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构主义理论与欧盟多边外交战略

建构主义理论与欧盟多边外交战略

时间:2023-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建构主义理论成为欧盟多边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和依据,推动着欧盟多边外交战略的深入开展。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欧盟多边外交战略

欧盟是一支软力量,其对外目标是多重的,并寻求不同的政策工具。这种软力量体现在欧盟的贸易政策、援助政策及其在多边机制中的作用等方面。欧盟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支软力量,在于它在对外交往中注重规则输出,这是其行为方式的基本特征。欧盟的作用是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推广欧洲模式,利用软力量对外部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欧盟不仅仅是要输出欧洲的规则,更是要用欧洲的方式影响全球规则的构建。这种软力量的运用将在世界向后现代方向的演进过程中促使欧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价值构建和组织构建的作用。因此,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欧盟多边外交战略的国际认同不是欧盟单纯的自我设定,而是来自于社会心理学、个人、成员国以及国际组织的国际互动和国际承认的结果。欧盟因其独特的多边外交战略而被描述为“绅士国家”、“规制国家”、“后现代国家”、“公民国家”等。所有这些称谓反映了欧盟诉求独特的多边外交政策原则:在多边主义原则和遵守国际法的基础上接受与“他者”的合作;致力于用非军事手段达到安全目标;在法治的基础上与第三国和区域集团建立和发展关系;偏好于依赖经济的、文化的和政治的手段达到全球或区域目标;偏重于追求长期的外交过程而非更多地使用工具性的或战略性的外交方式。[15]这种国际认同和利益设定,既改变了传统的权力政治观,又照顾到了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随着欧盟多边外交战略的观念认同和身份认同发生变化,它对利益追求的类型、目标和程度也在欧盟内部和国际社会产生了影响。其他国家基于这一认识,不断改变着其在国际上的利益设定和身份认同。在这个协商过程中,协商后达成的协定不断地固化为国际规范,并进而形成国际制度。这些国际规范和国际制度又反过来重新设定国家的国际认同和利益,进而推动着欧盟与其他国家在协商过程中的利益和规范的相互构建。可以说,欧盟多边外交战略的国际认同,既是对自我身份和利益的设定,又顾及其他国家利益和身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欧盟多边外交战略是在国际行为体、国际规范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互动过程不断地改变着欧盟与其他国际行为体对自身身份以及自我利益和共同利益的设定。通过分析,欧盟多边外交战略的国际认同主要有三种属性。第一,欧盟多边外交战略具有“公民模式”属性。由于欧盟成员国不仅不愿转让安全领域的国家主权,而且不愿在军事领域花费大量的费用,欧盟的军事实力无法与美国匹敌。因此,欧盟在实施多边外交战略的过程中更愿意使用经济、社会与文化手段而非军事手段达到外交目的。赫尔斯蒂归纳出欧盟多边外交战略的五种“公民”方式:劝说;提供报偿;给予更大报偿;威胁惩罚;予以非暴力惩罚。[16]这五种方式是欧盟身份的自我认同和利益的自我设定,得到了其他国际行为体的认可。第二,欧盟多边外交战略具有“契约关系”属性。欧盟多边外交战略是在冷战后新自由制度主义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通过发展援助、贸易政策、合作协定、政治对话的方式进行,其首要目的是希望在多边外交战略中以法治取代权力政治。弗朗西斯·福山认为:“欧洲的观点是欧洲力求创造一种真正的以法治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适应于冷战后的国际环境。由于激烈的意识形态冲突和大规模武装冲突不复存在,国际环境将协商一致、对话和协调作为解决冲突的方式越来越多的空间。”[17]这种“契约关系”是在欧盟与其他国际行为体在多边协商之后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了其在身份和利益设定上的一致性,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基础。这种国际协调推动着国际规范与国际制度的日趋完善。第三,欧盟多边外交战略具有“自我再生”属性。欧盟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力图将自身成功的经验推广到世界其他地区,实现“自我再生”。为此,欧盟多边外交战略诉求一系列独特的外交原则:在欧盟标准的基础上输出民主、改善人权、促进自由贸易等。欧盟还认为这些原则具有普适性,这些原则的输出反映了冷战后规则全球化的时代精神。[18]当这些主张与其他国际行为体的身份认同和利益设定一致时,它们会得到其他国际行为体的认同和支持;否则,这些主张会受到抵制。

欧盟和平与合作的国际观念是在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发展起来的,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和内在的规范特质。正是这种规范性使得欧盟在国际体系中发挥着与美国不同的积极作用。第一,欧盟是世界上第一个地区一体化的成功模式,因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欧盟通过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合作,形成了世界上最稳定、最密切的区域联合。其发展模式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周边国家的追随和加入,也为其他地区之间进行合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样板。第二,欧洲地区通过自身一体化建设成功地重构了区域内国家之间的关系,推动实现了国际体系的和平转换。二战后欧洲一体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次国际体系内部的关系,各国之间放弃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方式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形成了地区安全共同体。第三,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软权力,对世界秩序的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欧洲为世界贡献的基本理念为有效的多边主义和协商合作的文化,它强调共同利益、权力分享、以有约束力的共同游戏规则和合作为准则。欧洲的多边主义与美国的单边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至于国际社会普遍期待欧盟发挥制衡美国力量的作用。因此,欧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新型力量,其和平与合作文化对国际体系构成了积极的建设性影响。

综上所述,冷战后欧盟多边外交战略的推行是欧盟自身认同和自我利益设定与其他国际行为国际规范相互构建而成的,而非欧盟单纯的自我设定。因而,其多边外交战略的推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态的结果。其国际认同中“公民模式”、“契约关系”及“自我再生”等属性,只有在得到其他国际行为体认可的前提下才能在从联合国、跨区域到睦邻多边组织的框架中共享。这些属性的构建对欧盟多边外交战略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将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建构主义理论成为欧盟多边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和依据,推动着欧盟多边外交战略的深入开展。

通过对上述有关欧盟多边外交战略理论基础的梳理,可以看出,欧盟多边外交战略的理论基础存在于国际体系结构和地区睦邻政策两个层次。其所运用的基本理论范式既有现实主义和相互依赖理论,也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现实主义理论是一种权力与利益型的理论,自由主义理论是一种制度与合作型的理论,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都认为国家利益是客观存在的,是通过“捍卫”而实现的。但建构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行为体的规范与认同基础之上,认为国家利益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被发现、被认识的过程。其所应用的研究工具包括结构性分析、战略性分析、功能性分析和社会性分析。它们分别从国际结构的解构与重构、全球和地区相互依赖的加深、国际制度的生成和维护以及国际社会中身份认同等多种角度对欧盟多边外交战略进行了探讨。这些探讨说明,欧盟多边外交战略的执行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分析单元,而是一个不断互动的复杂过程,是一个欧盟内部与外部以及诸国际行为体之间实力、制度和认同不断调整的过程。尽管这些理论本身各有缺陷与不足,但它们是欧盟多边外交战略制定与实施的重要理论基础,并从不同方面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欧盟多边外交战略的认识。

【注释】

[1]David Baldwin.The Concept of Security[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1997(1);转引自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37.

[2]Volker Rittberger,etal.German Foreign Policy since Unification[M].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1:45-47.

[3]Robert O.Keohane,Joseph S.Nye.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World Politics Transition[M].Boston:Little,Brown,1977:5.

[4][美]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4-5.

[5][日]浦野起央.国际关系理论史[M].劲草书房,1997:320-324.

[6]John J.Mearsheimer.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J].International Security,Winter 1994/1995,19(3):21-22.

[7]Joseph M.Grieco.Anarchy and the Limids of Cooperation:a Realist Critique of the Critique of the Newest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M].David A.Baldwin. Neorealismand Neoliberalism:the Contemporary Debat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116.

[8][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55.

[9]RobertO.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and StatePower:Essa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M].Boulder:WestviewPress,1989:1-20.

[10]Andreas Hasenclever,Peter Mayer,Volker Rittberger.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08,122.

[11][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24-125.

[12][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22.

[13]Alexander Wendt.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159-178.

[14]Peter J.Katzenstein.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Norms and Identity inWorld Politic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33-75.

[15]Karen E.Smith.European Union Foreign Policy in a changing World[M].London:Blackwell Publishing Ltd.UK,2003:14-17.

[16]K.J.Holsti.International Politic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M].7th Edition.New Jersey:Englewood,Prentice Hall,Inc.,1995:125-126.

[17]Francis Fukuyama.The transatlantic rift[N].The Guardian,7 September,2002.

[18]Karen E.Smith.European Union Foreign Policy in a Changing World[M].London:Blackwell Publishing Ltd.UK,2003:18-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