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玲
大数据时代,社会更为开放、权力更为分散、信息更为流动,个性化、社会化、网络化已成必然。大数据的影响已然发生,如何准确辨析新形势、寻求新动向,快速应对新变化、迎接新挑战,如何利用好大数据,将大数据的潜在价值转化为人大代表工作新的发力点和助推器,从而更好地支撑、保障和服务代表履职,这是新时代背景下人大工作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的。
一、“大数据+代表工作”:大势所趋、大有可为
(一)深挖大数据技术,发掘战略潜力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并不仅仅是庞大的数据信息,而是在于其对海量信息资源的精细化处理、分类与整合。如果说把大数据作为一种产业来看,其盈利的关键在于其对数据的专业化处理,通过提高对于数据的“加工能力”——业务数据“深挖掘”、数据中心“广整合”,来实现最大化的民生效益。对于人大工作来说,原本可能冗杂繁复的信息,囊括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等各方面,一些看似无关紧要、毫无联系的信息,如果经过大数据的专业化处理加工,在信息关联性的驱使下,数据信息层层放大,从千千万万的“微”事件和“微”数据中,探寻民众的“微”心愿,数据驱动决策,从而有效分析出民情社意,了解民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推动人大工作的精细化、精准化,能够有的放矢的促进人大代表的履职工作,真正知群众之忧、解群众之难。
(二)深化大数据研究,发展任重道远
我国大数据技术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大数据大有可为。对于人大代表工作,大数据将带来全新的变革与飞跃。如果能够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从记录着民众思想、情感、行为的庞大数据中分离出有效信息,从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过程、成长路径中寻找到“新规律”、探求到“新结果”,对症下药、因势利导,解决群众的诉求、意见。以公共服务工作为例,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基于对群众诉求、意见的分析了解,公共服务供给转变为主动供给,对于群众所需、所求的公共服务,无论是教育方面的资源配置,文化层面的学习需求,体育方面的健身需要,还是卫生层面的安全保障,都能得到即时的反馈与解决,从而实现服务环境“开放化”、服务方式“推送化”、服务产品“个性化”。
(三)深入大数据求索,转型蓄势待发
人大代表可以通过议案或建议的方式,呼吁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的重视与支持,深入研究和解决大数据技术发展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如平台研发、数据搜集、数据加工、数据共享、数据保存、后期维护等问题。英国大数据领域权威专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曾指出:“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大数据技术如果能引入人大及人大代表的工作当中,将推动一些重要的变革。在社会危机和风险治理中,利用大数据能够还原危机发生的真相、预测危机发生的可能、降低危机发生的灾难,增强社会风险预警能力,将挖掘到的新信息应用于支撑官方统计数据、调研数据,推动人大及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其职责,促使决策由“预报”向“实报”过渡,实现“智”决策,从而更好地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广大人民的意志。
二、“大数据+代表工作”:高度契合、深度融合
(一)立足本地治理,盘活海量资源
每届人代会代表们都提出许多建设性的议案、建议和意见,这些海量信息所构成的大数据库,为治理主体决策科学化、目标精准化提供了重要信息资源的“富矿”,不仅能唤醒“休眠”的信息数据,为治理辖区交通拥堵、食品安全、环境恶化、住房短缺、就业困难等“城市病”及时提供行之有效的社情民意良方,还能激活潜在的智力资源,为辖区相关企业长态发展、产业长效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囊支持。所以,对于人大代表的履职而言,大数据技术提供了一个可以对人大工作进行精确细分和科学整合的宝贵机会,也为群众开辟了更透明、更丰富的政治空间。
(二)优化履职平台,探索智慧治理
大数据紧跟时代步伐,为人大代表与时俱进地履职尽责提供了智能化的平台保障。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我国人大代表实行兼职制,故而其履职更需要相关保障和服务。因此,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更应为人大代表的履职搭建优化的平台,创造丰富的渠道,提供更为完善的信息服务,探索更为智慧的工作方式。大数据时代,为人大代表提供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参与决策的渠道。所以,人大代表要积极履职、智慧履职,探索移动端办公,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开创“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工作方式,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提供有效的支撑保障。
(三)转变服务模式,力促主动作为
大数据服务的多元化和智能化,促使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助推代表从“裁判员”式的被动履职向“服务员”式的主动履职转变。以往人大代表主要是通过开会、调研等方式获取工作信息,现在在“大数据服务”保障体系的专业支撑之下,将通过网络服务平台、电子政务平台获取更为全面、更为有效、更为及时的信息。据此,人大代表可以实现由被动接受选民反映的问题向主动为群众“推送服务”转变,主动帮助反映或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各种问题,通过自己的履职行为推动民意的实现。
三、“大数据+代表工作”:顺势而为、应势而动
(一)利用网络政治形式,推进广纳民情
当下中国,网络政治已成为一种新的政治生态。随着网络政治的影响日益普及、日益渗透,重视网络民意的搜集、重视网络舆论的引导成为人大代表履职的应有之义。利用新兴网络工具,与时俱进地推进各项人大工作创新。人大机构及人大代表既可以运用政府官方网站等官媒,也可以运用腾讯、新浪等非官媒。比如在“两会”期间,可以对常委会会议、代表会议进行网络直播,开辟网络专栏,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监督权,对群众迫切关注的焦点问题可以进行专题讨论,建立人大代表互动机制,吸引群众主动参与,拓宽渠道、广纳谏言,让群众有话可说、有理可讲、有难可诉。
(二)利用新兴社交媒介,积极整合民意
在大数据时代,所谓“重大的事情让人民知道,重大的问题经人民讨论”,其中极为重要的让人民知道的媒介、经人民讨论的场所就是网络政治空间。有学者指出,人大代表应主动适应网络政治环境,通过开设微博、开通微信公众号、在线问答、在线访谈等形式,搭建一个与选民交流互动的平台,广泛听取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倾听民众呼声和体察社情民意,突破时间、空间、人力、物力等因素海量地获得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汇总、提炼出人民群众最密切关注的利益诉求。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或开展调研视察工作之前,都可以通过这一即时通讯平台搜集民情民意。以饮用水源地视察工作为例,人大代表可以通过前期对网上群众反映的各个饮用水源地现状、问题、对饮用水的评价等进行调研、了解,来筛选出重点视察地,开展针对性的保护、治理工作。
(三)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实现民意
大数据技术满足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需求,调动群众参与政治治理的积极性,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民意得到合法表达,其中,更为重要的是使得有理有据的民意得到采纳和落实。人大代表是选区选民选举产生的,必须代表选民的利益,经常与选民保持联系,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大数据技术,能够及时听到选民的意见和呼声,对选民反映的问题,能够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推动解决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代表将处理结果快速反馈给选民,问题得到解决,皆大欢喜,即使受到条件限制,暂时解决不了的,也可以通过向选民宣传解释政策,疏导缓解选民的情绪,避免矛盾越积越深,把一些信访苗头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大数据+代表工作”:为之有道、善为善成
(一)搜罗信息,建立完善数据库
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特点,将每年人大代表在人大开会和闭会期间提出的所有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以及代表本人履职的经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大工作密切相关的各类文件、全国各地法律法规文本等集中起来,分门别类整理成“数据库”,这样既有利于建立人大代表的履职档案“数据库”,又有利于通过横向、纵向“数据”分析,深度挖掘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所包含的信息,使之成为本级国家机关决策的重要参考。以广东省人大推出的大数据服务平台“蓝信”为例,该平台的各类订阅号功能齐全。例如,想提交议案建议、查看办理情况,可以使用“代表议案建议系统”;想查找相关文件,可以使用“综合查询”;想翻翻资料文件,可以使用“决策参考”;想收集一些相关信息,可以“需求定制”;想学习人大知识,有“人大知识库”;想了解网民的观点,可以看看“舆情订阅分析”。
(二)打造平台,扩展履职功能
按照“互联网+”模式设计,通过“移动客户端”的方式实现。打造履职APP移动客户端,通过进一步充分完善代表履职APP平台,以使其成为代表运用大数据履职的一个重要扩展平台。可立足于代表履职APP平台具体功能的实现,在现行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代表履职的进一步需求,通过扩展代表履职APP功能,进一步定制开发和优化完善代表履职APP新的功能,实现APP实时通讯、后台推送消息、发布会议信息等功能,以使其真正成为代表运用大数据履职的重要平台。比如,想联系代表、人大机关工作人员、议案建议承办单位,可以使用下载的APP进行实时交流;APP后台推送还可以让代表们及时了解各项会议和活动安排。
(三)互动交流,实现信息共享
为充分利用微信为代表服务,有必要开通人大代表微信公众号,并使之不仅成为人大代表之间的互动平台,而且能够成为人大代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平台,同时也使之成为人大代表履职大数据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开通大数据服务订阅号,可以包括法律法规查询、议案建议选题参考、数据需求定制、文件综合查询、议案建议查重与全过程跟踪等,为信息流通、资源共享提供渠道。还可以通过开设网上“代表之家”的人大代表微信群,以实现人大代表之间、人大代表与社会公众之间点对点的联系交流和信息互享。
(四)设立专区,保障推进履职
为充分利用大数据为代表履职服务,还有必要设代表服务专区,这既有利于代表与代表之间的交流,又有利于代表运用大数据推进本地政府的信息公开。此外,还可将本地公开的信息和外地相关的信息纳入大数据平台,这样既方便代表查询,又有利于代表运用大数据信息更好地依法履职。
(作者单位:溧阳市人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