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促进南南合作的发展
中非关系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事实上使南北关系更趋合理和平衡,而推动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相互合作则是中非关系对于南南关系的重要贡献。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且具有重大的示范效应和拉动效应,推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相互间关系特别是新兴大国与非洲关系的发展。中非关系对于南南合作的促进首先是在物质层次上极大地促进了南方国家间的相互投资和投资关系的发展,然后是战略层次上使广大南方国家间的政治乃至机制合作得到明显提升,并使南南合作成为当今国际体系的一个重大发展,进而也使下一章节所要讨论的南南合作的理论建构成为可能。
南南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1961年建立的不结盟运动和1964年建立的77国集团等都是南南合作的早期典范。根据联合国开发署的界定,所谓南南合作是指“南方国家间相互协作的总体框架,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等领域”;[120]联合国贸发会议则认为南南合作是“用以促进发展中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和技术合作的一系列进程、机制和安排,以实现共同发展目标”。[121]而于2009年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联合国南南合作高级别会议则认为,“南南合作是南方国家和人民的共同事业,源于共享的发展经验和渴望,基于其共同的目标与团结,并为相互尊重主权和自主权等原则所指导”,涵盖了从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到共享知识、经验、政策和最佳实践等的各个方面。[122]尽管从概念界定上看,南南合作是一种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合作,但很大程度上,早期的南南合作更多聚焦于政治合作,即前述的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自20世纪80年代起、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南南合作逐渐转向强调经济合作。
中国始终是南南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坚定支持者和深入参与者。2005年6月15日,时任中国政府副总理曾培炎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77国集团+中国”第二届南方首脑会议时,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加强南南合作的四点建议。第一,加强南方国家的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政策磋商和协调。要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分歧,在重大国际事务和事关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的问题上,努力采取共同行动,增加在联合国、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中的参与权、发言权和影响力。第二,深化南南经济技术合作。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相互开放市场,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继续开拓合作领域,协调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科技、信息、能源、环境、教育和卫生等方面的合作;不断丰富合作内容,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对话,交流和分享发展经验,探索建立联合抵御各种风险的机制。第三,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巩固政治独立、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当从实际出发,确定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广泛吸收各国发展经验,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第四,推进南北对话与合作。通过对话,推动发达国家更多地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在增加投资和援助、减少贸易壁垒、加快技术转让、减免债务等方面,落实相关承诺,采取更多行动。通过合作,加强南北经济联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
非洲是中国促进南南合作的重要一环,中非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互助,是平等互利、开放包容的合作。[123]2006年《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特别写道,“加强中非在多边经贸、金融机构和体系中的磋商与协调,共同推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进一步重视发展问题,促进南南合作,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多边贸易体制,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中国政府愿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合作,共同支持非洲的发展,为非洲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做出贡献”。[124]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促进南南合作、特别是新兴大国与非洲合作的重要平台。在2000年召开的首届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政府便宣称“决心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中非在各层次、各领域的合作,在南南合作的框架内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深化对话、扩大共识,在国际事务中继续协调立场,进一步相互支持,维护中非正当权益,推动中非新型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125]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也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情况下,主张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呼吁世界贸易组织重启‘多哈回合’谈判,推动全球经济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各国共享成果、普遍发展、共同繁荣”。[126]
在中非关系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南南合作在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有了快速发展。首先,南南贸易在冷战结束后有了快速增长。据统计,在1995年至2005年间增长了3倍,2006年南方国家间出口达到450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37%,2007年又攀升至520亿美元。同一时期,南南出口在南方出口总额中的比例从40%上升到45%,而南北出口的比例则从56%下降到48%。[127]在2001—2010年间,南南贸易的出口部分年均增长19%,而同一时期全球出口平均增长为12%。2008年,南南出口首次超过南方国家对北方国家的出口。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南南出口的恢复速度远高于全球出口增长速度。在2009—2010年,南南出口增长了30%(图3-2,图3-3)。[128]需要指出的是,南南贸易更多呈现一种“轴辐结构”,其中亚洲是轴,既是最大的出口方也是最大的进口方。亚洲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占南南贸易的74%,非洲在南南出口中占6%,拉丁美洲占10%。随着中非关系的发展,非洲与外部世界的经贸联系正在快速增长。1995年,非洲地区内贸易占非洲对外贸易的63%,而到2010年仅为29%(图3-4)。[129]
图3-2 南南出口增长率,1996—2010年
作者自制。资料来源:South-South Trade Monitor,No.1(June 2012),p.1。
图3-3 南南出口占比增长情况,1995—2010年
作者自制。资料来源:South-South Trade Monitor,No.1(June 2012),p.1。
图3-4 不同地区在非洲与南方国家贸易中的占比,1995—2010年
作者自制。资料来源:South-South Trade Monitor,No.1(June 2012),p.2。
由于南方国家的贸易壁垒相对更为严重,因此南南贸易的增长相对于南北贸易的增长有着更大的战略意义。南南贸易的发展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降低进口价格,长期看有助于南方出口国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市场中。事实上,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等发达国家减少了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因此南南贸易的发展可起到一种缓解全球经济不平衡的作用。进而,中非关系对于南南合作的促进,事实上在提供一种全球性公共产品,是在间接地“拯救资本主义”。[130]
在贸易促进之外,中非合作对于南南合作的促进还体现在南方国家相互间投资的增长以及南方国家间的互惠性贸易安排等方面。随着中非关系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其他新兴大国,如印度、巴西、土耳其等纷纷加大了对非洲的投资和援助力度,进而形成了一股南方国家相互间投资和援助的热潮。与此相联系的,如前文所述,各种新型的南南合作机制平台得以建立,如印非峰会、土非峰会、韩非论坛、非洲—新加坡商业论坛、西部非洲经济货币联盟—亚洲经济论坛、非洲—东南亚经济论坛等。
中非合作对南南合作的促进还体现在三边合作或多边合作上。早在2000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上,中非双方就“强调开展三边合作以实现本合作纲领所含目标、尤其是在南南合作框架内促进中非关系的重要性”。[131]其最为明显的体现是中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所开展的南南合作,以便向发展中国家派遣专家和技术人员以传授知识和技术。到2010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与13个国家合作签署了40项合作协议,向3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专家和技术人员,其中由中国向非洲国家派遣的共计7个项目(表3-3)。
表3-3 中国与非洲国家签署的南南合作协议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http://www.fao.org/spfs/south-south-spfs/ssc-spfs/en/。
中国与非洲合作促进南南合作还体现在中国与南非的合作上,尤其是近年来通过金砖国家集团(BRICS)这一新兴平台。“金砖国家”概念最早由美国高盛公司于2003年提出,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四个新兴大国,认为它有潜力形成一个“政治俱乐部”或“政治联盟”,进而将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转化成为更大的地缘政治收益”。[132]尽管是一个外生性概念,金砖国家于2008年通过外长会议逐渐将这一概念转化成为现实,2009年6月,“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制度正式启动。
南非于2010年12月23日获中国邀请并于2011年正式加入金砖国家机制,代表着南南合作的重大进展。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外交部)视这为意料之外的“圣诞礼物”,因为政府预期这将会是在2011年4月的金砖国家首脑会议上宣布。[133]邀请南非而非其他的如墨西哥、韩国、土耳其或印度尼西亚,证明金砖国家认识到经济规模之外的其他要素的重要性。南非被吸纳加入更多是个“政治选择”,意味着金砖国家承认随着非洲有其代表则其在国际政治中的代表性将会加强。在全球南方的任何其他经济上更重要的中等强国及全球南方尝试创建自身的“南方八国集团”[134]努力之外,南非为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正出现的地缘政治集团添加了重要的象征意义和政治重要性。南非视其成员身份为促进非洲利益的战略机遇,在诸如全球治理改革、20国集团的运作、国际贸易、发展、能源及气候变化等议题的全球议题中。[135]根据2011年南非外交白皮书,南非外交有四个支柱:非洲、多边主义、经济外交、重要的双边关系。金砖国家合作属于多边主义外交这一支柱下的非正式渠道。用白皮书的话说:“在南非政府看来,志同道合国家在正式的多边结构之外组建团体,以解决影响国际社会的特定问题;这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趋势。如20国集团、基础四国、印度—巴西—南非对话论坛和金砖国家机制等的影响力都大为上升,并聚焦于与政治、安全、环境和经济事务相关的全球性事务。南非支持这些团体作为共识建立的重要机制,同时承认联合国的核心地位,并确保这些团体能增强联合国的首要地位。南非与南方国家的多边关系仍主要通过非加太(ACP)国家机制、英联邦共同体、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136]
金砖国家代表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国际政治和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国际政治民主化和多极世界的坚定支持者。随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发展,它已不单是经贸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用同一个声音说话”,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言权的舞台。如同南非外长在2011年所说,南非外交政策致力于一个多极世界,其中一个“非洲的南非”(South Africa-in and of-Africa)被认为因其日益增长的经济与政治重要性而使非洲为多边化的、多样化的和包容的国际社会的决策作出贡献;“我们,和其他国家一道,日益对由西方世界主导的全球政治的代表性不足丧失耐心……我们正加入,并指出现在是聆听南方国家的声音的时候了”。[137]
当然,在经济全球化不断走向深入的今天,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并非“零和”关系。相反,双方在有立场分歧的同时,也有互利共赢的一面。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一个重要创新,希望这一机制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国际协作、同心协力共谋发展。正如胡锦涛在出席第四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所强调的,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改变。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团结中促合作、合作中谋发展,日益成为促进南南合作、南北合作的重要力量。这将提高人类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有利于世界经济更加平衡、国际关系更加合理、全球治理更加有效、世界和平更加持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