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人口流动压力会引起对劳动力市场秩序的改革吗?
从现有欧盟成员国中的劳动力市场的角度来看,欧盟东扩也许可以被解释为外部冲击。对此,Burda(1999)说过,这种以资本和劳动力高度流动性为形式的一体化冲击,不仅带来了改革压力,而且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上刚性(Rigidit-ten am Arbeitsmarkt)的消除。他拿欧盟东扩对劳动力市场秩序产生影响的方式(Wirkungsweise)同特洛伊木马的影响方式作了比较。如果现有欧盟国家的就业者不能在抵挡来自中东欧国家的竞争者方面取得成功的话,Burda的假设才能成立。
正如已经提到的那样,首先是高素质的就业者移入欧盟国家,但他们将倾向于从事那些显现出低技能特征的工作职位。然而,他们的报酬还是比在中东欧国家高。这样一来,他们首先挤出的是欧盟国家那些低技能的就业者或那些属于未经过训练的劳动力。于是,移民所拥有的较高的正规技能可以或多或少地抵消由于语言问题所造成的劣势。正是这个以低生产率和低技能为特征的低收入部门,在现有的欧盟国家没有得到特别强有力的发展,或者说竟然成了劳动力市场秩序政策的一道难题。
假如一个低收入部门——该部门也许比所提到的部门更大——不存在的话,那么通过想要在这一部门寻找职业的移民的涌入,也许可以产生可比性。为此,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首先再一次克服秩序政策的障碍。然而,在欧盟范围内,能够受雇于低收入部门的就业者要么受保护(青年人、妇女)的比例过大,要么现行的劳动力市场秩序对这类就业者所进行的调节使低素质的劳动力供给适应于可能提供的工作职位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至于它人为地提高了这些职位的价格(例如采用对不当解雇的保护、最低工资),确切地说,完全不是起初所做的假设(例如由于慷慨地分配工资补偿金的缘故)。
从Olson(1991,1992)的观点来看,针对来自中东欧国家潜在移民的封闭战略(die Abschottungsstrategie)可以取得成功。因为在现有欧盟国家中,那些在低素质工作职位上的从业者尤其对移民感到惊慌失措,他们要公然反对并且阻止劳动力从国外流入。这也会使他们取得成功,因为就他们的目标而言,至少在制止对劳动力市场放松管制的企图方面,他们是比较一致的,而且他们组织得很好,并拥有以雇员代表为形式(in Form der Arbeitnehmervertreter)的行之有效的院外游说集团(Lobby)。这些典型的知情人特征(typischen Insidermerkmale)同某种数量上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使这个集团在面对其他的利益联盟(Interessenvereinigungen)时能尽量取得明显的优势。
那些属于因打破对劳动力市场管制而获利的集团中的所有人,特别是那些来自中东欧国家的潜在移民或者是诸如失业者这样的局外人,他们既不具备这类同质性——这一集团的组织成本与代理成本也并不低,而且他们也并没有表现出能够对全体当事人的选票施加影响(ein w-hlerstimmenwirksames Klientel)。因此,对现有欧盟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施加改革压力的可能性很小。Weimann(1999,第3页)在涉及将欧盟东扩的影响方式与特洛伊木马的方式进行比较时特别形象地指出:“特洛伊人如果知道了木马里面藏着什么,他们又会做什么呢?他们也许会把木马封钉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