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出口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中国经济既有过去30多年奇迹般的成就,但又始终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忧患共存。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保持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明确了破解中国经济“三不”问题及深层次矛盾,仅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其中的关键在于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从“克强指数”到“克强经济学”,中国经济升级版获得媒体界和资本界的广泛关注。李克强这位师从厉以宁的首位经济学博士总理实践的是一套异于前人的经济学。以至于有媒体称,李克强的改革魄力唤起人们对朱镕基时代的记忆。
2013年以来,在中国经济走势依然不明朗的时刻,新总理李克强选择的是一套完全不同于前任的经济哲学。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克强经济学”的基调,那就是,让中国经济重回市场的轨道。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放到位,该管的事必须管住管好。这与朱镕基时代的改革一样,殊为不易。巴克莱(海外投行)在其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写道,“克强经济学”有三个重要“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抓其要义就是“强化市场、放松管制、改善供给”。强化市场,强调政府与市场“换手”,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市场能办的,就交给市场,政府不越位、�����������:�;放松管制,强调减少审批,尊重市场,尊重市场主体的选择,政府减少微观干预;改善供给,强调减税促进投资,完善福利制度,调整国内利益分配,国有部门向居民部门让利。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2013年7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广西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再次提出,要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与本届政府就职以来一直倡导的经济政策总体思路是完全一致的,同时表明中央经济政策从未改变。
地方债隐现、贸易壁垒增加、银行资金短缺……2013年的中国经济似乎困难重重。李克强就任总理后,面对严峻考验,在“百日新政”中,实行挤水分、调结构、简政放权、布局城镇化等一系列力促发展模式转型的举措。面对外界对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极大关注,2013年6月28日,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的外方代表时介绍,2013年以来,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物价水平、新增就业保持稳定。2014年全国两会后的记者见面会上,仍有记者一再追问中央政府所能接受的经济增长的下限到底是多少。对此,李克强两次明确表示,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所以要有合理的GDP增速,而这个增速就是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合理增长。
2013年全年的GDP实现了7.7%的增长,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速平稳,没有出现所谓的“硬着陆”。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GDP运行在7.4%至7.9%的区间内,属平稳增长。至于2013年第二季度GDP增速较一季度稍有回落,他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这是经济结构转型期潜在生产率下降的一种客观反映;第二,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总体上复苏缓慢;第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调控的结果。盛来运指出,尽管经济增速回落,但政府显然是意识到这种增速的适当回落是有利于调结构、转方式的,所以尽管在回落,也还是很冷静地坚持调结构、促改革。从长期来看,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依然困难重重,而且形势更加复杂。但无论如何,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克强经济学”这一崭新航道。在分析中国时下正在经历的一系列考验,以及政府所采取的应对举措,尤其是2014年全国两会确定的新思路之后,巴克莱集团首席执行官安东尼·詹金斯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存在结构性减速,但在“克强经济学”引导下,中国经济增长可以进入一个持续健康的中高速增长的新周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