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Think Tank),也称“思想库”,是指由专家组成、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美国作为世界智库发展的领先国家,对于智库人才的要求也十分严格。
对于智库人才的个人素质,由于智库研究不同于专业学术,智库发展需要有丰富阅历的人,有政府经验的人,更需要有对历史、人文、哲学、经济涉猎广泛的人(王鲁宁,2016),因此,智库人才不但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其他领域的研究视野。智库拥有很高比例的硕士、博士学位人才及相关专业方面的专家,甚至还有大型公司和具有政界管理经验的高层人士(庆平,2013:49—55)。
从智库的人才结构来看,智库发展既需要领导人才、研究人才,更需要综合性人才(王鲁宁,2016)。总结起来,智库所需的精英人才主要有三类:高端智囊人才、独立研究型人才和新型综合性人才。具体来说,高端智囊人才,拥有自己参政议政的渠道,能通过著书立说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传达出去,影响决策。这类人才主要是前政府高官和对政府有影响力的知名学者,要吸纳这种人才,除了智库本身要有足够吸引力,还有赖于“旋转门”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独立研究型人才,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能独立主导和参与大型课题和项目的研究。目前,中国智库各种名头响亮的“权威”和“专家”不少,但真正的独立研究型人才严重紧缺。这有赖于独立知识精英阶层的进一步培育和智库本身独立性的加强以及对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新型综合性人才,既能参与研究活动,又可以进行策划、组织、宣传、推广、筹款等工作,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智库研究人员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实践工作者为队伍的主体。美国的一些咨询型智库大量聘请长期从事国务与行政活动且具有实践经验的政治家、政府与国会官员,如在职或卸任的议员、部长、将军、大使、知名企业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等。第二类是以专业学者为主体的研究机构。职业化的学者成为掌握信息最为完备、最具发言权和影响力的权威。第三类则由混合型的研究队伍构成,即同时拥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与职业学者(王辉耀、苗绿,2014)。
从智库的人才使用结构来看,除了常驻的研究员之外往往还需要更多的访问和短期研究人员。如美国智库结构向着扁平化发展,大量小而精的智库产生,此类智库都强调要减少专职研究人员人数,大量吸纳兼职研究员,加强研究人员的流动性,大量招收访问学者,以提高研究实效,增进交流协作(王鲁宁,20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