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有必要打开中美关系”

“有必要打开中美关系”

时间:2023-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苏联走上了对外扩张主义的道路,军事力量骤增,所拥有的战略核武器超过美国。面临咄咄逼人的共同的苏联威胁,中美战略和解的历史时机到来了。1969年4月中共“九大”后,毛主席请陈毅、叶剑英、徐向前和聂荣臻四位元帅研究当前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据孔东梅回忆,1969年,毛主席与周总理及陈毅、叶剑英等老帅多次交换意见,在思想上就“有必要打开中美关系”达成一致[6]。

第一节 “有必要打开中美关系”

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形势,特别是美苏争霸的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走上了对外扩张主义的道路,军事力量骤增,所拥有的战略核武器超过美国。苏联的战略进攻态势不仅使之成为美国的主要对手,而且构成了对中国安全的直接威胁。此时,美国身陷越战,不堪重负,试图解脱。面临咄咄逼人的共同的苏联威胁,中美战略和解的历史时机到来了。

最早的和解信号来自美国政治家尼克松在1967年10月号《外交季刊》上发表的文章《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文章指出:“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承担不起永远把中国排斥在各国的大家庭之外。”[1]尼克松用委婉的口气承认美国当年孤立中国的政策的失败,并表示希望通过对话打破僵局。尽管这一信号极其微弱和隐晦,但还是被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捕捉到了。7年后的1974年12月1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接见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曼斯菲尔德时还说起此事:“现在我把我们方面的事情告诉你,打开中美关系,是毛主席的决策,他很早就读了尼克松1968年当选总统以前写的一篇论文。当时我们都未读过,只有毛主席注意到了,他告诉了我们,我们才读了。”[2]毛主席认为,尼克松如果上台,美国有可能会改变对华政策。周总理也指示外交部门注意对美国战略动向的观察和研究[3]

无独有偶。苏联1968年悍然入侵捷克。这一震撼世界的事件发生后,美国哈佛大学等著名大学的一批学者就美国的东亚政策和中美关系作出深入分析,以备忘录的形式提出具体的建议。这些学者包括哈佛大学的费正清、柯恩、傅高义和帕金斯,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鲍大可等。本书作者曾先后与他们谈起这段往事。他们都表示,提出这一备忘录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向中国提出减少敌意、实现和解的政策选择是符合美国利益的,也符合中国的利益[4]。这一备忘录通过基辛格转交给尼克松总统,尼克松总统采纳了其中大部分主张和建议。

1968年,尼克松当选美国第37任总统。在1969年1月20日就职演说中,尼克松再次发出调整对华政策、改善两国关系的明显信号。1969年3月,中苏发生边境武装冲突,“珍宝岛事件”引发了毛主席关于中美关系的更为深刻和深远的战略思考。1969年4月中共“九大”后,毛主席请陈毅、叶剑英、徐向前和聂荣臻四位元帅研究当前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四位老帅经过四个多月的讨论研究,写出了《对目前局势的看法》报告,报告指出,苏联把中国当成主要敌人,对中国安全的威胁比美国大,认为要从战略上利用美苏矛盾,并提出打开中美关系的设想[5]。据孔东梅回忆,1969年,毛主席与周总理及陈毅、叶剑英等老帅多次交换意见,在思想上就“有必要打开中美关系”达成一致[6]

可见,20世纪60年代末,在深刻变动的国际形势下,中、美、苏三方关系的结构性调整改变了中美关系的基础,苏联成为中美两国的主要威胁,这就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提供了历史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