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交政策及其结构
外交政策是指一国制定的指导其外交活动的目标、原则和行动方针。它一般是根据国家的战略、利益、综合国力和国际环境加以确定的,以实现国家利益为最终目标。外交政策通常由政府制定,外交机构贯彻执行。外交即是执行外交政策的活动、过程和手段。
人们往往只强调外交政策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在一些学者看来,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国际社会里要追求的目标,而在另一些学者看来,外交政策主要是一种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还有一些学者则把外交政策与外交、战略混淆起来,他们认为,正是这些计划的实际执行过程组成了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或把外交政策视为实现国家利益而制定的战略、行动方针、甚至是保护国家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的一种手段。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政治系教授罗迪等人在《政治学导论》中,得出如下结论:外交政策就是所制定和贯彻的一系列原则,当一国为了保卫或扩大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同别国谈判时,这些原则形成了这个国家的行为模式。罗赛蒂则把外交政策定义为,由政策制定者所选择的国外介入范围以及目标、战略和手段的综合。
不同的国家实行不同的外交政策,换言之,有多少个国家,就有多少种外交政策。依据不同的标准,外交政策可分为不同类型。例如扩张政策与自保政策,由不同的面向来区分,前者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手段,将其势力扩展到其他国家,后者主要关切如何防止本国受到外部的侵害和支配。霸权政策、均势政策与搭便车政策,反映了各国基于既定国际格局及其走向而奉行的外交行动准则。霸权政策旨在运用优势权力,建立一个由其主导的区域或世界秩序。均势政策则试图阻止霸权国或国家集团获得权力优势,以维持国际力量对比的均衡,以及国际关系基本稳定。搭便车政策主要是弱国的外交政策,以支持强国政策换取安全与经济承诺,分享好处。根据外交政策优先议程,还可以分为安全优先型与经济优先型;以一国外交政策真实意图是否明确表达与否来分类,又可以分为宣示型、隐匿型。
摩根索根据其现实主义理论,以国家权力和利益为准绳,提出了维持现状政策、帝国主义政策和威望政策三种典型的外交政策,分别对应于保持权力、增加权力或显示权力,这一划分在传统国际政治中有极大的影响。
维持现状政策趋向于保持权力,而不是为有利于己而改变权力分配,即维持一个特定历史时刻存在的权力分配。在历史上,维持现状政策通常表现为捍卫战争结束后的和平安排。这并不意味着维持现状政策,反对任何变更。它不反对变更本身,而是反对将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颠倒过来的变更。权力分配的小调整并不改变有关国家的相对权力地位,因而是和维持现状政策完全相容的。只谋求调整,以使这些权力关系的本质保持原样的政策,仍然是在维持现状政策的总框架内起作用。实行这种外交政策的国家,旨在谋求保持自己已有的权力。
帝国主义政策又称修正现状的政策。如果一国的外交政策旨在通过变更现存的权力关系,取得更大的权力,或者说,旨在推翻现状,谋求有利于自己权力地位的重大变动,它就是实行帝国主义政策。这种政策根据改变现状的范围大小,可以分为世界帝国主义政策、大陆帝国主义政策与地区帝国主义政策三种类型;依据所用的手段,可以分为军事帝国主义、经济帝国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三种政策。
威望政策是一国显示国威的政策,它有两个可能的最终目的:为威望而谋求威望,但它很少是外交政策的首要目的,或更经常地为支持维持现状政策或帝国主义政策而谋求威望,这是为了维持或增加它所拥有的权力而谋求显示这种权力。它的目的,在于以本国实际拥有的,或自以为拥有的,或希望别国相信它拥有的权力,来给别国深刻的印象。有两个具体手段服务于这一目的:最广义的外交礼仪和炫耀武力[3]。
外交政策具有多层次结构:(1)由国家利益所规定的目标;(2)由国家性质所规定的基本原则;(3)各项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确定目标。这是外交政策的核心和方向。决定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有三个,国家利益决定需要什么目标,综合国力决定能达到什么目标,国际环境决定允许达到什么目标。因此,外交政策被西方学者定义为“旨在根据利益实现国家对外目标”、“是对国家外部出现的形势所制定的一系列官方的特殊政策和原则”。简言之,外交政策目标的制定,是以国家利益为根据,以综合国力为基础,以国际环境为背景,它是国家为实现自己的利益所作的选择,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按照国家利益的需求,或者外交政策的时间跨度,我们可以将一国外交政策目标分为根本目标、长远目标、发展目标和具体目标等。
1.根本目标又称核心目标,反映国家的根本利益,如国家生存、安全、统一、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社会制度、经济繁荣、价值观念等。
2.长远目标又称战略目标,是基于价值观和战略考虑,对未来发展趋势和理想的目标设定,它常常涉及建立一个理想的全球秩序,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把本国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普世化,企求成为世界大国或取得世界的领导地位等。
3.发展目标又称预期目标,是指一国在可预期的未来,所要达到的具有可行性的目标,如一体化目标、加入重要国际组织目标、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
4.具体目标又称短期目标,是国家在处理日常对外交往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所要实现的目标,如和平解决争端、体面结束危机、实施援助项目、国际救灾等,外交大都在这个层面上展开。
上述外交政策目标相辅、相成、相对、相交,一国最佳外交政策目标设定,应是根本目标、长远目标、发展目标与具体目标的有机结合,合理配置,在根本目标、长远目标的指导下,去实现发展目标与具体目标,在达成后两个目标同时,始终坚持前两个目标的实现。
任何国家的外交政策都是为了实现其国家利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要知己知彼。一方面不仅要考虑到本国的综合国力,特定行动可能带来的收益,而且要考虑成功的机遇和预计的代价,使外交政策建立在对得失所作初步评估的基础上,以确保达到外交政策的目标。另一方面,要有防止其他国家危及本国利益的应对计划,该计划是针对构成其他国家战略基础的得失判断而精心设计的。因为外交政策目标是在相互关系中实现的。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估计对方的综合国力、战略意图和可能的反应,并将本国的意图明白无误地传达给对方,使之确信采取何种行为会得益,或付出潜在的高昂代价。沟通渠道阻塞、信息传递失真或错误的认知和估算,都会造成外交政策的失败。摩根索把外交政策的目标归结为四项任务:(1)根据国家现有实力确定对外目标;(2)判断别国根据其实力确定的对外目标;(3)比较双方的实力和目标;(4)运用适当的手段以实现既定的目标。在他看来,外交政策只不过是确定国家间权力关系的一种手段而已。美国的外交政策把自保、自延、自控视为根本目标,把实现“美国之梦”作为长远目标,把维护“美国生活方式”、“增强美国国际威望”当作发展目标,把保持权力、扩大权力和显示权力视作具体目标。
各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由国家的性质和利益所决定的,并在外交实践中逐步形成。它通常是指国家处理对外关系的大政方针、基本立场和看法。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原则,和平、发展、合作的原则,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和合作的原则,建立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原则,反对强权和霸权原则等。不结盟原则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外交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权力政治观是西方国家指导其外交政策的最根本原则。
各项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有全球性、区域性、多边和双边之分,都是外交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外交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多变性和操作性,而外交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是基础,具有相对稳定性。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倾向,会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霍尔斯蒂把它称为“外交政策取向”。他把外交政策取向归结为孤立主义、不结盟政策以及外交集团和军事结盟政策等三种。其实,外交政策取向十分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当前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取向,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