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在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落实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落实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4-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京津冀地区是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大家非常关注,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把京津冀作为重点进行跟踪监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推动实施的重大战略。环境保护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率先在大气污染防治上取得进展,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整体改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沈跃跃

(2015年3月27日)

同志们: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闭幕不久,我们就安排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专题汇报会,听取京津冀地区有关情况汇报,是为下一步专题调研、跟踪监督做准备,也充分说明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反映了全国人大在推进法律实施监督方面钉钉子的精神。

京津冀地区是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大家非常关注,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把京津冀作为重点进行跟踪监督。刚才,三省市和环保部的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去年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特别是针对问题和短板,有针对性的就今年如何推进这项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总体来看,京津冀三地的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与2013年相比,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上升了5.3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下降3.7%。特别是PM2.5年均值,去年比2013年下降了12.3%,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主要是人努力的结果,也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对防治大气污染的信心。

下面,我谈两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扎实推动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更加深刻清醒地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针对大气污染问题,他明确提出改善空气质量,不能只靠借东风,事在人为。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他严肃指出,绝不能手软,不能搞下不为例,防止形成破窗效应。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实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不断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坚持不懈地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推动实施的重大战略。环境保护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调研时专门就京津冀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从刚才大家介绍的情况看,京津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严控新增产能,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不断强化专项执法,及时启动应急联动,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北京通过完善地方立法,全方位、多角度加快推进首都大气污染治理,每月实施“大气专项执法周”,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曝光和处罚力度。天津今年将推出大气污染治理具体措施,治理污染将“实打实”,并公开了燃煤电厂提标改造、全部淘汰黄标车等八条“硬碰硬”的措施。河北针对执法检查组提出的意见,从“压能、减煤、控车、降尘、治企、增绿”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特别是去年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协同作战,圆满完成了空气质量的保障任务,也为治理雾霾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我们还要清醒认识到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问题仍比较突出。据环保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重点区域和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个城市中,京津冀地区占8个。京津冀区域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只有156天,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少了85天。所以,我们既要看到经过大家的扎实工作和艰苦努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更要看到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还很艰巨,形势依然严峻。

在今年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提出,要从统一排放标准、治理机动车污染、完善投入保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希望三地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要求和部署,深入贯彻法律有关规定,加快推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和落地。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强化区域治污合作,加快形成统一的区域产业准入标准和环保政策体系,组织实施好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快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控制重点区域煤炭消耗,大力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加速黄标车淘汰,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率先在大气污染防治上取得进展,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整体改善。环保部等有关部门要按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铁腕治理环境污染的要求,落实好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和京津冀地区细化目标任务,加大对三地合作治污的监督、支持和协调,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认真做好调研工作,推动环境保护法的贯彻实施

张德江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这次调研,我们要按照张德江委员长的要求,认真履行人大监督职能,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研实效,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各地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检查报告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报告中提出了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有的地方政府及部门执法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不落实、应对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的工作措施不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资金不足和科技支撑不强制约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等方面的问题,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努力形成防治大气污染工作合力;突出重点,依法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强化执法监管,确保法律制度有效实施;完善政策措施,科学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快法律修改进程,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等五点意见和建议。这次跟踪调研,就是以京津冀这个典型区域为代表,针对报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结合执法检查组给各地提出的具体反馈意见,跟踪监督各地的改进和落实情况,进一步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二是各地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委员和代表们在审议中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比如,要强化环保执法司法工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严惩超标排污、偷排偷放、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要严把环保准入关,执行好新建项目的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从严审批“两高”项目,防止出现新的污染和破坏。再比如,对机动车和扬尘污染进行重点防治,规范机动车和扬尘污染防治标准与治理措施,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职责,必要时进行专项执法。这些意见已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整理汇总后送交“一府两院”研究落实。对于这些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也是这次跟踪调研的重点。

此外,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三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以这次跟踪调研为契机,宣传好、贯彻好、实施好新环境保护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好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各级政府要切实对环境空气质量负起责任,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细化部门职责,形成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注重源头防治,强化过程监管,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引导和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司法部门要按照法律规范认真履行司法审判职责,提高司法办案效率。各级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审判机关要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环境法治建设。三地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履行监督责任,督促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更好地把环境保护法监督实施好。

今天会后,我们将分别到京津冀三地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组将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轻车简从,严格律己,同时认真听取地方、人大代表的意见,也希望三地与调研组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好这次调研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