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公民意识的意义

公民意识的意义

时间:2023-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公民意识能促使公民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念,使公民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并自觉地遵守法律及程序。最后,公民意识对法律的运行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公民意识构成公民社会行为的价值和心理基础,因此,公民的社会行为必须通过公民意识才能被正确地解读。公民意识是纸上的法律变成实在的法律的催化剂。公民意识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

一、公民意识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近代以来的各国宪法普遍地确立起了人民主权原则,有学者因此将宪法视为民主政治的法律化。然而,“人民”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最终必须落实到每个具体的公民个体身上。个人在民主社会中扮演的公民角色,是民主社会里最重要最永恒的管理者,公民意识促使公民为履行其义务和职责做好准备,以便能顺利地参与民主政治。公民的主体意识可以激发起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公民的主体意识使公民意识到每一个公民都是国家的一个构成分子,是民主政治的主体,政府和公职人员的权力是所有公民一起选择和赋予的。有了这种意识,公民就会正视自身的存在和作用,就会能动地参与政治活动。公民的责任意识也有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并使之有序化。公民参与政治活动不是随时随地、无限制地进行的,需要公民依照程序进行;政治参与需要公民不仅要关心国家乃至世界大事,更要关心自己身边的事和自己分内的事。公民意识能促使公民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念,使公民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并自觉地遵守法律及程序。

二、公民意识有助于推进法治建设

首先,公民意识是法治的思想基础。近代以来的西方法治国家理论中,“保护与促进公民权利”是国家与法存在的正当性理由,是国家权力资源配置、运作与调整理论的出发点。没有“公民意识”的主体自觉和思想观念,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法治国家理论。[14]其次,公民意识是立法的根据。[15]公民意识特别是其中的法治意识有助于推进立法的合理化、科学化。法律是法治意识的制度化表现,法律意识是立法的直接依据。“作为在某种意义上的法的直接渊源,法律意识(即法治意识——笔者注)在法律文件中得到反映,并且对立法程序本身和结果施加影响。如黑格尔所说,通过法律意识,也正是通过法律意识,立法者才‘捕捉到时代精神’并将之反映在法律文件中。”[16]法治意识界定了立法的目标。法治意识对立法还有评价和校正功能。在法律不完备、不健全的社会关系领域,法治意识还有对立法的“补白功能”,即人民往往根据他们的法治意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公民意识对法律的运行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公民意识构成公民社会行为的价值和心理基础,因此,公民的社会行为必须通过公民意识才能被正确地解读。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律适用主体的公民意识特别是法治意识直接影响着对法律的理解、解释和运用。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也能促进公民对法律的遵守。

三、公民意识有助于建立社会秩序

公民意识有助于法治秩序的实现。无论是公民对权利的主张,还是对义务的履行,都存在一个共同的指向:将纸上的法律变成现实的法律。一个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都有将法律的条文变成社会现实的强烈倾向。公民意识是纸上的法律变成实在的法律的催化剂。公民社会意味着公民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秩序是一种平等的契约秩序,它排斥任何形式的专制秩序。公民意识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

四、公民意识使公民权利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

现代宪法的核心精神是制约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在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中,国家大权在握,并拥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作为其后盾,它往往成为公民权利的最大威胁。公民权利的保障基本上是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来实现的。如果说,公民社会是制约国家权力的现实力量,那么,公民意识就是防御国家权力的思想武器。制约国家权力的最终目的即是保证公民的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制度,传统思想如三权分立、联邦制或地方自治等,现代思想如要求国家或政府保持中立的原则[17]等,都体现对国家或政府权力的限制。但这些制度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公民意识。从各国经验看,公民意识越强,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就越有力,公民权利就更能得到保障;相反,公民意识越弱,则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也越弱,公民权利的保障就越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