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中,“三个课堂”和“三个学院”总体上属于显性教育,校园文化的内蕴和氛围则是不容忽视的隐性教育。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金融文化、诚信文化和校友文化为核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金院学子的金融文化主干,构筑学校育人的诚信文化之魂,传承自强、感恩的校友文化精神,形成了学院“三维文化”育人体系。
1.以金融文化引导人,强化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期待和愿望,表现为职业兴趣、职业心理和职业态度等,其对学生未来择业和就业、工作状态和发展走向都有直接影响,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就业是否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较强职业意识的学生,通常对未来职业较为向往,对岗位认同度较高,工作中爱岗敬业,勤勉守则。因此,企业不仅高度关注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水平,同时高度关注其职业意识的强弱。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注重从多方面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第一,建设金融职业特色鲜明的“校史博览馆”“货币金融博览馆”“票据博览馆”等设施,陈列国内从先秦到现代和国外的各种钱币、票据,以及印章、算盘等工具,加强金融历史文化对学生的熏陶。第二,开设“现代金融概论”和“理财基础”两门金融通识课程,教授“点钞与反假货币技术”和“中文输入”两项基本技能,组建“一把手”技能训练营,普及金融知识,强化职业技能。第三,以金融机构简称来冠名学院主要建筑物;建设“金融文化长廊”,展示金融领域最新资讯;打造学院主干道上由一组桥、石、画组成的“金融之旅”;建造“金苑华尔街”,在墙上镶嵌即时沪深指数和外汇牌价的大型电子显示屏,并建有各种理财产品的模拟实战平台,开办学术沙龙和创富论坛等,打造金融职业特色校园,营造金融行业氛围。第四,开设“金融职业道德概论”等课程,邀请行业专家解读金融企业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经营哲学和企业风尚,使学生感悟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融入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企业的组织机构,使学生了解企业管理的规范性和强制性,增强学生职业责任和调适职业心理;同时,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使学生感受金融伦理规范所承载的反对私利、提倡公利和互利,强调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等道德判断,及其对于维护金融体系健康稳定的基础性作用,加强金融伦理文化对学生的熏陶。
2.以诚信文化塑造人,养成职业品德。在金融人才培养中加强诚信教育非常重要。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总是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坚守诚信的职业节操,才能够做到遵章守纪,慎独自律。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将诚信文化作为学院文化育人之魂,优化育人环境,渲染诚信文化氛围。第一,明理学院开设的明理讲堂持续面向每一届新生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宣讲,通过宣讲人的职业生涯感悟、经典案例剖析等,增强学生对诚信品质的理解和认识。第二,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素质与职业素养课教学同诚信教育有机结合,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融入诚信教育内容和重点;开展诚信就业教育大会、诚信还贷宣誓仪式、反假币主题教育、“诚信·短信”“书写诚信”书画大赛、“诚信”小品大赛等多种诚信实践活动;推出“诚信考场”“诚信伞”、自由借阅的“诚信书架”等导向性举措,强化关于诚信观念、诚信养成和诚信意义的教育。第三,在学院正门和副门侧方分别放置诚石(实)、信玉(誉),在主干道入口处矗立刻有“不诚无物”的主题雕塑“立”,将纵贯南北的主干道命名为“诚信大道”,校园里还建有明理亭、嘉秀廊、诚信讲学堂等建筑,通过校园建设中关于诚信景观的设计和布局,营造浓厚的诚信文化氛围。
3.以校友文化激励人,升华职业精神。母校与校友的长期交互影响,会逐步积淀成蕴含大学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校友文化。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将校友文化作为学院素质育人的校园文化生态来建设,宣扬校友与母校“荣辱与共、兴衰相关”的核心理念,以及自强、感恩的校友文化精神。在校友积极参与母校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校友文化内涵,并将校友文化转化、升华为学院素质育人的资源凝聚力和精神内驱力。第一,校友反哺母校。广大校友关心学院建设,成立发展咨询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提供金融业务信息,为教师的科研、挂职锻炼和学生实习创造便利条件。校友为母校建设捐款和单位捐赠,设立了浙江省金融教育基金、专项奖学金、教师奖励和培训基金、优秀科研项目资助基金等,并捐建校园文化景观。校友作为母校的一种无形资产,在实际支持学校发展和扩大学校社会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于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职业心态、承续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追求职业成功以回报母校和社会的职业理想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第二,学院重视校友。学院特别设立了“校友回访日”(每年5月最后一个星期六)和“校友回校活动日”(每年11月第一个星期六),组织校友恳谈活动,为母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开展“千名学子访校友,千名校友回课堂,百名校友话人生,百名校友上讲坛,百名教师进企业”为主要内容的“2300”校友育人活动。通过品质校友成就事业的典型示范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第三,宣传校友文化。通过校园文化长廊、校园新闻网、校园广播站以及学生社团村等载体进行校史校风宣传和杰出校友事迹宣传,促使学生认同学院的文化传统、主流价值观和精神内核,引领精神归依,增强文化自信,形成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三维文化”建设,使学生的人格走向、从业素养和求学环境在素质教育目标下达到和谐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