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沈跃跃
(2013年7月23日)
同志们:
我今天与环资委和环保部的同志一起来河北,主要是开展调研,进一步了解大气污染治理情况,也是和大家一起研究怎样做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刚才,杰辉同志代表省政府介绍了情况,孟伟同志、长城同志、翟青同志都讲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很关注河北,都把河北的事情当成我们大家共同的事情,因为大家同在一片蓝天下呼吸。会议开始时,庆喜同志介绍了我们的来意、主要任务和调研的有关要求。听了杰辉同志的情况介绍,总的感觉是河北省对大气污染治理高度重视,认识到位,态度坚决,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今天,我还听到了几件事情,很受鼓舞。一是《人民日报》今天刊登了河北省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改立行,开展了“四项专项行动”,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行动是其中之一。这跟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调研和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有直接的关系,你们也是抓住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干部作风征求意见当中,以及老百姓最关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这四项专项行动。二是杰辉同志介绍了本顺书记明确提出要把环境治理作为基本民生工程来抓,早日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的天蓝、地绿、水净的目标,庆伟省长要求把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作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以坚定有力的态度和背水一战的决心及其行动,打好大气污染防治这场攻坚战。三是省人大也非常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对“一法一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大检查。从这几点让我在调研刚开始就得出了上面五句话的感受。
当然,下一步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要真抓实干,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实,不仅要抓落实,还要见实效,老百姓既看你落实的多少,更看你实际成效如何。如果成效还像刚才翟青同志所讲的三天污染指数都超过300,即使你态度再坚决,措施再有力,大家还是不满意。因此,大家要有一股狠劲,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使得我们的目标能如期实现,使老百姓期待的天蓝的状态早日实现。基于这个目的,我也谈三点看法,同大家一起讨论。
一、充分认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大气污染防治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今年以来,受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雾霾天气,覆盖了270万平方公里,影响了6亿人口,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一些城市的灰霾天气达到100天以上,生活在这些地区的每个人都身受其害,人民群众反映非常强烈。刚好这期间正值“两会”,也影响了环保部长和全国人大环资委的选票,这也间接地反映了老百姓的期待,要我们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针对今年1月以来严重的雾霾污染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下定决心,坚决治理,出台有力举措,为实现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作出应有贡献。李克强总理也多次提出要求,并于6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十二次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讨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也于6月27日专题研究了这十条,有关部门还在对计划进一步修改,修改好后将于近期下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把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列入五年立法规划一类项目,环资委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列为今年的专题调研项目。张德江委员长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中专门指出,一些地区雾霾天气等严重污染问题集中显现,社会反映强烈,这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他还要求环资委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加大力度,一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二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饮用水污染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快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希望天蓝、地绿、水净,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影响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人们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大气污染产生的酸雨、灰霾、光化学烟雾等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时,大气污染通过沉降又造成了水体污染,大气具有的流动特性使大气污染成为重要的区域性环境问题,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达国家上百年间逐步出现的大气污染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我国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不合理的能源、产业结构是造成大气污染严重的深层原因。我国是世界上钢铁、水泥等生产量最大的国家,2012年粗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7.1%,水泥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2.8%。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从2002年到2012年,十年间能源消耗从15.9亿吨标准煤增长到36.2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翻了一番。按照2012年新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今年1—6月京津冀地区空气达标天数比例仅为三成,低于全国24个百分点,重度污染以上天次占26.2%,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可以说,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发展的重要瓶颈和社会焦点,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
这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讲得,一是从现实看,二是从群众的期盼看,三是从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情况看,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确实既紧迫,又艰巨。我们要充分认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以实际行动和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早见成效,推动大气质量逐步改善。
二、改善大气质量的关键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生态环境状况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客观上看,这是由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所造成的。这种靠拼资源、拼消耗的发展模式,使得我们的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承受,经济难以持续。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切实改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增长模式,推动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通过转型发展,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
河北是人口大省、资源大省和经济大省,历史形成的产业结构比较重,钢铁、建材、石化、电力等“两高”行业比较集中,能源消费量居全国第2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9%;以煤烟型、颗粒物为特征的大气污染较重,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居全国第1位,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国第2位,治理大气污染的任务非常艰巨。“十一五”期间,河北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将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工作重点,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严控“两高”行业产能扩张,淘汰落后产能。先后关停小火电装机容量424万千瓦,累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748万吨、炼钢产能3568万吨、水泥产能1.2亿吨、玻璃产能6773万重量箱、焦炭产能866万吨,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淘汰任务,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是,受历史积累、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河北省大气污染问题仍很突出,保发展、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的压力仍然很大。河北省已提出要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而且作为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全省大气污染防治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保障措施。我们希望也相信河北省能坚持不懈地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三、突出重点、通力协作,切实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我国日益突出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好大气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当前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多管齐下、科学施策,把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保护环境生态结合起来,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确保防治工作早见成效。
一是要加强对各种污染物的协同控制。现阶段我国的大气污染已由单纯的煤烟型演变为煤烟型和机动车复合污染,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的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加重,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已迫在眉睫。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煤炭消耗、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扬尘,在加强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的同时,要切实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同时,要加强环境监测监控,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完善环境信息发布工作机制,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二是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缩过剩产能。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十条措施,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河北省面临结构调整的压力很大,转型升级的要求也很迫切。希望河北省能够按照国务院提出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着力化解过剩产能,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
三是建立和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大气的流动性决定了大气污染防治不同于其他种类的污染防治,必须采取区域联合控制的办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左右,排放高度集中使大气污染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区域内城市大气污染变化过程呈现明显的同步性。京津冀地区应当强化全局意识,着力构建“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联防联控机制,统筹协调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增强区域大气环境管理合力。
此外,还要注重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科技手段,综合治理大气污染。要解决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必须加强和改进管理,落实法律责任。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将法律责任落实到企业和责任人,同时要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各种监督,包括人大、社会和舆论监督。要重视运用经济、财税和价格等政策,形成大气污染物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要加强技术攻关,大力推进科技治污,积极支持新型实用治污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同时,在全社会树立起“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让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能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去,倡导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
在这几天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希望大家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和完善提出意见和建议,目的是增强法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依法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新的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