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雅诺斯基说:“公民身份可以简单地看作是衡量权利与义务的一个概念。”[29]雅克·布道也说:“公民身份内含一个正常属于某一独特实体——通常是某一国家——的个人所具有的法律权利和政治权利。”[30]在现代政治国家,公民身份实际上是以公民的权利及义务来界定的。“公民国家建立在政治纽带之上,并且诉诸政治纽带,其核心制度是公民权。”[31]公民身份实质上是由一系列权利及义务来确定的,只要具有同样的公民身份,他们的地位就是平等的。托马斯·布里奇曾说:“如果从与自由民主政治社会基本结构相关联的维度看,人们的身份就仅仅由义务和权利所确定,由自由和强制所确定,法律对这些作了详细的规定并且平等地适用于全体公民。”[32]这一系列权利主要是公民权,而公民权的核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某一个国家公民的身份,关键就取决于其享有的基本权利。我们可以说,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身份的基本标志。
一、人权与公民权的概念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包括中国在内的90%以上的国家赞同1993年《维也纳人权宣言》,70%以上的国家成为国际人权公约的缔约国。[33]人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话语。[34]但对于“什么是人权”的问题至今悬而未决,有学者甚至认为“不存在普遍接受的人权的定义”[35]。我们赞成多数人同意的人权概念,即人权是人之所以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具体来说,人权就是人的个体或群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并基于一定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为了其自由的生存、活动和发展以能够真正掌握自己命运所必须平等具有的权利。[36]
人权概念的提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对人权的保障被认为是宪法、宪政的基本价值之一。(2)保障人权也是各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1791年法国宪法将《人权宣言》作为其序言,开创了在宪法中确立人权保障原则的先河。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确认了人权保障原则。(3)人权是一个对抗性概念,意味着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人权“是对抗主权国家的恣意行为、保护个人的思想和制度”[37]。“人权标明了国家权力的边界,对立法机关的权力设置了一种限制,要求政府尊重人的尊严。”[38]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33条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一款作为宪法第33条第3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我国宪政建设的重大发展,标志着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公民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公民权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而狭义的公民权是仅指通过宪法确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本书所指公民权系狭义的公民权。人权与公民权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
二、人权与公民权的区别
(一)表现形式不一样
人权可表现于三个层面:在道德层面,人权是指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在政治层面,人权是指对抗公共权力的权利;在法律层面,人权则是通过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而公民权仅仅是一个法律概念,是在法律层面通过宪法确认的人权。公民权是一部分人权的法律化、具体化,其范围比人权要窄得多。同时,人权更抽象或原则,公民权则具体、明确,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二)产生的时间不一样
人权是由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社会君权神授、等级特权等思想时提出的口号。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人权通过宪法的确认才具有实在的意义。公民权的产生则要早得多。古希腊、罗马奴隶制国家就规定了公民权。
(三)主体不一样
公民权的主体仅是指公民个人。而人权的主体则既包括个人,又包括群体或集体,因此,人权有个体人权与集体人权之分。如,在人权中占有相当地位的民族自决权、发展权就属于集体人权。
(四)救济手段不同
对人权遭受侵害的救济多为政治手段,而对公民权遭受侵害的救济一般都通过法律手段即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如通过诉讼程序、国家赔偿程序等。宪法在确认公民权的时候,一般都同时规定了救济手段,或者通过部门法的具体规定加以落实。
三、人权与公民权的联系
(一)人权是基础,公民权来源于人权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相对于公民权,人权更根本、更稳定、更深层,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权是‘常量’,公民权是‘变量’,公民权的不断扩大、增加和充实,就是以人权的客观状况和实际要求为基础,并源源不断地从它那儿吸取养料的。”[39]同时,人权也是公民权正当性、合法性的基础。一国宪法对公民权的规定是否合理,判定的标准就是该国普遍接受的人权理论;人们对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权的认同,根本依据也是该国普遍接受的人权理论。
(二)公民权是人权的法律表现形式
公民权的范围、保障机制及其保障程度是人权在一个国家获得尊重程度的重要标志。人权在一个国家越受到尊重,公民权就越完善,获得的保障就更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