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推进高职文化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推进高职文化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而言,专家学者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就是指社会现象,狭义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来研究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校园建设就有明确指向了。据统计,全国高职院校校均学生已达7000人左右,占地600亩左右,校园规模大,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地处郊区为推进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提出了需求。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当不必多言,但其前提是如何理解和把握文化。

一般而言,专家学者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就是指社会现象,狭义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如果要进一步分析,那就值得进一步细化。在当今社会,关于文化的理解和分类,人们有多种观点,就其基本类型而言,有两分说,指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生产;三分说,即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四分说,即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类;六分说,即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社会关系、精神文化、艺术文化、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我们认为,从比较合适的范畴看,把文化细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相对比较贴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来研究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校园建设就有明确指向了。

为什么要推进高职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阶段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历经三十多年,已经经历了没有明确目标的摸索发展阶段,有了初步目标的探索发展阶段,有了基本目标的规模发展阶段,有了明确目标的内涵发展阶段,当今已经进入有了清晰目标的体系构建阶段。经历了这些阶段,尤其是第三、第四阶段后,无论从客观社会条件、实际社会需求还是高等教育整个高水平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总量已经基本解决,余下的问题是内涵建设,包括结构调整和优化,质量提升和机制建设,体系衔接和构建。正因为这样,文化建设作为办学特色、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会且应当摆上重要日程。

第二,从各高职院校的发展状态看。经过世纪之交后大发展的推进,尤其是经过示范建设、重点培育、办学评估等一系列活动的促动,我国的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改变了老校区修补、多校区办学等相对落后分散办学的状况,大多数学校已经建成或初步建成新校区,新校区一般规模较大,远离城区或地处城乡接合部,“千亩校园、万名学子”已不稀奇。据统计,全国高职院校校均学生已达7000人左右,占地600亩左右,校园规模大,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地处郊区为推进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提出了需求。

第三,从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历史地位看。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新中国成立后初期,我国学习和借鉴苏联教育制度,教育体系中除了大学外,还有大专、中专等层次,虽然大专和中专实行的是职业教育,但在我国教育和经济社会的词典里始终没有职业教育的概念,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末,职业教育的概念和范畴也已于1996年制订。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迄今为止,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及地位尚没有引起全社会应有的重视,在其他社会领域,“职业”被受到尊重,而唯独教育领域,“职业”两字得不到尊重,甚至没有地位,无论从社会领域还是从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看,我们迫切需要构建起职业教育的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并以此得到传承和创新,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正是从这个意义讲,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是走在一起的,或者说,文化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前提,我们已经到了必须研究、凝练、推进文化建设的时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