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法律规范的分析方法

法律规范的分析方法

时间:2024-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哈特认为法律的规范性来源于不关乎道德的社会事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沃金反对哈特所谓的规则模式论,认为法律不仅是规则的,也是原则的。概括地讲,以哈特、拉兹、科尔曼为代表的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维护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力图使法律与道德或其他社会调控方式之间划清界限;而以德沃金为代表的自然法学派对通过建立“规则—原则”的法结构模式将道德原则纳入法律之中,道德性是法律的合法性条件和效力条件。

一、法律规范的分析方法

关于法律规范的定义和本质特征(规范性的来源)一直是法理学界各派别激烈交锋的战场。尤其以实证主义自然法学法学派为代表。凯尔森(Hans Kelsen,1881—1973)将法律规范性的来源限定在法律体系之内,并认为法律的规范性是一种应然效力(是来源于一种预设的“基本规范”的“授权”或“传递”)。哈特(H.L.A.Hart)认为法律的规范性来源于不关乎道德社会事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沃金(Ronald Myles Dworkin,1931—)反对哈特所谓的规则模式论,认为法律不仅是规则的,也是原则的(即人们共同具有的一致性的道德准则)。(3)概括地讲,以哈特、拉兹(Joseph Raz)、科尔曼为代表的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维护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力图使法律与道德或其他社会调控方式之间划清界限;而以德沃金为代表的自然法学派对通过建立“规则—原则”的法结构模式将道德原则纳入法律之中,道德性是法律的合法性条件和效力条件。(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