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专利的国际经济学
在国际经济中,专利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它与技术革新在经济方面有着密切的直接关系。我国实施专利保护制度以来,在保护国外专利权和专利权人的权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我国受理和审批的发明专利中,外国专利权人占一半以上。从外国人不远万里来中国申请专利保护,就可以说明国际专利保护的重要性。中国的专利制度真正发挥作用的应该是走向国际,利用专利制度参与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如果有一天我国向国外申请的发明专利的数量能够占国内发明申请数量的20%,才能够宣称中国的专利制度获得成功。
一、经济发展与专利制度
1.专利制度的起源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技术革新的历史,专利制度自形成以来就起着保护和鼓励发明的作用。专利制度最初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然而,最先给予发明者以排他权利的“专利法”,却是威尼斯共和国1474年制定的。中世纪的英国,由于行会制度以及职业的阶层限制,给吸收来自欧洲大陆的优秀技术人员带来很大的障碍,于是政府对那些从国外招聘来的技术人员不加入行会亦可在英国自由营业的特权,16世纪的伊丽莎白女王给了他们专营特许权。由于这种特许权和今天的专利制度几乎相近,所以说近代专利制度起源于1624年英国的“特许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技术革新时代”,迫切需要进一步在国际范围内保护发明,需要一种活跃技术开发的组织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保护、利用、奖励发明,并为发展产业作贡献”的专利制度就是这一宗旨的产物。
(1)专利在法律层次的定义
就法律角度而言,专利是一种权利与义务的共同体。专利的权利,表现为一种排他权,即专利权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对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享有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实施该发明创造的权利,这是专利权利的本质特征。专利的义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专利权人应当向社会公众清楚、完整、充分地公开其获准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的技术内容;二是专利权人在专利有效期内,应当在规定的时间、按规定的数额缴纳专利年费并实施该发明专利权,如果自己不实施又许可他人实施,国家有关部门可以根据请求颁布强制性许可。前者是发明创造获准专利权的重要件之一,后者则是专利权得以维持并获得国家法律保护和救济的条件之一。
(2)专利在技术层次的定义
从技术层次考虑,可以将专利作如下定义:
①专利是一种关于产品、方法、工艺、用途的新的技术;
②专利是一种利用自然规律、原理的技术方案;
③专利是一种向社会公众公开的技术;
④专利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利用的技术。
(3)专利在企业经营层次的定义
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知识资本竞争将逐渐替代传统概念以土地、设备、资金、劳动力为代表有形资本竞争。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内容,已超出法律上的狭义概念,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企业经营策略中。从企业经营的层次,专利的定义包括:
①专利是企业技术的研究及开发实力的展示;
②专利是企业形象和企业声誉的一种体现;
③专科推销产品、保护产品的利器;
④专利是企业经营、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和资源。
在专利与产品、技术、市场有效整合的基础上,可以超越传统意义上保护产品及技术的狭义概念,而进一步成为企业经营和发展中的一种战略性资源。
因此,企业专利战略可以理解为:企业利用在法律、经济、技术及市场经营等层次上的特性和作用,整合专利产品、技术及市场信息,将专利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运用于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技术转移、企业财务以及投资并购、商业竞争等企业经营机制上,而从中获取积极的有形或无形商业利益。
2.专利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由于发明所获得的收益大大地超过研究开发费用及所负担的风险费,所以就需要对技术开发者进行奖励;为了迅速地普及已经发明的技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早期公开,并在一定的时间内,给发明者以垄断权并加以法律保护。这两者关系如图2-1所示。专利制度存在的理论根据是:①人们对自己的发明构思拥有财产权;②社会由于发明而受益,给发明者以适当的报酬是公正的;③专利制度是对发明最好的鼓励形式;④专利制度是防止发明不为社会所利用并促使其公开和普及的最佳方法。
图2-1 经济发展和专利制度的关系
专利制度随着运用方法、对象、环境条件的不同,其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很难正确比较有专利制度和没有专利制度的经济发展效果。但是,专利制度刺激了研究和开发这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没有专利制度私有企业是难以从事研究开发的。
(1)专利制度的意义及优点在于:①奖励有益发明;②促进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公开并被利用;③促使技术的商品化和资本化。
(2)专利制度的缺点和存在问题:①技术更加垄断(垄断的弊病);②研究开发向商业性发明倾斜;③自主开发的技术受在先专利影响;④专利管理成本增大。
专利制度的优点日益显著,但同时产生的缺点和问题也与日增多。专利制度的意义与该制度创立之初的经济、哲学上的联系几乎丧失,已经陷入产业化竞争之中并完全变了质。由于大多数发明者是在研究开发机构服务的职员,其研究成果归其所在的企业所有,因而,专利成了企业经营战略的一种武器。
3.现代发明专利制度的主要趋势
(1)发明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研究开发资金及研究开发机构的投入不断加大,大型企业集团的鼓励发明创造政策已经制度化;
(3)专利联盟的出现,加强了发明和技术标准的结合,使专利权的垄断作用更加明显;
(4)在高科技和尖端技术的发明方面,政府的作用进一步增大;
(5)个人的非职务发明相对减少。
我国1985年4月1日开始实施专利制度,到2005年,发明专利申请超过17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为93 485件,国外申请为79 842件;2000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职务发明的比例为50%,2005年职务发明的比例为67%。专利制度经过20年,企业才成为国内职务专利申请的主力军。由于专利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技术的商品化和资本化,并通过技术转移和许可证贸易使其与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途径的联系更加紧密。职务发明和个人发明的比例主要取决于企业对知识产权制度作用的理解、创新能力以及对专利战略的运用程度。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主体的变迁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20世纪80年代是以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为中心的时期;90年代是从个人发明向以公共研究机关为中心的时期;到21世纪初,才开始以专业研究开发机构为主体,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制度化、组织化和以民间科研开发机构为中心的时期。从事发明的主体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同类型研究开发主体联合申请明显增多,对职务发明人激励机制也有所改变,但是,按照我国《专利法》第六条关于职务发明的规定,在我国现行的产权制度和产权结构不改变的情况下,职务发明的比例要超过80%非常困难,因为发明的构思和灵感并不完全是在职工作时间产生的,正如李政道博士所说:是在早晨刷牙的时候想起来的。由于发明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政府对尖端技术开发巨额投资的导向而变化,前者靠激励机制,后者靠政治觉悟和事业热情。
二、专利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随着信息交流的数字化,发明的国际传播变得十分容易。1883年制定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不仅打开了发明的国际保护途径,为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协约国国民申请国外专利提供了方便,只要符合对象国国内国民的条件及手续,就能得到同该国国内国民一样的保护。在1970年《专利合作条约》(PCT)签订后,专利能迅速、经济、有效地在其他国家获得法律保护。1993年12月签订的知识产权协议,将贸易与知识产权相联系便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关于专利制度对国际经济影响的争论,是从19世纪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主义的贸易政策争论开始的。自由贸易论者主张废除专利制度,相反专利制度受到保护贸易论者的支持,并在贸易保护论者的保护下发展起来。在两者争论中随着各国工业化的发展,两者对立也逐渐减弱。随着实施专利制度的国家逐渐增多和各种工业产权制度的经济合理性逐步被承认,以美国为中心的发达国家提出要同国际贸易相联系,建立国际性专利制度,这种做法对世界经济是否有益呢?
潘洛斯(E.T.Penrose)把专利制度同发明创造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对大多数国家来说,要实现对发明者的国际保护,必须制定一些国际协定。这些协定要具有以下机能:①防止工业大国控制弱小国家;②减少专利权对生产的不良影响;③防止以专利垄断和不实施专利手段排除竞争者。
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跨国企业的经营范围日益扩大,专利保护制度国际化的要求更加强烈。但由于发明和专利产生条件发生了变化,在专利保护制度国际化方面,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从本国专利及外国专利所占比例来看,在发达国家向国外申请比例(a/b)长时间以来,不管哪个国家都占较高比例,美国是132%,日本是62%,不仅向外国申请的专利技术水平高,而且大部分具有国际水平的。其次,外国人取得专利比例(A/B),日本是19%,美国是37%。一般说来,a/b和A/B都高的国家大多数彼此技术交流比较活跃,例如在欧洲共同体内,技术交流频繁的国家两个比例都高。经济交流活跃和向国外直接投资多的国家其申请专利也多,从加拿大和美国、欧洲共同体之间以及向过去的殖民地申请的专利情况可以清楚看出,向国外申请的专利,是以西方发达的国家为中心,发展中国家则很少,除韩国外,无论哪个发展中国家的外国人申请的比例都高。特别是非洲有些国家每年专利登记不到百件,而且几乎都是外国人申请的,走访这些国家的专利局时,使人感到这些国家所设专利制度不是为了奖励和普及国内发明,而是为外国企业设立的。当然这些国家向外国申请专利的申请率就更低了,因为技术水平低,就很难有能适应先进国家的高级发明了,而且几乎所有新技术都依靠先进国家。智利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但目前的专利制度仍然不能起到奖励智利人发明的作用,只能作为外国企业合法垄断技术的手段。
因此,我们只要观察该国向国外申请专利的发展趋势,就可以看出该国企业的投资方向,产品出口和技术出口动机,许可证贸易的对象、地区及其时机。
近年来研究开发投资增加,为了尽早回收投资出口技术,技术出口的方针是:高级别专利重点是面向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以中级以下专利为主。
归纳起来,专利制度的国际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专利制度的国际化促进技术的国际转移
专利制度国际化促进了技术商品的国际化,通过技术的国际转移提高各国的技术水平,缩小技术的差距,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技术引进国家的工业产权或专利制度不能较充分地保护发明和新技术就很难引进技术。
2.有益于研究开发资源的国际利用
专利制度的国际化,活跃了专利情报的国际交流,跨国公司可以根据需要将研究开发资源进行国际性的再分配,组织适合的研究开发机构。
3.有可能对研究开发进行最佳的国际资源分配
美国的IBM公司利用外国的研究开发资源在国外设立研究所同国外企业合作共同进行研究的活动,就是因为有国际专利制度作保证。但是对研究开发资源不足的国家来说,优秀智力进入IBM这样的外国研究所是对本国自主研发一种智力流失。
4.专利制度是一种国际垄断武器
目前跨国企业用以竞争的主要武器已从以前的资本转变为技术实力,他们不单纯出卖技术,而是采用资本和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把出口国作为自己垄断国际市场的势力范围。各国为要保住本国的产业和市场,就要对滥用专利权加以种种限制。例如,规定专利权人在一定期间不实施专利,则撤销专利或实行强制许可。当然,也可用反垄断法等加以限制,如果利用专利合作条约(PCT)建立世界专利制度,会造成技术开发力量强的国家控制技术开发力量弱的国家的现象,所以要从专利制度特征上考虑先进、落后国家间的差别。
一项专利发明的价值,包括技术价值和法律、经济、社会公共利益价值等许多方面内容。有形商品受供给能力的限制,而技术的供给却没有数量的限制,其价值往往随使用数量的增多而倍增,例如微软的操作系统。
专利价格可用金额表示,但有时也不能完全用金额表示,对技术出口企业来说,只有在比较产品出口利益和技术出口利益后,当技术出口利益大于产品出口收益时才考虑技术出口。技术引进国在短时间独自研究开发费用比购买技术更便宜时,就不再会引进技术。现代科学技术日益交叉复杂,引进购买专利或许可是提高投资效益、缩短研发周期的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