党委书记和校长之间也可以建立起一个大致的工作分工框架和逻辑,那就是:

1.校长管“两头”,书记管“中间”。这主要是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角度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高等学校要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构建全员、全面、全程育人体系,必须发挥党委和校长的综合力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校长的主要任务是抓好招生就业工作(统称两头),包括招生专业设计、专业格局布局、招生政策制定、招生市场开拓、就业机制建立、就业工作指导。而党委书记则主要牵头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业观等。

2.校长管“点火”,书记管“加油”。这主要是从学校日常工作运行和阶段(重点)工作推进而言的,一般认为,一个学校的理念就是校长的理念,校长提出一个阶段或一项专题工作的理念和思路,经与党委书记商量后提交党委会取得认同和支持,重大且涉及全面乃至民生性工作,则可以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在具体过程中,校长则主要阐述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而党委书记则阐述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工作的思路、方法和途径,形成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良好氛围。

3.校长管“吃饭”,书记管“穿衣”。这主要是从学校发展和运行保障的角度而言的,这就是说,校长要负责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环节的财力保障,确保“钱筹得进来、用得规范”,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学校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和保障。而党委书记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通过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妇委会包括老龄组织的推动,使全校师生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形成团结向上、创先争优的精气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