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顾名思义,国际关系学是研究国家间关系的学问。因此,关于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众说纷纭。西方学者通常把国际关系学定义为研究关于国家间权力关系的学科。扩展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视角,无疑是符合当今国际关系现实与走势的。这一界定使研究范围拓展到全球空间,强调的重点从国家中心主义的国际关系转移到合作共治的全球关系。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围绕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展开。

一、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国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国际关系发展、演变规律的学科。

顾名思义,国际关系学是研究国家间关系的学问。然而,“国际关系”在其历史进程中,已经极大地超越了原本的含义,开拓全球空间,包容整个世界。因此,关于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按照斯坦利·霍夫曼的看法,“定义的功能是指出正确的考察范围,而非揭示学科的本质。人们怎么能一劳永逸地同意某个领域的定义,而这个领域的范围经常处于变动之中,这种变动又确实是它们主要特征之一呢?”[1]霍夫曼正确地指出了学科领域的变动或扩大带来了定义的可变性,但是,定义的功能显然是为了规范学科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学科的本质。

国际关系在当代的迅速拓展,使得对国际关系学的界定从传统走向未来。从其原初意义上来说,人们通常把它视为“关注国家间的联系并且主要关注对外政策”的科学[2],或“关于国际关系体系运行和演变规律的科学”[3]。西方学者通常把国际关系学定义为研究关于国家间权力关系的学科。霍夫曼进而把它浓缩为大国的对外政策和权力:“国际关系学是关于影响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的对外政策和权力的因素和活动的学问。”[4]这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界最有代表性的看法之一,也是得到最充分阐述和最有影响的认识。

全球化正在改变着人类的历史进程,也改变着国际关系,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加以重新审视,重新铸造。迅速变动中的国际关系以全球化作为新的逻辑起点,获得了意料不到的扩展空间,以至于我们再也不能把国际关系仅仅看做国家间关系,我们更应该把国际关系视为“全球关系”,这种新形态的国际关系注重所论关系的全球规模,更注重所论关系的本质意义的变化。它既有全球政治学含义又有全球社会学寓意,既包含国家间关系又包括跨国关系。国际关系的全球化,必然突破巴里·布赞所谓的“威斯特伐利亚束身衣”的束缚,以反映当今世界已经从基于军力和单边行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逐渐转向多边合作共治和自主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全球社会的早期状态。国际关系日益与全球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水乳交融,合为一体,明显地表现出“全球关系”的整体性和趋势性。其中,全球政治是国际关系这一最新发展中最重要、最敏感、最集中的代表和特征。

走向21世纪的国际关系学成了一门范围广阔、问题复杂的学科。它正在成为——甚至已经成为——一门把绝大多数社会科学,并适当包括自然、物理科学在内的理论观点,兼收并蓄的独立学科或边缘学科[5]

扩展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视角,无疑是符合当今国际关系现实与走势的。中外学者几乎都聚焦于国际关系行为者的多元化,关注非国家行为者的识别、分类与作用,关注以国家为首的所有行为者的相互作用。因此有了国际关系学是有关跨越国家边界的一切人类互动以及影响这些互动的因素的研究这一更广义的界定[6]。这一界定使研究范围拓展到全球空间,强调的重点从国家中心主义的国际关系转移到合作共治的全球关系。这种新的视角与观念重视国家合作共治,关注非国家行为者参与全球政治的重大作用。研究所有行为者之间的关系,是为了有助于我们理解国际关系的全球化现象,理解全球政治现象。

国际关系的全球化是当前国际关系发展的大势,浩浩荡荡,但是,国际关系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历史的惯性将长期存在。国家仍将是主要的行为者,尤其是大国的作用不容忽视,尽管美国依然是坚持单边主义的霸权国家,传统的国家行为依然大量存在,但国家不再是囿于国家中心主义之国家,而是处于全球化与全球共治之中的转型国家,它们从零和博弈转向共赢合作,它们突破国家主义的“围城”,转向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共治,转向全球事务的共同治理,这种共治有非国家行为者的广泛参与,但国家的共治特别是大国的合作共治仍然是全球共治的重心所在。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国家及其行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变化的方向是与历史指向一致的,它们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发生了重大位移。它们开始摆脱国家狭隘性的约束,把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全球利益统一起来,从而把它们所关注的问题,从国家扩展到区域和全球,谋求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从国家的传统方式扩展到多边主义的区域合作方式和全球合作方式,从而导致合作性的集体行动。

通过国际关系学研究对象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国际关系内涵的深化,它的研究对象也在深化。非国家行为者的出现,为国际关系注入了新鲜血液,它们与国家不同,其观念、视野、关注与工作方式都是全球性的,不强调中央权威和权力,而是努力通过全球共治来管理全球事务。非国家行为者作为一种清新力量迅速崛起,导致国际关系行为者的多元化。多元化的行为者之间的互动,打破了行为者一元说及其国家中心主义。原先只有国家间关系一种,现在演化出三种互动关系,共同构成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这种复杂多样、新旧交替的互动,充分反映了当今国际关系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丰富内涵、鲜明特点和发展趋势。当然,在这三对互动关系中,国家间关系仍然居于首要地位,但国家间关系的本质正在悄然发生蜕变,已经越出了传统国际关系的范畴。这是我们在研究国家及其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时,特别要加以注意的。关于多元行为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是国际关系在微观层次上的研究。它主要研究国家等国际关系行为者的行为及其动因,它们相互关系的基本状态、调控与趋势。传统的国际关系研究大都集中于此。此外,国际关系还有宏观层次上的研究。宏观研究是一种新的整体性、综合性的研究。它把国际关系视为全球范围内密切联动的体系,覆盖全球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各领域,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运动、趋势的一般规律,即全球社会共同治理的规律。在国际关系越来越显示其整体性特征的21世纪,这种研究越来越具有本质性意义。它不仅涉及国际关系的转型、走势,以及不断拓展的研究新领域,也为微观研究奠定深厚的基础,提供广泛的背景。只有把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这两种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求得对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完整、深入的认识。

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围绕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展开。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学科,应包括理论、历史和现状三个部分。

国际关系史有近代、现代与当代之分,都是国际关系的历史实践,它记载了现代国际关系发生、发展的客观进程,我们应当把国际关系作为一种绵延不绝的传统来加以考察,历史是国际行动的巨大实验室,提供经验、教训与启示。研究这一历史进程,揭示国际事件的性质、成因和结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之源。这一历史进程也可以用来验证国际关系理论的可靠性。因此,国际关系史是国际关系学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

当今国际关系实践即现状的研究,在国际关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种追踪国际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的动态研究,往往涉及国家、区域、全球或全人类的重大利益,尤为人所关注。因此,正确把握现状,把它导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现状研究与历史研究具有同样的理论意义,现在的事和过去的事都能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规律性的认识,前者尤以其前沿性的创新研究指明未来的走势,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旨在对历史研究和现状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进行理论抽象,从中找出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用以解释过去和现在,预测未来。它通过概念、范畴及其理论体系揭示国际关系的内在逻辑和主要特点。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关系研究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国际关系学的根基。理论研究是国际关系研究中最高层次的研究。

综上所述,国际关系的历史、现状与理论构成了国际关系学研究范围的三大领域。史、论是基础,为现状研究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为现状研究服务。

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决定了国际关系研究的三大结合[7]

1.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涉及概念、范畴以及一般理论,具有抽象性、一般性和原则性的特点。应用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为实践服务的部分,它直接用以指导和规范国际行为和活动,以外交政策分析和对策研究为主,具有实用性、操作性和技术性的特点。

2.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是把国际关系视作体系或系统来加以研究,具有全局性的特点。微观研究是从以国家为主的多元行为者的国际行为,及其相互作用与后果的角度来研究国际关系。这两者必须紧密结合,才能深化国际关系研究,才能完整反映国际关系的全貌。

3.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静态研究主要是对历史、法律、制度、结构等层面的研究,具有规范性和确定性的特点。动态研究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一大特色。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国际问题错综复杂,这就要求对国际关系动态过程进行不间断的跟踪研究。动态研究具有经验性和可变性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