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论”“两限论”,实际上是对中国经济政策取向的精准把握。2014年3月,“区间论”相关内容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李克强如此坚定不移强调上限、下限问题,表明其对当前经济形势是沉得住气的,是能够随时出手的,甚至不排除随时会有相关刺激政策的出台。因此,即使经济数据日趋接近底线,只要不突破就业(包括收入)这一底线,新的刺激投资的政策就决不轻易出台。例如,在2013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分析第一季度经济形势时,还没有“下行压力”之类的说法,但到广西会议时的说法就已折射出相当程度的压力。但“调结构”“促转型”丝毫没有放松,新华社发出的座谈会讲话的新闻通稿,则冠之以《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标题。
新华网2013年7月12日头条《中央经济政策从未改变》的评论说,李克强总理的三次基层调研,反复提及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传递中央政策从未改变的信号。同时,外媒也称中国政府仍对当前方针坚定不移,认为增长的持续放慢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证明了北京愿意忍受短期痛苦,以便促使国家走向一种更加可持续的、稳定的长期经济,继续出台新的温和持续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当然,非要说中央有政策调整的动向,也是一种合理的理解,而这种政策调整又是一种被“克强经济学”认可的调整,那就是由原来的投资刺激向消费刺激转变。虽然原来刺激投资是一种增长,但越刺激越形成过多的产能和后遗症,现在的消费刺激,则是另外一种增长,是一种良性增长,着眼点是消化产能过剩,也是目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2013年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2013年 7月15日,香港《大公报》刊载《稳增长绝�����:�:�:重走老路》文章也指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两限论”,其目的是使经济运行在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给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去杠杆、体制改革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即以社会可以容忍的最低限度增长来保障转型成功,而非走依靠投资驱动保持经济高增长的传统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