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性工业化高潮阶段形成的关于社会变迁的新理论架构。随着西欧和北美在19世纪陆续进入工业化时期,诞生了研究工业社会的新兴学科——社会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社会进化的乐观主义论调占据了优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悲观的社会思潮占据了西方主要的社会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分裂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对立的社会体系,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由科学技术革命引发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经济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在殖民主义废墟上新兴的第三世界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并努力探求自己的新的发展道路。当时,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西欧国家满目疮痍,唯独美国享受了此次战争的胜利果实,并一跃登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顶峰。在此背景下,美国的许多现代化学者开始建立自己的理论并形成相应的学派。这一阶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学术界开始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领域对现代化理论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看法。总体来说,在西方现代化理论所涉及的众多问题中,现代社会的发展问题、现代社会发展的整体关联和相互依存问题、世界发展的长期趋势问题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现代化而言,学者们普遍把1840年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实质上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最初起点。一百多年来,中国的现代化过程经历了清王朝内部的严重衰败化与半殖民地化交织,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通过殖民地型资本主义化,再经历革命化的独立运动转入现代发展轨道,走上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从1949年以来,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与模式,通过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作为推动社会经济改造与发展的强大杠杆,通过计划经济方式来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尚未达到1800年英国和法国的水平。从1949年到1957年,中国基本上是按照苏联模式,实行赶超型发展战略。1958年到1976年,在将近20年时间里,主要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存在,强调中国要自成体系地超前发展,忽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这一阶段,当西方现代化研究兴起之际,中国由于特殊政治气氛的影响,在东西方意识形态严重对立的形势下,中国学术界对西方现代化历程及西方现代化研究的诸多新成果,一概漠然视之,没有人向国内介绍西方的现代化研究状况,更没有人进行相关研究。从1978年开始,在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我国社会科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时期,现代化研究逐步纳入学术研究范畴,我国历史学家首先开始涉足这一领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历史系罗荣渠教授主持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教授主持的“近代化比较研究”分别列为“七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标志着我国现代化研究形成一个新局面。南京大学的一些中青年学者,如钱乘旦、陈晓律等也开始进行现代化研究。此后,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视角开始涉足这一领域,除对西方学者的研究翻译、介绍外,我国学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开始出版,现代化研究也成为我国学术研究中的热门领域之一。总体来说,全球现代化发展过程可以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和国际竞争,包括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政治向工业政治、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的转变等,它的主要特点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理性化、市场化和福利化等,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特点。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型和国际竞争,包括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政治向知识政治、工业文化向知识文化、物质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变等,目前它的主要特点包括知识化、信息化、绿色化、全球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等,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