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倡导合作的共同发展理念
全球化浪潮的发展使地球成为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空前增强,竞争与合作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旋律。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面是贫富差距和南北差距的不断拉大,国际贸易摩擦与壁垒不断增多,全球生态持续恶化,跨国有组织犯罪尤其是恐怖主义的危害日益严重,很多问题的解决再也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完全应付得了的,国家之间的合作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同时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世界,世界对中国和中国对世界的影响都越来越大。中国的发展引起了很多国家的担心。一个拥有百年耻辱史的东方巨人在崛起之后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呢?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世界战争是可以推迟的,到后来则明确提出世界战争是可以避免的观点,[7]指出当今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这一判断的基础上,中国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先人孔子的话成为中国领导人处理发展问题的基本理念。
邓小平曾经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8]他还指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来观察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会明了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9]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实践并发展了邓小平的这一思想。1994年江泽民在访法时提出中国与西欧国家关系的四项原则:面向21世纪,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补互利,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合作。1996年,江泽民主席提出中国发展同非洲国家关系的建议,指出中非要“互惠互利促进共同发展”。1997年,中国提出发展与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五点主张,又一次提出发展双边关系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在“上海五国”进程中,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形成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为中国在新世纪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之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进一步丰富了“共同发展”的思想。2003年,胡锦涛主席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上就加强国际合作和促进共同发展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四点建议,即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倡导和睦相处,维护世界多样性,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加强多边合作,推动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大支持力度,充实南北合作的实质内容。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举行的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上提出了中国的“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并在博鳌亚洲论坛第二届年会上进一步指出,加强合作,促进发展,实现共赢,是亚洲崛起和振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共同发展的理念得到了发展与深化。
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共同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它使中国把反对霸权主义明确排除在中国的三大任务之外,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宗旨明确改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0]“共同发展”的理念顺应历史潮流,在坚定维护和发展中国根本利益的同时,把自身发展与地区振兴结合起来,与国际社会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结合在一起,致力于实现国家利益与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和谐统一,是积极应对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外部挑战、维护中国战略机遇期的重要理论和政策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