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的安全观
现实主义者认为,世界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对国家间关系起决定性的影响,当然,国家间关系也包括国际安全。需要指出的是,现实主义所理解的无政府状态并非仅是指国际社会没有政府,而是指国际社会由于无政府状态而导致的权力分散、混乱无序的结果。故在不存在像国内政府那样有维持公理和正义的权力机构的无政府状态下,国家当然不敢轻易信任别的国家。现实主义者未必会极端到认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但他们肯定会同意“遇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无政府状态下,国家的首要利益是安全利益,或生存利益。为了保障本国的安全,国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强国力,尤其是增强军事实力,因为只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保证国家不被灭亡和不受侵害。但如果所有的国家都这么想,它们就会陷入“安全困境”。因为任何一国国力的增强,都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怀疑和担心——即使该国的目标仅是为了自保,但没有哪个国家敢保证它日后不会变成希特勒德国和拿破仑法国。于是,其他国家也同样会增强实力以求自保。这样,国家就会进入不断扩张军备和增强军力的恶性循环中。所以,在现实主义者眼中,安全困境是无政府状态的必然产物,而安全只不过是国家竭力追求的一种奢侈品而已。
当然,现实主义者并不否认经济合作可以给双方带来利益,但他们强调在经济合作中只有获益最大的国家会成为大赢家,其他国家在获得绝对利益的同时,相比获利最大的国家而言,实力会相对下降。所以,国家间合作的风险是很大的。国家为慎重起见一般不选择合作。
虽然安全对现实主义者来说是可望不可求,但现实主义并不否认人类可以得到短暂的和平和安全,其方式主要有两种:维持国家间实力的均势和国家的威慑。
均势的主要思路是,只要国家间(尤其是大国之间)实力不相伯仲,那自然就会相安无事,因为谁也奈何不了谁。所以,如果国家领导人足够理性,那么他们便会想方设法拉近大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使得谁都不敢轻举妄动。一旦体系内存在实力迅速增长而又蠢蠢欲动的国家时,其他国家会自动千方百计来制衡它。现实主义者认为,具体实现均势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增强和维持自己的实力,二是寻找盟友、拉帮结派[10]。其实,国家一般同时采用这两种办法,只不过自强是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持之以恒进行,而结盟更多的是权宜之计。战国七雄的争斗典型地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这种思路。一方面,所有国家都在变法图强提高国力,使得任何国家都难以在短时间内称霸成功;另一方面,当秦国因为商鞅变法一枝独秀之后,其他六国就动起“合六弱击一强”的念头。结果,由于各国都主动采取自强和结盟的均势政策,七雄对峙的格局才得以维持数百年之久。
大多数现实主义者都对均势有明显的偏爱。但有些学者认为,均势显然不是一个能令世界安全的完美方案,因为均势论中至少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均势的前提是国家领导人具备充分理性,掌握足够信息。可即便唐宗宋祖、华盛顿、罗斯福也有犯糊涂的时候。一旦领导人对各国实力和意愿出现误判,均势就未必能保障安全。如一战结束后的英国错误地打压法国而不是遏制德国,结果使德国乘机崛起,发动二战[11]。第二,均势促使国家自强,那么大国的实力都会螺旋上升,很容易使军备竞赛永无止境。一旦出现误解或是意外,擦枪走火便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一战前的欧洲列强都陷入了军备竞赛的怪圈,以至于一场刺杀就点燃了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第三,均势隐含一个前提,就是各国都会主动拉近而不是扩大实力差距。但实际上,这个世界上不缺乏野心家,他们往往借均势之名疯狂地扩张自己的实力。二战前的英法,就是希望给些好处来满足纳粹德国的胃口,怎料遇到一个想称霸世界的希特勒,均势也毫无作用。
现实主义认为实现国际安全的第二个方法是威慑。威慑的基本逻辑是: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和决心,让潜在的敌对者不敢轻易发动战争。需要说明的是,威慑不等于威胁,威胁的目的是从别人身上劫掠好处,而威慑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均势一样,威慑要奏效也需要一些必要的前提条件。首先是威慑方和被威慑方要明白对方的意图。威慑方的决策者要清楚自己的做法不过是要吓唬人,而被威慑的国家要明白对方只是要安全而不是要征服自己。否则,如果被威慑的国家认为自己一旦让步,威慑方就会得寸进尺,那威慑很容易就会引发被威慑方的强硬抗争,从而引发更剧烈的冲突。其次是战争极强的破坏力使威慑成为可能。如果战争成本很低的话,那采用战争方式消灭对手就可以赢得安全了,不必费心思使用威慑手段。只有当战争成本极高,国家才会考虑使用威慑来“不战而屈人之兵”[12]。威慑的做法通常是在其他国家面前公开展示自己逐渐增长的实力,使其他国家不敢轻易来犯,即《孙子兵法》所说“无邀整整之旗,无击堂堂之阵”。在核武器时代,威慑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因为核武器的破坏力实在惊人,其威慑力也就更为明显。所以,某些觉得遭到安全威胁的国家,总有制造核武器的念头,因为拥有核武器对他们来说是获得安全的定心丸。
但是,以威慑为手段实现国际安全同样存在缺陷。首先,决策者未必如现实主义所假设的那样都以国家安全为追求目标。且不说像希特勒和萨达姆这种野心勃勃的侵略家,就算是那些只考虑国家安全的领导者,也未必能做好威慑工作或者应对好他国的威慑,因为要威慑得恰如其分难度颇高,而判断他国的威慑是否真实也绝非“简单任务”。其次,尽管核武器是最强大的威慑工具,但由于核战争或核扩散后产生的严重后果将由全人类来承担,所以并非所有国家都惧怕核战争。另外,目前世界上只有大国有核武器,而广大相对弱小的国家之间并不具备使用核武器作为威慑工具的条件,所以,当今世界大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极低,而某些欠发达地区却战乱频仍。
总之,现实主义对人类的未来持比较悲观的态度,不相信人类能实现和平与安全。依照现实主义的逻辑,国家会永远以增强国力为己任,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将愈演愈烈,人类的智慧和财富将主要用于战争和备战。国际社会的安全是暂时的,人类不可能得到持久和平。但我们看到,人类并未如现实主义所预言的那样,每个国家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扩军备战。二战结束至今,限制战争的国际法和国际组织不断涌现,战争虽然没有消亡,但战争的规模和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和伤亡远没有超过二战的水平。为什么世界不再按照现实主义的逻辑运行呢?对此,自由主义给出了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