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自由主义视角

自由主义视角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由主义认为,尽管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但人类可以通过建立一系列被广泛接受和遵守的国际规制来约束国家的行为,由此减少国际关系中的战争与冲突,实现国家间的和平共处。二战后民主国家之间互不打仗的现象,使得一些深受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学者开始思考民主与和平的关系,并提出了“民主和平论”。借鉴国内政府治理的经验,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国际制度将有助于减弱无政府状态引发的无序性,以强化秩序的方式增进世界体系的稳定。

自由主义视角

第2章已经介绍了自由主义对世界体系的认识。自由主义认为,尽管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但人类可以通过建立一系列被广泛接受和遵守的国际规制来约束国家的行为,由此减少国际关系中的战争与冲突,实现国家间的和平共处。具体而言,自由主义内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实现世界体系稳定的观点。

●民主与稳定

二战后民主国家之间互不打仗的现象,使得一些深受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学者开始思考民主与和平的关系,并提出了“民主和平论”。这一理论随着冷战的结束和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涌动而逐渐成为一种颇有影响的理论。可以将之理解为民主可以使世界体系更加稳定。这一理论的支持者对民主与和平的相关性(而不是因果性)进行了量化分析和经验检验,结果证明:就个体国家而言,民主国家比独裁国家更倾向于和平。其主要原因在于:(1)民主国家战争权掌握在民选政府手中,战争需要得到人民的同意;(2)民主国家间在制度、文化方面的认同感很强,相互容易理解,不倾向于使用武力,而倾向于使用外交、政治等手段解决彼此间的分歧[13]。这个结论引发出的推论是:在体系层次上,民主国家的增多意味着更多的和平与稳定。因此,促进世界稳定的办法是将非民主国家改造为民主国家。

对这一观点较有力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对民主国家的界定上。有学者认为,这一理论存在逻辑上的循环论证,即只有彼此之间没有打过仗的国家才是民主国家,而彼此之间打过仗的国家就不是民主国家。还有学者批评民主和平论是本末倒置,民主国家间不打仗是因为它们在历史上把彼此间的仗打完了,而并非由于它们是民主国家[14]。但是,如何论证这个批评则是非常困难的。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在民主和平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得出国家在向民主转型时容易引发战争的结论。由此推出,并不是民主化进程越快越好,仓促推行民主往往更容易引发动荡和冲突,使得世界体系更不稳定。

●经济相互依赖与稳定

一些相信比较优势理论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自由主义者,认为国际经济的繁荣将会使世界体系更为稳定。发动战争和参与国际经济都能给国家带来经济收益。过去很长时间内,战争可能比较有利可图。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战争的成本上升、收益下降,而参与国际经济的成本下降、收益上升。一方面,随着现代军事技术提升,战争成本和冒险性加大,二战的灾难性后果再一次向人类昭示了现代战争是无利可图的。另一方面,自由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分工形成的国际经济,为许多国家提供了巨大的互惠机会。“当国家能够通过和平的经济发展和贸易更为有效地获得权力和财富时,诉诸武力以谋取它们就毫无意义了”。更进一步说,战争会给国际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是一种“商业自杀”的手段。因此,这些学者相信,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越高,国家就越不愿发动战争,世界市场和全球化的扩大和深化将有效促进世界体系的稳定[15]

考虑到战后世界相互依存的发展和欧洲“长期和平”的时代背景,经济相互依存和世界体系稳定之间很可能的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一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且经济相互依存度较高的国家间,领导人决策时确实会着重考虑经济利益。但是,很多学者也指出,这一观点在论证上存在很大问题。首先,从逻辑上说,对外经济依存度过高并非有益无害,比方说能源过于依赖进口的国家会担心被切断供应或受到敲诈,为此这些国家反而可能会积极扩大军备以应对不测,结果反倒可能引发军备竞赛。其次,从历史看,1914年以前英德的经济相互依存度很高,但结果却爆发了战争;美国学者斯莫尔(Melvin Small)和辛格(J.David Singer)的分析也表明,在过去一个半世纪里,十个最血腥的国家间战争不是发生在咫尺近邻,就是发生在重要贸易伙伴之间[16]

●制度与稳定

借鉴国内政府治理的经验,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国际制度将有助于减弱无政府状态引发的无序性,以强化秩序的方式增进世界体系的稳定。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秩序”一词的原本含义就是指大多数行为体愿意尊重和遵守某些公认的法律和规则。社会越有序则国家越稳定,世界体系亦然。国际制度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来减弱无序,增强秩序和稳定的。一是由权威国际组织提供可靠信息,减少国家相互之间的猜忌,如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相关国家发展核能的报告,使各国对他国利用核能的情况有比较明确的了解。二是如果国家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会让行为者在互动过程中有“心照不宣”的信任感,减少突发事件破坏秩序的可能性,使国家之间的相互行为具有较高的可预测性。三是国际制度可以奖励采取合作行为的国家,惩罚采取不合作行为的国家,所以国家会逐渐倾向于合作而不是冲突,一个合作多、冲突少的世界当然也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世界[17]。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经常以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协调和雅尔塔体系后的联合国为例来论证其逻辑的可行性。

对国际制度稳定世界体系作用的质疑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这一观点过于忽视国家实力的作用。国际关系中的许多合作并不是由于欺骗行为和信息不足而失败,而可能是权力斗争的结果。比方说凡尔赛体系之所以短暂脆弱,不仅是因为国际联盟的组建不够合理,还因为英法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持这一国际制度,同时被排斥在这一体系外的强国对世界体系不是作壁上观,就是满怀恨意,这也大大降低了合作的可能性[18]。其次,这一观点过于强调国家的绝对收益而忽视了相对收益问题。如果合作伙伴在一系列合作中的收益不断超出自己的收益,积累下来的结果就是对方的综合国力超过自己。一旦今天的合作伙伴成为明天的敌人,则会对自己形成灾难性威胁。相对收益问题在安全领域是最突出的,有时即使是长期合作的盟友也会因相对收益问题而破裂[19]。维也纳体系下的普鲁士和法国在欧洲协调的框架下合作半世纪之久,但最终却因普鲁士收益多而法国获益少,两国兵戎相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