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际关系的分析层次
世界纷繁复杂,每个事件的发生都是诸多因素形成的“合力”的结果。比如对于美国为什么发动伊拉克战争的解释可谓汗牛充栋。如果在百度或者谷歌上搜索“美伊战争的原因”,至少能找出大大小小十几种解释来:
美国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可以为所欲为?
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美国的安全?
伊拉克有藏匿恐怖分子的可能?
美国为了石油利益?
萨达姆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小布什好战,倾向于以武力解决问题?
美国为了打垮欧元?
……
图2.1 美军占领下的巴格达
通过国际关系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罗列所能想到的所有导致事件发生的可能因素,但这只能使我们对事件本身有一个全面而肤浅的认识,却无法断定各种因素与事件之间是否存在着真实的联系,也无法知道各种因素与事件之间是什么性质的联系。比如对“为什么天会亮”,人们可以给出不同的解释。唐代诗人李贺诗曰“雄鸡一声天下白”,那么,“雄鸡一声”和“天下白”是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因为有“雄鸡一声”,所以才“天下白”呢?研究国际关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事件与各种因素之间真实的因果联系。层次分析法便是国际关系学者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式。
在20世纪50—90年代,层次分析法不断完善和发展,其科学化程度也得以一步步提高,以至于此后重要的西方国际关系学教材都把层次分析法作为国际关系学方法论的一个主要方面加以解释,在教科书的谋篇布局方面,也遵循层次分析法提供的分析框架[30]。
那么,什么是层次?对于国际关系研究而言,层次代表国际事件不同的“解释来源”(自变量)所处的位置。层次分析给庞杂的国际体系分层,让人们可以从不同层次上找出国际事件的起因和根源,分别对其不同层次上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就可以更容易地寻找出国际事件的因果联系,找到导致某一国际事件发生的因素(自变量)[31]。这种做法类似于生物学将庞大的植物体系分为门纲目属种科,又如物理学在空间层次上分出天体到原子。
那么,国际体系可分为几层?不同的学者依自身的研究和教学需求,分为两层至六层不等甚至更多。限于篇幅,本书仅介绍最早、最基本也是最流行的分层法[32]:
体系层次分析:宏观;
国家层次分析:中观;
个体层次分析:微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