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安县人大推进代表为民办实事的实践与思考

海安县人大推进代表为民办实事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4-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派往权力机关的“使者”,为民代言,为民服务,既是神圣使命,更是价值所在。制定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制度,要求每名县人大代表在一届任期内至少参加一次旁听庭审。以“代表之家”为单位,开展民生实事专项监督。各镇人大把确定、落实政府民生实事工程贯穿于年度工作的全过程。

印丽琳 周时兰

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派往权力机关的“使者”,为民代言,为民服务,既是神圣使命,更是价值所在。如何兑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竞选承诺,本届以来,海安县人大常委会在闭会期间,带领和组织基层人大代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代表履职为民的有效实践

县人大通过组织各类活动,搭建各种载体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多层发力,促进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使人大代表成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贴心人。

(一)紧跟民声开展监督,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组织代表评议部门工作。每年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并报县委同意,以县镇人大代表为主体,以县镇联动的方式,对一个部门或一个系统开展工作评议。近两年,分别评议了人社部门和政法系统的工作。通过评议,许多意见比较集中、事关民生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并且形成了制度机制。群众反映,这两年的人大评议老百姓得到的实惠最多。如,新农合意外伤害报销比例提至70%,新农合转诊周期从3个月缩短为1个月。县公安局针对代表提出的“简化户籍办理手续”、“解决疑难户口”等建议,专门制定户政便民十六条措施,帮助全县197名无登记户口人员,解决了本地或外地落户问题。

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询问。继首次对清水工程开展专题询问后,去年再次将基层群众反映强烈、普遍关注的民生实事工程进行了专题询问。询问前,组织代表明察暗访,查找问题,并进行整理归纳。询问会上,代表们向分管副县长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一一询问。通过代表与政府负责人的现场互动和后期跟踪,农村畜禽粪便污染、城区停车难、交通断头路等问题都有效化解。每次专题询问,邀请100多名代表参加,轮流下来,每位代表届内至少参加1—2次专题询问,都有机会就相关问题面对面向县政府负责人发问。

组织代表旁听庭审。制定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制度,要求每名县人大代表在一届任期内至少参加一次旁听庭审。相关工委及时与法院沟通,选择涉及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各类典型案件,组织代表旁听。南莫、开发区等基层法庭选择了一些农村赡养老人、借贷纠纷等案件到村开庭,既有效促进公正司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方的效果。

组织代表参与信访协调。建立人大代表参与重大信访通报协调机制,利用代表熟悉基层社会情况,容易得到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天然”特殊身份优势,一方面做好群众上访的宣传疏导工作,另一方面督促“一府两院”依法公正处理上访群众诉求。县城中大街小区通过代表参与信访协调,推动了该小区历史遗留问题和配套设施解决到位。

(二)强化平台载体建设,代表服务百姓彰显活力

开展“万名代表小康行”主题实践活动。按照南通市人大常委会的部署要求,今年3月以来,县人大组织全县1326名五级人大代表开展“万名代表小康行”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代表科技行、代表项目行、代表脱贫行、代表环保行、代表法治行等“五大行动”助力小康补短板,通过实施民生实事项目清单、代表认领清单、完成公示清单等“三个清单”,在代表和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为他们的小康助力服务。目前,实践活动催生了一批民生问题的妥善解决,一些科技项目的相继落户,一些环保措施指标的重大突破,人大代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群体形象。

开设“代表之声”和“代表访谈”栏目。认真策划在县电视台、电台、《海安日报》、《海安人大》内刊开设“代表之声”和“代表访谈”栏目。每月组织1—2期,每期邀请2—3名各级代表,围绕热点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目前已有180多名代表就城市管理、农村交通等民生问题接受了采访。去年暑假,围绕学生安全、全民阅读话题,6名代表结合自己的专长,向政府提建议和意见,向家长和社会呼吁倡议,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全面加强“代表之家”载体建设。一是抓硬件建设,统一制发标牌和工作制度,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二是抓代表活动,定期组织代表开展学习讨论、联系选民、专题调研等活动,使“代表之家”成为代表学习的阵地、联系选民的桥梁、选民反映民意的渠道、构建和谐社区的载体。三是抓创建引领。全县已有4个“代表之家”成为南通市十面红旗先进单位,浙江、辽宁等外地人大前来学习考察。

建立公开督办代表建议网络平台。近两年的县人代会上,代表们分别提出建议280件、232件,其中涉及民生领域的210件、191件,分别占75%、82%。县人大在海安政府网上开辟建议公开督办系统,群众随时随地都可以查看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既方便群众监督,也促使相关承办部门认真落实。每年还筛选10件建议作为重点督办建议,由常委会负责人领衔督办。民生建议的办理,推动了一批批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

(三)乡镇人大发力,代表为民办实事遍地开花

以“代表之家”为单位,开展民生实事专项监督。各镇人大以“代表之家”为抓手,组织代表就农村环境整治、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工作开展专项监督。两年来,全县53个“代表之家”共开展专项监督102项。其中实施清水工程专项监督整体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1796条三四级河道全部实现了“沟通、水清、无杂物、能养鱼”的生态局面。雅周镇人大组织东楼人大“代表之家”开展拆迁安置、失地农民保障专项监督,促使政府破例出台了“当地土地流转农户同等享受城镇失地农户生活保障待遇,费用由政府财政兜底”的重大政策。

采用多种形式,组织代表全程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各镇人大把确定、落实政府民生实事工程贯穿于年度工作的全过程。组织代表收集建议,视察、专题询问,作出决议决定,推进民生实事的落实到位。角斜镇去年连续开展4次专题询问,其中对通海北路改建、安置小区建设工程,镇人大组织部分代表听证、议政,及时指出存在问题,之后再组织全体代表进行询问、质询,终于使相关工程推进到位。

联系选民已成常态,在接地气中为民办实事。为推进代表常态化联系和服务选民,各镇人大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城东镇人大以“农民办事不出村,居民办事不出区,职工办事不出厂”的“三不”目标,实行群众事务人大代表代理制,去年共代理286件。大公镇人大印制代表联系卡,发放到每家每户,群众有急需或急办的事项,可随时拨打联系卡上的电话,做到48小时反馈。李堡镇组建“心灵家园”志愿服务站,成立文化娱乐组、健康促进组、学习辅导组、家政服务组,由代表当志愿者,积极为孤寡老人、失独家庭孤儿送温暖。

二、由代表履职为民带来的思考

代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涉及基层群众、人大代表、县乡人大、“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上下联系渠道畅通,交办督办到位,有责任、有担当,共同努力,协同推进,才能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为此,也引发了一些思考和启示。

(一)人大“搭好台”,代表“好唱戏”,县级人大要构建各类平台,为代表履职为民提供支撑

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人大常委会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任务就是履行法定职权、为代表履职服务。海安县人大坚持围绕民生话题、民生议题,紧紧依靠人大代表,通过各种方式载体,推进为民办实事。这当中,县人大搭建的载体平台,严密有序的组织工作,为代表履职为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实践看,县人大必须建立好“四大平台”。

一是活动平台。县人大注重突出活动主题、丰富活动内容、培养树立典型、切实提高代表参与热情。在每年组织的代表活动中,既有大规模的、整个面上的工作评议、专题询问、执法检查、视察调研、专题实践,又有小范围、个性化的督办建议、信访协调、旁听庭审等。各个层次的活动丰富多彩,代表每年人均参加活动都在6项以上,基本实现了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中,要求全体代表都积极参加,同时注重培养典型,而且注意培养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等方方面面的典型,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个个发挥作用,人人争作贡献。

二是联系平台。“代表之家”、代表联系选民和代表向选民述职,这“一项载体、两项制度”的建设,为代表联系选民提供平台支撑和制度保障。通过代表定期接待选民、向选民述职,更好的发挥代表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方面的独特作用。除此之外,县人大还注重运用信息化的手段,通过海安人大网站、各类微信群等载体,加强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群众的新型快捷的常态化联系。这些联系平台,建立了长效沟通机制,形成了畅通的上下联系渠道。

三是服务平台。人大要为代表履职为民提供良好的条件,让代表感受到人大服务到位,自身必须履职有责。代表活动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对无固定收入的代表给予履职补助、定期组织代表培训、给代表订阅报纸杂志、维护代表在人大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免受法律追究以及人身特别保护权利等,这些都为代表履职提供了很好的服务保障。

四是监管激励平台。要建立社情民意登记簿和代表履职为民手册,规范代表履职档案,记录代表履职情况,向代表所在选区选民或选举单位公开,并逐步向社会公开,实行“痕迹管理”,加强“过程管控”。开展优秀代表议案、建议评选工作,增强代表履职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从“民意反映”到“民意落实”,县级人大要强化跟踪监督,为实现两者的双提升提供保障

民意的反映,是代表履职为民的初始成果,民意的落实,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终成果。实践证明,民意要修成正果,变成代表为民办实事,人大必须有许多的动作跟进,坚持动真碰硬,坚持监督到底,才能保障民意落实进入快速通道,也让人大代表为民履职有获得感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代表的热情和动力,形成民主制度的良性循环。人大常委会形成的决议、意见和代表的议案、建议,都是民意的集中、民智的结晶,这些宝贵的民意得到有效落实,得益于海安县人大坚持的“四个跟踪监督”。

一是上年度县人大决议、决定、审议意见执行办理情况。每年5月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将测评结果报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二是上年度代表联动评议部门工作的整改情况。对县人大常委会形成的评议综合意见和代表提出的每条建议的落实情况,分两个层面进行跟踪问效,首先被评部门负责人到各镇汇报整改落实情况,接受全体代表的满意度测评。其次向县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接受常委会委员的审议和满意度测评。三是专题询问时答复承诺事项的落实情况。县人大将专题询问全过程进行录像,在县电视台和各“代表之家”播放,一方面公开人大监督内容,扩大影响,另一方面接受社会公众和全县人大代表的监督,第二年再听取政府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应询承诺事项的落实情况。四是人代会议案和B类建议办理情况。在每年的县人代会上,县政府都将本届以来的议案办理情况,一一向代表报告。对本年度未办结的代表建议和办理结果代表不满意的B类建议,第二年常委会继续组织相关工委跟踪督办,直至代表满意为止。

(三)乡镇人大代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乡镇人大要抓住关键重点,为代表履职为民激发动力

镇人大是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在各级人大代表中,乡镇代表占到80%,工作生活在选民中,数量多,分布广,最容易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人民群众通过代表反映诉求,通过乡镇人大参与管理事务,是最快捷、最有序、最有效的渠道。因此,乡镇人大为代表履职做好服务、提供载体,促进代表为民办实事,这是上级人大无法替代的。实践证明,乡镇人大抓重点有作为,基层代表则更活跃,民主政治将会大推进。

一是要把好代表“进入和退出”关。乡镇人大代表生活在群众之中,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他们的言行首先代表基层人大的形象,他们的素质决定了基层人大工作的成效,乡镇人大必须从源头把好素质关。在组织推荐代表候选人时,要更多地注重其社会活动能力和履职能力,适当引入和完善竞争机制,给那些有政治热情并乐于维护公众利益的公民有参选机会。同时,注重完善代表退出机制,始终保持代表队伍群体的良好形象。本届以来,全县819名乡镇代表,有6名因违法违纪行为退出代表职务。

二是要关注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对人民群众而言,能够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完善民生保障,过上美好的生活,是他们最大的人生向往。乡镇人大工作的触角遍布每个角落,深知群众有什么民生问题亟须解决。因此,在围绕中心开展工作的同时,镇人大应更多地关注民生,无论是镇人代会决定重大事项,还是闭会期间开展监督工作,都要把以民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通过解决百姓民生问题,让他们直接感受代表为民的成效,感受到人民民主制度在实施、在前行。

三是要创新人大代表活动方式。代表工作是最有创新空间、最能创新方法的人大工作领域。近几年,海安县各镇人大积极探索创新方式,专题询问、专项监督、旁听庭审等监督工作,由点带面,全面铺开。李堡镇“群众事务代表代理”,大公镇“三比、三看”、城东镇“三争当、三服务”,角斜镇“建设滨海新区,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等,都是代表参与、亲力亲为。这些创新活动举措,为老百姓解决了许多面上、点上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办理了共性、个性的方方面面的实事。角斜镇连续开展专题询问被全国人大内刊登载,并入选2015江苏市县人大十大新闻。

(四)代表是“常任代表”不是“会议代表”,人大代表要强化责任意识,当好党和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人大代表肩负崇高的政治责任,既要把老百姓真实的情况反映给人大和“一府两院”,做到下情上传,也要将党的意志转化为群众的意志,把人大的会议精神、政府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提出的工作要求和措施宣传给广大群众,做好上情下达,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要增强责任意识,不当名誉代表、荣誉代表。人大代表不只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国家职务。代表对其性质、地位、作用和职责的自我认识,是密切联系群众、自觉依法履职、主动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代表心中有多少责任,行动上就有多少作为。海安县县镇两级人大组织闭会期间各种活动,目的就是不断刺激代表增强职务意识,时刻把使命担在肩上,将责任牢记心中,做到想为民代言、敢为民请愿。

二要密切联系群众,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是代表的重要责任。县镇人大有活动、有要求、有任务,才能倒逼代表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向群众求教问计。代表还要在联系群众中学会调查研究,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客观反映真实情况。海安县基层代表通过为民办实事,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听到群众的掏心话,感受到群众办事时哪些环节有问题、不方便、不合理,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是处理好代表职务与本职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人大代表是兼职的,具有双重职责。要积极做好本职工作,树立模范榜样,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和个人魅力。当本职工作与代表履行职责发生时间冲突时,要区别轻重缓急,妥善解决,要争取单位领导和同志的支持,统筹安排,做到本职工作和代表工作两不误。还可以利用自己专业优势和工作优势,结合实际来更好地履行代表职务。

(作者单位:海安县人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