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有水仙花一朵”

“我有水仙花一朵”

时间:2024-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杭州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省长出席听取代表意见。我们有物质“面包”,我们也有精神“水仙花”。大会的《会议指南》有关于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要求: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代表可以书面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全民阅读,不仅是关乎浙江人民的“面子颜值”,更关乎浙江人民的“里子气质”。此举受到老百姓一致称赞。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其中一块换一朵水仙花。”

——题记

我从物业处拿来新购的图书《围城》,坐在香樟古树下阅读。平时,我在香樟路上散步,但从未在古树下看过书。

翻开书,看到的是钱钟书的自序,说这本书是因为妻子杨绛的坚持才写成的,因此,准备在书的扉页上写着“献给杨绛”等字。但钱钟书后来一想,觉得不对,不管献不献给妻子,那书都在,读者都可以读。短短几百字的自序,钱钟书写得风趣迭起,我的内心也随之起伏。后记是杨绛写的,写钱钟书“钟书”的痴态,写《围城》人物原型。每看一段话,都会会心一笑,有时也狂笑不止,真是一对有趣的夫妇。

有风吹过,香樟古树静默不语,9月桂花正在盛开,空气中,幽香弥漫。暮色笼罩,书上的字,已无法看清,我深深地吸了口氤氲的空气,一本好书,一天的时光又有了美好的心情,我有些微醺。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亲密恋人。

每天早晨,我起床就打开“有书电台”。我洗脸、刷牙、吃早餐、整理上班用的物品,“有书电台”为我朗诵一篇篇美文,美好的一天就此开启。

“你有多久没读完一本书了?”

这是“有书电台”亘古不变的问候语。

“参加有书共读,与众多优秀的书友一起组队对抗惰性。”

这是“有书电台”支的招,简捷实用。

每每走进书店,看到的读者大部分都是学生,是学生在阅读在买书;每每与大人交流,你看上一本书是什么时候,好像都是尘封已久的记忆。作家村上春树有一篇文章《人们为什么不读书了》,问句作为题目,问得让人心酸,也心慌,现代人还有多少时间静下来完整地读一本书?麦家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平衡。身体要被喂养,精神更要被喂养。喂养精神的就是读书。”

那么,我该为读书做点什么?

浙江省第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杭州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省长出席听取代表意见。我在会上发言,讲了两个话题“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和“全民阅读”。前一个话题内容在第五章《一座城》中,下面是第二个话题的发言内容: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生活要有“面包”,但一定得要有“水仙花”。

自古以来,浙江富庶享誉省内外,浙江的“两美”建设,让浙江人民物质富裕,精神富足。我们有物质“面包”,我们也有精神“水仙花”。不过有“面包”的同时,我们需要有更多的“水仙花”。

省长在报告中讲了“十三五”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其中第六部分是创造美好生活,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一项工作,我们浙江全省人民都可以做,那就是阅读。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影响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浙江省内很多地方有惯例:五月就有“红五月”读书活动,读书就在五月。五月一过,读书就到此结束。许多大人天天对孩子说:“你要读书,你赶紧去看书。”可大人自己从来不看书,几年也不看一本书,大人自己可以“州官放火”几年不读书,但不允许孩子“百姓点灯”一天不读书。2014年全国第12次阅读调查,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只有58%,数字化阅读也只有58.1%,相较于欧美国家而言是很低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浙江要走向阅读社会,人人读书,书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一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的精神,是需要滋养,需要呵护的。浙江经济发展好,读书,就是锦上添花;如果浙江经济发展遇到困难,读书就是雪中送炭。读书能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能传递正能量。

两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发出邀请,说:“明年9月,我将在西湖之畔欢迎各位。”这句话很温暖,也唯美浪漫。今年9月,全世界的客人到浙江来,看见浙江城市美丽,人民精神丰盈,他们也会像意大利的马可波罗一样,说:“这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不过他们一定还会说:“浙江有华美的袍子外衣,更有舒适的纯棉内衣。”他们就是回去了,也会梦回浙江,梦回杭州,梦回西湖。

大会的《会议指南》有关于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要求: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代表可以书面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为了使“全民阅读”建议更好地落地,生根,我同时递交了《关于浙江省全民阅读的建议》书面稿。全民阅读,不仅是关乎浙江人民的“面子颜值”,更关乎浙江人民的“里子气质”。

在此同时,我也递交了《关于浙江省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建议》书面稿,希望政府能盘活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张书桌,让他们能静心读书;希望更多优质的书,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一起分享美好。2014年,浙江省把有能力向社会开放的中小学体育场馆全部开放。此举受到老百姓一致称赞。有先例可学,浙江省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也是可行的,省内的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部分高校已经先行一步。

近期,《光明日报》报道一则《浙江苍南“半书房”里品书香》的新闻,引发众人关注、转载。“半书房”是当地25名志同道合的合伙人,每人出资两万元创办的,兼有民间图书馆、公益阅览室、文化沙龙等功能,营造出一个公益阅读空间,发掘本土文化资源,引进外来文化资源,提升一个县域的“文化海拔”。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独学,孤独,也孤陋寡闻。一个人读书,到一群人读书,再到一个县域的“文化海拔”。在城市的那个角落,读书,成了城市中一抹明亮的色彩。希望浙江的城市和乡村有更多的“半书房”,希望“半书房”不再是新鲜事,最后能让人举目皆是。

因为那时,每一个人都会说:“我有水仙花一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