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秩序的发展及基本特征
17世纪中叶,西方学者就提出了建立国际秩序的基本思想,其中最著名的是格老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格老秀斯提出了新秩序的设想,并首次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行为法律条文化,奠定了国际法的理论基础。直到20世纪初期,只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他后发展国家进行殖民掠夺和疆土开拓的基础上,全球性国际秩序才基本建立。在这个国际秩序框架内,帝国主义列强居主导地位,维护大国控制世界的殖民秩序和强权政治,以势力范围竞争和战争方式为主要手段解决大国之间的分歧与争端。这种国际秩序的治理结构主要是大国之间势力均衡的维持和利益的协调。可以看出,这种国际秩序是建立在权力分配核心基础上的,对国际制度的作用、规范行为界限的认同与意识形态和国际道义涉及较少。
也正是从20世纪初开始,人们开始重视国际秩序对国际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建设,其标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缔结的《国际联盟盟约》以及在此基础上成立的国际联盟。国际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人类试图在国际准则原则基础上治理国际关系的尝试。根据《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各国政府要根据维护各国间基于正义与荣誉的公开邦交,严守国际公法的规定作为本国政府的行为规范,在有组织的民族之间,确立正义并遵守根据条约产生的一切义务。并基于国际法基本原则规定,尊重并保持所有联盟各会员国领土的完整及现有政治上的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犯之义务,凡任何战争或战争的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的事情,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的和平。为协调基于盟约的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成立了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设立了第一个国际司法组织——国际常设法院,开始充实国际协调机制。国际联盟的建立以及基于《国际联盟条约》所建立的国际关系,标志着新国际秩序的形成。但是,由于国际联盟由英法两国控制,各成员国利益的相互矛盾,盟约关于制裁的规定和协调的机构形同虚设,因而国际联盟未能真正发挥规范的作用。[1]
对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理论探讨真正形成一门成熟的学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时期既是国际行为规范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大普及大发展的时期,也是国际秩序不断更新的活跃期。一方面基于二战以后的实力对比关系成立了联合国,《联合国宪章》是当今世界签字国最多的多边国际条约。另一方面《联合国宪章》进一步确认了国际法准则,并提出了所有成员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遵守的七项基本原则,明确规定了联合国作为国际组织,其宗旨是要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所有成员国要遵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基本原则。各成员国不论其国家大小一律主权平等,在平等基础上承担国际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和正义,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的其他方式侵害会员国的国家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对联合国依照宪章规定采取的行动,各成员国应尽力予以协助,并规定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必要范围内,应保证非成员国遵守以上原则,联合国不得干涉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的内部事务。随着20世纪60年代新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合法席位,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权力分配基础上,更加重视国际制度的作用、国际行为规范的认同以及国际正义和国际秩序的相容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际秩序的一些基本特征。第一,国际秩序是指国际社会中主要角色围绕某种目标和依据一定规则相互作用形成的运行机制,它表现为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具有相对稳定性。国际秩序一般由主角(大国或国家集团)安排,或以战争为手段,或以强权和法律准则为依据,追求相对稳定的共同目标和协调相互间利益均衡。第二,国际秩序具体表现为国际社会依基本准则的行为规范化。国际秩序的建立以国际准则为纽带,国际秩序的稳定以国际准则为依据。规范完整齐全,准则公平合理,秩序则比较稳定,否则,国际秩序难以建立。第三,国际秩序是主要国际行为体在长期冲突中博弈的结果,这种冲突主要是基于国家利益、某种理念和政治家的偏好做出的选择,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是一个寻求最佳利益汇合点的斗争与协调的过程。第四,国际秩序不仅体现为按照某种规则运行的机制,而且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并追求共同的目标。共同目标、共同规则和共同利益基础是国际秩序建立的基本条件,实力、利益协调和对外战略运行艺术是国际秩序建立的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