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一个总体性领导制度,但党委书记和校长都是面向社会的鲜活个体。正因为这样,要把这一制度贯彻好、落实好,并取得成效,党委书记和校长必须具有良好的素养和才能,对此,笔者已经分别做过一些阐述和思考,就提高党委书记和校长合力协同力而言,笔者以为,我们必须做到:
1.增强事业心,淡化名利观。无论是党委书记还是校长,都应该懂得,担任党委书记和校长都是组织的重托、教师的信任、事业的需要,我们有幸担任这一职务,都是为了事业,为了培养人才。我们的所作所为,应该有利于学校事业的发展,而不是个人的名为何处、影响力有多大。应该把全部心思、主要精力放在学校事业发展上,以事业发展和进取论英雄、讲本事,而不是谁是一把手,谁就说了算。
2.增强责任心,淡化权力观。无论是党委书记还是校长,都要切记,担任这一职务,是一份职责和责任,而不是待遇和享受,承担管理工作是一种责任,作为主要领导,更应承担主要责任,这包括了事业发展的责任、培养人才的责任、和谐幸福的责任、作为主要领导,应该先做事,多负责,多担当。
3.增强和谐度,淡化个人观。党委书记和校长既是独立个人,更是一个整体,个人有特长、特点,但必须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整体,其基本点在于有利于发挥个人基础上的整体和谐,而整体和谐的标志则是事业的发展。党委书记和校长在讲究分工的同时,更讲究集体共同、集体和谐、合力协同,这才有真正意义。凡事应多强化班子的集体意识,少一些个人色彩:当成绩来临之际,应更多地说明集体和班子的协同作用,全体员工的积极奉献,社会各界的合作支持;当碰到矛盾和困难的时候,书记和校长要多一点个人担当、个人检讨、个人解剖,以此促进整体和谐。当然,做好党委书记,应该有更高的境界和觉悟,要善于推功揽过,树立校长的权威和影响力,这非常有意义。同时,我们倡导关键时候校长服从党委,日常时刻校长尊重书记,书记关爱校长,则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齐舒.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发展过程及创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2(6).
[2]曹娟.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模式之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
(本文刊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2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