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江苏省公安新型智库体系建构缘起

江苏省公安新型智库体系建构缘起

时间:2024-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智库被称为“智囊团”“思想库”“智囊机构”“外脑”等,在国外甚至被称为继立法、行政、司法、媒体之后的“第五权力中心”。诸如这些,亟须建立公安机关的新型智库去潜心研究、破解难题,亟须从理论上破解难题和预测警务发展方向。建立公安智库已日益成为江苏省公安工作特别是建立现代警务机制的迫切需要。

(一)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

智库被称为“智囊团”“思想库”“智囊机构”“外脑”等,在国外甚至被称为继立法、行政、司法、媒体之后的“第五权力中心”。据《全球智库报告2014》统计,全球共有智库6681家,其中美国1830家、中国429家、英国287家、德国194家、印度192家,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智库最多的两个国家,但是中国的智库量少质弱,仅占全球的6.4%,仅有7家入围“全球顶级智库前150位”。六十多年前,美国的兰德公司由于准确预测“一旦美国参与朝鲜战争,中国必将出兵朝鲜”而确立了该公司世界第一智库的显赫地位;该公司早在1955年还提出辐射武器,并预测过苏联人造卫星的发射;20世纪60年代初已建议加快中子弹的研究,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而获得成功,使美国在核战略武器竞赛中增加了一份优势……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核战略、“冷战”思维、“星球大战计划”等等,政治军事、内政外交无不深深印上兰德“把握”的痕迹。

(二)历史发展的实践体会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从谋略文化中,总能看到智库的雏形、智库的萌芽、智库的影子。”(翟峰,2008)比如幕僚、门客、谋士军师、师爷等称呼,杨修、诸葛亮、刘伯温、范文程等代表,以及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唐朝翰林院明清幕府组织,等等,都是智库的起源、代表或类似于国家智库的机构。智库建设已经置于党和政府执政治国的重要位置。

(三)治安形势的现实需求

从社会治安的现实情况和发展态势看,涉暴恐犯罪不断出现、“两抢一盗”等侵财型犯罪居高不下、电信诈骗等新型智能化犯罪层出不穷,案多复杂难破又成为困扰公安机关的难题。诸如这些,亟须建立公安机关的新型智库去潜心研究、破解难题,亟须从理论上破解难题和预测警务发展方向。建立公安智库已日益成为江苏省公安工作特别是建立现代警务机制的迫切需要。

(四)公安工作的有益尝试

苏南某市公安局通过与江苏省情调查研究中心、江苏警官学院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机制,以及成立警察协会、建立特约研究员队伍、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等途径,打造了一个符合时代特征、适宜公安特点、颇具苏南某市特色的公安“兰德智库”。比如2012年智库人员通过深入调研,提交的《实施“全民治安”工程,深化平安建设》调研报告,经苏南某市市委、市政府研究论证后上升为党政工程,在全市深入开展了“全民治安”工程,并初步形成“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公安主力、全民参与”的平安建设新格局,并衍生出“全民禁毒”“全民治闹”“全民防骗”“全民治火”“全民除害”“全民清非”等系列社会治理警务新模式,成功破解了社会治理系列难题。又如智库人员通过深入调研,提交的《苏南某市创建文化娱乐服务场所“无三害”城市的思考》调研报告,经市公安局党委研究后上升为全市公安机关实施的“全民除三害”工程,经过明察暗访、异地用警、举报重奖等举措,基本实现了“无三害”城市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