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国有可能要派基辛格来中国”

“美国有可能要派基辛格来中国”

时间:2024-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孔东梅在回忆录里写道,1969年,有一次毛主席似乎无意地向她提了一句:“美国可能要派基辛格来中国。”11月10日,叶海亚总统访问中国。1971年4月27日,周总理回复尼克松总统1970年12月16日的口信,确认中方愿意公开接待美国总统的特使,如基辛格先生,甚至美国总统本人。7月9日凌晨四点半,基辛格博士等人的专机顺利起飞。上午他和美国驻巴大使法兰安排了一支豪华车队,浩浩荡荡驰向纳蒂亚加利山庄。

第二节 “美国有可能要派基辛格来中国”

在处理中美关系方面,毛主席表现出惊人的观察力和准确的预见力,他运筹帷幄,洞察秋毫。孔东梅在回忆录里写道,1969年,有一次毛主席似乎无意地向她提了一句:“美国可能要派基辛格来中国。”[7]

之后,中美和解努力的进程尽在毛主席的预料之中。最早是1969年7月底、8月初,尼克松总统访问巴基斯坦时,让叶海亚总统传递口信,希望与中国有一条和解的渠道。一年后,情况出现重要突破。1970年10月初,尼克松总统在会见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记者时动情地说:“如果说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想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去。”[8]

10月下旬,尼克松总统分别接见到纽约参加联合国20周年庆典的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他当面请叶海亚作为“中间人”,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提供助力”[9]。11月10日,叶海亚总统访问中国。头几天,周总理与叶海亚总统单独会见了4次,11月13日毛主席接见了叶海亚总统一行。在11月14日进行的第五次单独会谈时,周总理请叶海亚总统向尼克松总统传递了重要的口信: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外人干涉;美国武装干涉是中美关系紧张的关键;中国政府一直愿意以谈判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欢迎美国总统派特使来北京商谈,时机可通过叶海亚总统商定。12月9日,美方正式获悉中方的这一口信[10]

12月18日,毛主席亲切会见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埃德加·斯诺[11]。在近五个小时的会见中,毛主席就中美关系作了坦率而深刻的表达:“我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当旅行者来也行,当总统来谈也行。总而言之,都行……中美两国总要建交的,中国和美国难道就一百年不建交啊?”[12]1971年4月上旬,毛主席亲自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一石激起千层浪,小球转动了大球。“乒乓外交”突破性地把中美关系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3]。4月14日,周总理在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我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持。”[14]当天,作为一个和解的姿态,美国政府第一次宣布大幅度地取消对华贸易禁运。

1971年4月27日,周总理回复尼克松总统1970年12月16日的口信,确认中方愿意公开接待美国总统的特使,如基辛格先生,甚至美国总统本人。5月29日,毛主席批准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关于中美会谈的报告》。同一天,通过巴基斯坦渠道向尼克松总统发出欢迎基辛格博士访华的“口信”。

1971年7月1日,代号为“马可·波罗”的基辛格秘密访华计划启动,为了转移视线,基辛格先访问了印度等国,7月8日到达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基辛格秘密访华的关键部分——遁身术的表演,揭开了序幕。

2004年5月,我应邀访问巴基斯坦,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就“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中国和南亚关系”作了发言。会议期间,我有幸受到穆沙拉夫总统的热情接见。后在前内阁成员、我的朋友贾维德·贾巴部长的安排下,见到了巴基斯坦前外交国务秘书舒尔坦博士。舒尔坦博士是当时中美巴基斯坦渠道的重要参与者,他曾直接接受叶海亚总统的指示,传递和起草过一些重要口信和信件。1970年11月10日,他曾陪同叶海亚总统访华,并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舒尔坦博士回忆道,当时,毛泽东主席着重提及对巴基斯坦的援助问题,巴方期待能争取到2—3亿元人民币的援助就非常好了。出乎意料的是,毛泽东主席说,对巴的经济援助额度太少了,要从原来的3亿元提高到5亿元。这使叶海亚总统喜出望外。舒尔坦博士还向我描述了他们当年导演基辛格循身术的情景: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博士抵达伊斯兰堡后,先对叶海亚总统进行礼节性拜访,然后出席叶海亚总统举行的宴会。席间,按照事先商定的方案,基辛格博士佯装腹泻(事实上,在印度时,基辛格博士真的小闹过肚子)。于是,叶海亚总统高声宣布,基辛格博士身体不适,去纳蒂亚加利山区的总统别墅作短暂休息。在场的来宾,包括追踪的记者和保护基辛格博士的特工人员都信以为真。第二天凌晨,在舒尔坦博士陪同下,基辛格博士等人驱车到达查克拉拉机场。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基辛格博士还是戴了大檐帽,架着墨镜。舒尔坦博士对我说,后来有报道称,基辛格乘坐一辆豪华轿车,这是误传,是不准确的。事实上,他是乘坐一辆极普通的轿车,这样不易引起外人注意。7月9日凌晨四点半,基辛格博士等人的专机顺利起飞。舒尔坦博士立即赶回伊斯兰堡,启动掩护计划。上午他和美国驻巴大使法兰安排了一支豪华车队,浩浩荡荡驰向纳蒂亚加利山庄。舒尔坦博士还宣布,基辛格博士至少还要卧床休息2—3天。叶海亚总统和舒尔坦博士一起出色地导演了一场“假戏”。叶海亚总统授意一些高级官员前去探望基辛格博士。官员们到后,舒尔坦博士出来挡驾,说基辛格博士身体尚未恢复,不宜会客。外界对此深信不疑,而与此同时,基辛格一行已在北京完成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15]

7月9日凌晨,基辛格博士一行踏上去北京的“破冰”旅途,他的陪同人员有温斯顿·洛德、约翰·霍尔德里奇和迪克·迈斯泽。1999年,我在纽约参加关于两岸关系圆桌会议期间,温斯顿·洛德曾对我说过这段经历。他说,基辛格博士称中美隔绝22年后,他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美国官员。温斯顿·洛德与他争辩,说自己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美国官员,因为当专机飞越喜马拉雅山进入中国领空时,温斯顿·洛德坐在前舱,而基辛格博士是坐在后舱[16]

7月9日—11日,基辛格博士秘密访问中国,时间虽短,但意义不凡。两天多时间里,周总理与他会谈了17个小时[17]。在中方的重视下,中美双方就国际和地区形势、苏美关系、中美关系及台湾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18],并就尼克松总统访华事宜达成共识。

7月16日,一份简短的但是使全球震惊的公告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