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巴比伦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时间:2023-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巴比伦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这一文明出现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冲积平原上。苏美尔王国、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是其文明发达的四个阶段。公元前538年,新巴比伦王国亡于波斯帝国。到公元前2500年,名副其实的苏美尔王朝文明已经形成。苏美尔人发明的这种文字后被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所采用。与此同时,楔形文字逐渐衰落了。
古巴比伦文明_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导论

古巴比伦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这一文明出现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冲积平原上。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史,是从公元前3500年前苏美尔王国开始,到公元前538年结束。苏美尔王国、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是其文明发达的四个阶段。公元前538年,新巴比伦王国亡于波斯帝国。如今,这块土地上建立的多是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

两河发源于托罗斯山脉,流出山岭地区后平行地向东南方向流去,最后汇合起来流进波斯湾。两河流域的中心地带在现今的伊拉克境内,两河之间的肥沃平原,史称美索不达米亚,这是一个希腊名词,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公元前4000年时,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到处都是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当地的管理者排干了地势较低的三角洲沼泽地的积水,在河流上游经常遭到水淹的地方则构筑起密集的灌溉工程。公元前3500年后,那里出现了乌鲁克、乌尔和苏美尔这样一些有高大城墙防御的大城市,居民达5万至20万人。到公元前2500年,名副其实的苏美尔王朝文明已经形成。

早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就发明了象形文字,后来发展成表意和指意符号,到公元前2800年左右基本成形,叫作楔形文字。这些文字用芦秆写在泥板上,因起笔处压痕较深广,抽出时压痕较细较浅,每一笔画都形如木楔,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书写以后,将泥板晒干或烧成砖。用泥板写出的“书”很笨重,只能是“摆着读”而不可能“捧着读”,然而这种泥版书能长久储存,不怕虫蛀,不怕火烧,当时的知识便是由这些泥板书流传到了现在,同埃及纸草一样,是追溯古老支明史的珍贵材料。苏美尔人发明的这种文字后被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所采用。楔形文字是一套符号(表意符号,用图画来表示)组成的复杂的文字体系,早期是以形附音(表音文字),按照苏美尔语言的发声音节书写。古巴比伦人虽然操用不同于原来苏美尔人的语言,但他们也用苏美尔音节字符来书写。于是,本来用来绘事的象形文字,后来的字符却变成了表示口语的音节。[4]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生活在地中海沿岸,以发达的海上贸易著称的腓尼基人出于商业的需要,创造了由22个字母组成的近东地区最古老的字母文字,很快就传播开来。随后,古希腊人又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古希腊字母。与此同时,楔形文字逐渐衰落了。尽管书吏们依然用它来书写文献档案,但楔形文字大势已去。到了公元前后,字母文字最终取代了楔形文字,现今发现的最后一片楔形文字的泥板制作于公元75年。公元299年,古罗马皇帝塞维鲁将两河流域并入自己的版图时,已经找不到一个能读写楔形文字的人了。

书写和计算是最早、最重要的实用技术,它们的真正起源,是为了满足早期文明的实际需要。考古学家发现的经考证为古美索不达米亚的账单——刻印在黏土上的徽记——极有说服力地证明了书写和计算起源于经济需要和实用目的。在乌鲁克发现的楔形文字泥版书(公元前3000年), 85%都属于经济方面的记录。集权当局和官员们为了重新分配大量的剩余产品,需要把口头的和定量的信息记录下来。当早期的书写技术大量地用来记录有关经济、法律、商业、宗教和祭祀以及行政管理方面的事物时,其中便渐渐产生出有文学价值的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