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六全育人”机制建设中的实践载体设计

“六全育人”机制建设中的实践载体设计

时间:2024-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全育人”,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文化;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号召;既需要制度设计,也需要载体跟上,除了前面所述的六个环节支持,还需要宏观、中观、微观活动的支持。“2300”校友文化活动是学校文体建设的重要载体。总之,“六全育人”是一种理想、一项要求、一个目标,它的实践才刚刚开始,需要我们不断深化、不断创新、不断加强、不断赋予新意。

“六全育人”,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文化;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号召;既需要制度设计,也需要载体跟上,除了前面所述的六个环节支持,还需要宏观、中观、微观活动的支持。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其支持拓展平台系统至少有:

1.学生“千日成长工程”为总抓手。学校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千日成长工程”,以大约1000天的时间为蓝本,以贯穿全程育人为主线,综合面向主体、发动全员、涵盖全面、辅之全景的育人工程,彰显了学校全心全意育人的理念和决心。

2.学生素质教育平台和课堂。学校先后成立以订单培养为载体的银领学院,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创设明理学院,着力明事理、明情理、明学理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创设公民素质教育学院,着力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社会主义公共道德教育;同时创设淑女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重视对女学生才艺特长、国际化文化交流、创业能力等素质的培养。

3.校园文化活动。学院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建立一系列与素质教育、专业学习、能力培养、才华特长、兴趣爱好相关的上百个社团,每个社团都配有指导教师,学院给予一定的经费,以支持学生培养能力、发挥特长、锻炼成才。推行社团指导教师工作量补贴和业绩考核奖励制度,应该说,成效非常明显。

4.千名学生访校友活动。“2300”校友文化活动是学校文体建设的重要载体。所谓“2300”,就是千名学生访校友、千名校友回课堂、百名校友上讲台、百名校友话人生、百名教师进企业,开展学生访校友,既是校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多年实践、行之有效。它对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了解岗位、了解行业、了解职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5.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活动。学院按照办好专业、强化职业、注重学业、重视就业、鼓励创业、成就事业的“六业贯通”人才培养理念,在重视并不断加强就业教育、就业指导和就业帮助的同时,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建立笃行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按照“创业通识教育全覆盖、创业课程模块一部分、创业实践试水一定量”的原则,既营造创新创业光荣的风尚,也推广创业知识的学习,也鼓励一部分学生投入创业实践,收到了一定的育人效果。

6.以银领学院为平台的订单培养。银领学院是颇具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和高职办学特色的实践创新,它以“订单培养为始点,以开放办学为特征,以优质银领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双师结合为载体,以工学结合为抓手”,从三年级开始,将面向银行(金融)系统的订单培养集合在一起,通过学校与合作金融机构全方位合作,开创了合作育人的新路径和新平台,真正实现了办人民满意高职教育的自我追求。目前,接近学校全部毕业生的50%的学生采用订单模式培养,既解决了学生顺利就业、对口就业和优质就业的需求,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品牌影响。

总之,“六全育人”是一种理想、一项要求、一个目标,它的实践才刚刚开始,需要我们不断深化、不断创新、不断加强、不断赋予新意。

[参考文献]

[1]李海林.“三育人”概念的内涵与高等教育的使命[J].江苏高教,1996(5).

[2]于洪泽.关于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2).

[3]周建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J].中国高等教育,2012(8).

(本文刊载于《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