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前中国智库发展的新特点

当前中国智库发展的新特点

时间:2024-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各地、各部门开始加快制定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印发《中国科协关于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的意见》,上海遴选出18家首批上海高校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了11个专业化新型智库,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主办了高校智库建设论坛等。

受到政策的鼓舞,以及社会舆论对智库发展的持续关注,“智库热”不期而至,许多智库纷纷行动起来,活跃起来,更为密切、及时、深入地追踪和分析各类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热点问题,并进一步加强了与政府的联系,积极拓宽了智库产品的发布渠道,提升智库产品的影响范围与影响力。

(一)制定智库发展规划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各地、各部门开始加快制定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印发《中国科协关于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的意见》,上海遴选出18家首批上海高校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了11个专业化新型智库,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主办了高校智库建设论坛等。

(二)开展智库影响力评价

在智库评价方面,宾夕法尼亚大学詹姆斯·麦甘连续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备受关注,这份榜单引发了智库界对科学评价智库影响力的争议与讨论。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等机构先后或拟推出不同版本的智库评价研究成果,从内容、方法到思想、观点,全方位地揭开中国智库的神秘面纱

(三)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将理论学者的论著进行智库语言转换是获得高质量智库产品的一条捷径(李国强、李昂,2016)。一些高校智库依托大学这座思想宝库,定期、及时地对学校教授们的论著进行语系转化,以加强自身智库产品的理论功底,同时做好学者与政府、社会公众之间的牵线人。

(四)开拓智库国际合作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有助于提升智库的国际影响力。例如,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G20智库论坛”近年来吸引的各国智库人士越来越多、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举办“中美智库高端论坛”、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法国国家战略和预测总署在巴黎联合召开“中法公共政策评估研讨会”,这些充分说明了中国智库在全球政治经济外交中的参与度提升。

(五)推进智库平台建设

智库平台是向政府及公众展示智库产品和智库实力的重要途径,一个好的智库平台能够将其中的各智库的专家、资料、培训、活动、产品等很多资源统统整合起来并共享,有助于减少重复劳动。2015年正式上线的新浪智库平台,已吸引了40余家知名智库,彰显出智库与媒体跨界融合的强大集聚力,未来智库平台将发挥更好、更强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